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通用,迎接標致雪鐵龍,歐寶終于有了進入中國市場的決定權。那么它會選擇以怎樣的方式重返中國呢?
業(yè)內人士認為,虧損連達16年的歐寶若要實現(xiàn)盈利,必須走出歐洲。日前,正式加入PSA集團(標致雪鐵龍集團)后,歐寶首次發(fā)布PACE!戰(zhàn)略,果不其然,它宣布將探索走向海外市場的盈利機會。
歐寶CEO Michael Lohscheller于11月9日公布了自加入新東家PSA集團后的首個商業(yè)規(guī)劃。除了與標致雪鐵龍共享平臺和產能外,到2022年歐寶將出口至逾20個市場中,基于此探索全球中期戰(zhàn)略,發(fā)現(xiàn)出口海外的盈利機會,進軍全球化。Lohscheller透露稱,中國和巴西均在考慮范圍內。
早在1993年,當歐寶尚隸屬于通用旗下品牌之時,它曾進入過中國市場。但并非所有品牌都可在中國市場如魚得水。何況通用著重發(fā)展旗下的別克及雪佛蘭品牌,歐寶知名度和銷量均不及上述品牌,且與別克和雪佛蘭發(fā)生同門競爭。最終2015年時,歐寶黯然退出中國市場,駐扎在原產地歐洲市場。
然而,由于別克旗下部分產品是基于歐寶打造而成,通用擔心歐寶反攻中國市場,要求標致雪鐵龍許諾該品牌現(xiàn)有車型不得進入中國市場。根據(jù)德國《明鏡周刊》披露,通用汽車曾向標致雪鐵龍集團表示,如要達成交易,后者必須承諾歐寶易主后,不會在中國、北美和俄羅斯市場銷售。
當歐寶整個產品線全面采用標致雪鐵龍平臺后,它將擁有更大的自主權,追求歐洲以外的市場。Lohscheller在PACE!戰(zhàn)略發(fā)布會上鄭重宣布:“終于,歐寶將走向全球化?!卑⒏?、沙特阿拉伯等均被視為是潛在的出口市場,與此同時,歐寶也正在探究是否向中國和巴西銷售新車。
至于美國市場,歐寶工會負責人、董事會成員Wolfgang Schaefer-Klug并未指明,但表示“前路再也沒有阻攔”。曾經通用將歐寶作為區(qū)域性汽車品牌,聚焦歐洲市場。如今少了這層阻礙,當歐寶完成從通用架構全面過渡為標致雪鐵龍平臺后,它將擁有進入美國市場的決定權。
根據(jù)規(guī)劃,接下來十年里,它將全面引入標致雪鐵龍技術,歐寶和沃克斯豪爾將采用標致雪鐵龍集團旗下的CMP和EMP2平臺構建車型,且將之投入到所有工廠內。2019年歐寶將為德國艾森納赫工廠引入一款基于EMP2平臺打造的SUV,同時其位于德國呂瑟斯海姆市的主廠將投產一款基于EMP2平臺打造的D級車(相當于中國市場的中型車)。
呂瑟斯海姆工廠將轉向成為標致雪鐵龍集團的全球技術中心,歐寶和沃克斯豪爾的所有車型將在此得以改造。其首個專注的領域集中在燃料電池、有條件的自動駕駛技術、駕駛輔助系統(tǒng)研發(fā)。
歐寶的平臺數(shù)量到2024年將從目前的九個削減至兩個,傳動系統(tǒng)將從現(xiàn)在的十個減少至四個。與標致雪鐵龍集團共享平臺和傳動系統(tǒng)可幫助歐寶減少研發(fā)難度,節(jié)省開支,且可聯(lián)合標致、雪鐵龍、DS、歐寶和沃克斯豪爾五大品牌的規(guī)模實現(xiàn)規(guī)模效應,提高利潤。
技術之外,標致雪鐵龍在全球的產能將為歐寶全球化提供助益。當前,它在中國建有五座工廠,分別為神龍汽車四大整車廠和長安標致雪鐵龍DS工廠,在南美設有產能,在俄羅斯與三菱合資建廠,在伊朗建設了組裝工廠。歐寶可利用標致雪鐵龍的全球生產網絡,擴大規(guī)模,走出歐洲。
中國身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成為各大車企全球化都繞不開的市場。在現(xiàn)有條件下,如果歐寶在華國產,最有可能合資對象將是東風汽車集團或長安汽車集團。關鍵的一點是,歐寶會選擇誰?截止至目前為止,神龍汽車對此尚沒有任何回應。
- 2025比亞迪美洲商務大會在浙江嵊州舉辦 20多國嘉賓點贊比亞迪科技實力
- 比亞迪持續(xù)打擊黑公關,一造謠者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
- 深藍S09攜華為乾崑智駕于滬正式預售,“全維安全”成就最大的豪華
- 左手深藍超級增程,右手華為乾坤智能:深藍S09全球預售發(fā)布23.99萬元起
- 華為發(fā)布乾崑智駕ADS 4等解決方案 攜手伙伴共向未來
- SMG東方廣播中心與斑馬智行攜手發(fā)布AI播客產品,引領智慧出行音頻新紀元
- 傳承經典 深耕中國 —— 保時捷攜史上最大展車規(guī)模亮相上海車展
- 深度詮釋科技、越野、全球化優(yōu)勢 長城汽車六大品牌閃耀上海車展
- 馭電·新境 長安馬自達MAZDA EZ-60全球首秀
- 全球首款越野混動皮卡登場 山海炮Hi4-T全球預售22.88萬元起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