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車企披露10月及2019年前10個月產銷數據快報。分析人士認為,目前,行業(yè)整合進入實質階段,汽車市場競爭加劇,汽車銷售短期內仍將承壓。不過,與9月相比,車市銷量進度數據逐步走好,底部逐步抬高,市場需求企穩(wěn)走好。
銷量不容樂觀
比亞迪10月新能源汽車銷量12567輛,同比下降54.58%;前10個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20.5萬輛,同比增長19.93%。
長安汽車公布的10月產銷快報顯示,10月份汽車銷量為16.4萬輛,去年同期為16.6萬輛。前10個月累計銷量為139萬輛,去年同期為177萬輛;10月份汽車產量為16.7萬輛,去年同期為17.8萬輛,前10個月累計產量為140萬輛。
吉利汽車10月銷量13萬輛,同比增長約1%,1-10月總銷量108.8萬輛,同比下降14%。
東風汽車10月產量為13580輛,去年同期為14855輛;10月銷量為12926輛,去年同期為13583輛。1-10月累計產量為12.65萬輛,同比增長9%;累計銷量為13.09萬輛,同比增長8.38%。
*ST海馬11月4日晚間披露10月產銷數據,公司10月產量1411輛,同比下降53.49%,10月銷量1267輛,同比下降65.88%;1-10月累計產量21563輛,同比下降60.38%;1-10月累計銷量23246輛,同比下降61.1%。
商用車方面,中通客車10月客車產量992輛,銷量1019輛。1-10月累計產量12041輛,同比增長26.24%;累計銷量11793輛,同比增長22.52%。
金龍汽車10月客車生產量4779輛,同比增長1.59%;當月客車銷售量3794輛,同比增長0.08%。1-10月,累計客車生產量45030輛,同比下降10.46%;累計客車銷售量43999輛,同比下降7.90%。
江鈴汽車10月產量為28889輛,同比增長7.87%;10月銷量為27051輛,同比增長22.35%。1-10月累計產量229015輛,同比下降1.4%;1-10月累計銷量229252輛,同比增長1.38%。
底部逐步抬高
乘聯(lián)會11月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乘聯(lián)會廠家日均零售量為53438輛,同比下降3%。乘聯(lián)會方面認為,10月市場回暖的速度不是很快,車市延續(xù)平穩(wěn)回升的態(tài)勢。目前看車市的進度數據逐步走好,底部逐步抬高,市場需求企穩(wěn)走好。
批發(fā)方面,10月乘聯(lián)會廠家日均零售量為54552輛,同比下降6%。乘聯(lián)會表示,進入四季度,經銷商銷售信心謹慎,因此總體批發(fā)銷量偏弱。
庫存方面,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發(fā)布的最新一期“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調查”VIA顯示,2019年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62.4%,環(huán)比上升3.8個百分點,同比下降4.5個百分點,庫存預警指數位于警戒線之上。
天風證券分析師認為,乘用車板塊目前去庫存階段接近尾聲,加庫存周期或開啟??春眯袠I(yè)在兩年左右的去庫存結束之后,帶來行業(yè)去產能之后的龍頭機遇。汽車消費對穩(wěn)經濟重要性高,將邊際改善。
中泰證券分析師認為,我國汽車市場進入普及后期、行業(yè)增速中樞下降,同時疊加宏觀經濟下行的影響,汽車銷售短期內仍將承壓。在2019年穩(wěn)定總需求,刺激消費的大背景下,汽車銷售對穩(wěn)經濟的重要性提高,中長期受益于信貸回升及銷售刺激,汽車銷售有望邊際改善。目前,行業(yè)整合進入實質階段,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同時由于環(huán)保和新能源政策的壓力,預計合資品牌德日系汽車繼續(xù)強勢,看好經濟下行周期中日系車銷售。此外,環(huán)保方面,國六階段排放達標需要多項技術協(xié)同標定,處理產品升級是本輪排放升級的重點。
(責編:郝冉)
- 智能泊車新標桿!秦L這三大停車體驗,將“秦”緒價值拉滿
- 比亞迪承諾為智能泊車安全兜底后,秦L率先OTA引領泊車安心時代
- 比亞迪承諾兜底! 秦L引領智能泊車進入“安心”時代
- 極氪7X榮獲Euro NCAP五星認證,2025全球中型SUV總分第一
- 享界新車標發(fā)布!余承東:新標是對用戶期待的深層應答
- 比亞迪承諾為智能泊車兜底:對泊車過程損失全額賠付
- 比亞迪宣布率先實現(xiàn)媲美L4級智能泊車,官方承諾為安全兜底
- 問鼎30萬+新能源轎車銷量榜后 享界LOGO煥新并劇透全新旅行車
- 享界S9 6月共交付4154輛 持續(xù)穩(wěn)坐30萬以上新能源轎車銷量榜首
- 智駕行業(yè)重磅消息!中汽中心、清華大學、華為聯(lián)合發(fā)布智駕技術白皮書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