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認為,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可能最終超越歐洲、美國和日本等傳統(tǒng)汽車制造大國,但在電池領域沒有任何技術突破的情況下,這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近年來,有關中國投資電動汽車的新聞報道層出不窮。一些人認為,中國在柴油車制造方面落后于歐洲,在汽油車制造方面落后于美國和日本,因此中國一直專注于開發(fā)電動汽車。但如果中國缺乏合適的技術,如何才能超越上述國家呢?只有適宜的技術才能確保中國的電動汽車成為主流,并最終占領市場;只有技術才能幫助降低成本,顯著提高電池壽命。
總部位于美國的電動車制造商特斯拉一直以來新聞不斷,但該公司幾乎每個季度都在虧損;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已成為電動車領域的主要參與者,但其第一季度利潤下滑幅度超過80%。即便是最大的電動車制造商也無法盈利,原因有兩點:成本快速上升和政府補貼下降。
2017年中國售出了777,000輛電動車,與此同時,鋰的全球價格上漲了4倍,而至少在目前,鋰對電動車電池的生產至關重要。在沒有任何技術突破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將大約3000萬輛汽車轉化為電動汽車?
可用于電動車的鉛酸電池在第一輛車被發(fā)明之前就已經存在了20多年,但為什么第一代汽車沒有選擇鉛酸電池提供動力呢?這是因為鉛酸電池的能量密度約為每千克90瓦時,相較于汽油每千克8,600瓦時的能量密度來說太低。同樣地,鋰電池的能量密度為每千克240瓦時,因而被認為是適用于電動車的更先進的電池。
因此,為了擴大電動汽車的使用,還需要新的技術來提高電池效率。除了電池技術上的突破,中國還需要制定新計劃來解決電動車行業(yè)的電池回收和政府補貼等問題。如果電動車電池不能回收,那么數(shù)以百萬計的電池將分散在全國各地,導致環(huán)境災難。而中國政府的補貼計劃沒有考慮到這個問題。
雖然電動汽車不會很快成為主流,但在出租車車隊、巴士和其他固定路線服務方面,電動汽車確實擁有優(yōu)勢,政府應該為其研發(fā)提供一些支持。然而,補貼計劃也存在問題。我們必須保持謹慎,以免補貼滋生貪污腐敗。
(責編:牛建峰)
- 享界新車標發(fā)布!余承東:新標是對用戶期待的深層應答
- 比亞迪承諾為智能泊車兜底:對泊車過程損失全額賠付
- 比亞迪宣布率先實現(xiàn)媲美L4級智能泊車,官方承諾為安全兜底
- 問鼎30萬+新能源轎車銷量榜后 享界LOGO煥新并劇透全新旅行車
- 享界S9 6月共交付4154輛 持續(xù)穩(wěn)坐30萬以上新能源轎車銷量榜首
- 智駕行業(yè)重磅消息!中汽中心、清華大學、華為聯(lián)合發(fā)布智駕技術白皮書
- 比亞迪泰國第9萬輛新能源汽車交付暨泰國工廠投產一周年
- 漢L賽道體驗性能爆表,千匹馬力“怪獸”也精準可控
- 比亞迪漢家族交付破百萬 女足前國門趙麗娜成第100萬輛車主
- 比亞迪漢家族交付破百萬 漢L零百2.7s引爆性能狂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