5月5日消息,學而思正在進行自研數學大模型的研發(fā),命名為MathGPT,面向全球數學愛好者和科研機構,以數學領域的解題和講題算法為核心,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并將于年內推出基于該自研大模型的產品級應用。
據知情人透露,學而思已將MathGPT作為公司核心項目,由CTO田密負責,今年春節(jié)前,該項目已經啟動相應的團隊建設、數據、算力準備和技術研發(fā)。此外,學而思已經啟動在美國硅谷的團隊建設,將成立一支海外算法和工程團隊,在全球范圍內招募優(yōu)秀的人工智能專家加入。
美國OpenAI公司在今年三月份發(fā)布了大語言模型GPT-4,國內百度、阿里也發(fā)布了各自的大模型產品,學而思認為,通用語言模型更像一個“文科生”,在語言翻譯、摘要、理解和生成等任務上有出色表現,在數學問題的解決、講解、問答和推薦方面則存在明顯不足:解答數學問題經常出錯,有些數學問題雖然能夠解決,但方法更偏成年人,無法針對適齡孩子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做適配。
“這種不足是由LLM模型(大語言模型)的自身特點決定的?!睂W而思AI團隊負責人介紹,LLM大模型來自對海量語言文本的訓練,因此最擅長語言處理。行業(yè)內偏向基于LLM大模型做閱讀、寫作類應用,但如果想要在數學能力上有突破,就需要研發(fā)新的大模型。
因此,學而思決心組建團隊專研MathGPT——數學領域大模型,用自己在數學和AI上的多年積累,面向全球范圍內的數學愛好者和科研機構,做好AI大模型時代的數學基礎工作。
據悉,學而思希望通過MathGPT彌補和攻克大語言模型的三個問題:第一,題目要解對,現在GPT結果經常出現錯誤;第二,解題步驟要穩(wěn)定、清晰,現在GPT的解題步驟每次都不一樣,而且生成內容經常很冗余;第三,解題要講的有趣、個性化,現在GPT的解釋過于“學術”和機械,對孩子的學習體驗很不友好。
學而思在人工智能領域早有深耕,2017年,學而思便成立了AI lab 人工智能實驗室。
學而思AI團隊負責人認為,“以數學起家”的學而思至今已有20年的數學教學經驗,積累了龐大的數學相關數據,這些數據是進行MathGPT訓練的必備物料。另外,學而思的海外業(yè)務Think Academy在全球若干國家和地區(qū)深受數學愛好者喜歡,學而思的學生在每年的IMO和AMC等國際數學競賽中表現優(yōu)異,每年都有多位學生在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中拿到金牌。所以,學而思選擇在MathGPT方向發(fā)力也順理成章。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