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時租賃成了公車改革后解決公務員用車“剛需”的重要途徑之一。記者從北京出行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獨家獲悉,截至昨天,北京市所屬公務員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網點已建成85個,超過1000輛共享電動汽車投入運營,服務近1萬名注冊人員。預計到今年年底,網點數將擴至400個,投放車輛6000輛,建設充電樁4000個,加入汽車共享的公務員將達4萬人。
手機APP能開車門
亦莊管委會博大大廈停車場西側,50輛北汽新能源EV200整齊地排成兩排。這些為公務用車量身定制的新車,充滿30度電能跑200公里。
下午6時,在亦莊管委會上班的公務員鄭女士來到停車場,按照車牌號找到下班前在手機APP上預定的車輛。只見她從包里掏出一張招商銀行卡,在車子風擋玻璃下的黑色小盒子上一刷,車門就自動打開了。租車不用找工作人員領鑰匙,直接通過手機APP或刷銀行芯片卡就能開車門,十足的“互聯(lián)網 ”風范。
自從分時租賃網點開通后,家住西四環(huán)田村附近,原本都是打車或坐班車上下班的鄭女士開始嘗試租車回家。下班開回家、第二天上班開回來,租一晚69元?!按髽抢锏娜硕贾肋@個網點,周圍同事基本都辦了聯(lián)名卡,尤其是自家車限號時就開這車?!?/p>
北京出行亦莊管委會網點負責人趙萌說,該網點每天能租出去近20輛車。完成公務人員登記信息、綁定招行卡、下載APP就可以使用了。
“上次租賃平臺搞活動,充值500元送1000元,夠租20天的。家到單位單程就有35公里,比我來回打車合適!”鄭女士告訴記者,公務員會有車補打入工資,級別不同金額也不同,她是每月650元左右。
“以前說起新能源車,會擔心續(xù)航里程,用了后發(fā)現在市內跑足夠了,車內和APP上都能顯示剩余續(xù)航里程?!编嵟空f。
分時租賃還可以按小時租,每小時30元;按天租,一天為180元。如果周五下班開走、周一上班開回來,一個周末是429元。
公務出行每小時30元計費
除了個人出行,公務出行更是公務員用車的大頭兒。急著出門辦事的公務人員,可以按每小時30元計費,回到單位還完車,這輛零排放的小車就可以接著讓其他有出行需求的人開走。在亦莊管委會網點,就經常有公務員按小時租車到周邊開會、辦公。
北京出行是北汽集團全資子公司,承接北京市公車改革分時租賃項目,為全市20多萬公務員提供綠色便捷出行。據介紹,目前全市市級單位租賃網點都已經建設完畢,開通了85個網點(不含中央部委網點),投放了1000余輛車,建設充電樁2800個,注冊會員近1萬人。
該負責人透露,現在車輛從網點租走按每小時30元計費,將來會推行更加合理的計費方式。例如,車輛在行駛中是每小時30元,但公務員在開會,停車狀態(tài)下的計費可以下調?!跋裎覀儐挝痪吞貏e不好停車,稍微停遠點吧,停車費特貴,開自己車還真不如租車方便。有的人干脆不張羅買車了,保險、加油、折舊都不用擔心了。”一位公務員表示。
年底租車點增至400個
封存車輛、拍賣處置、向社會購買服務代替原有公車,承接車改的方式多種多樣,而純電動汽車分時租賃的綠色共享模式備受青睞。以市委市政府網點為例,3月份網點投運后,目前已經跑了1000多單,每天都有30多人下單使用。
北京出行負責人也坦言,目前這些租賃網點不對社會開放,只靠公務人員使用很難盈利;同時,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仍有待提高,好多人還是有續(xù)航里程等方面的擔憂。
目前,公務租車正在推進區(qū)級網點的布設。其中,密云、海淀、西城、石景山、門頭溝、亦莊、朝陽的充電樁都已建設完畢,網點將逐步啟用。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共建成網點400個,注冊會員達4萬人。下一步,北京出行還將推出新能源汽車長租業(yè)務。
- 哪吒汽車母公司陷破產審查風波:新能源賽道激戰(zhàn)下的生存挑戰(zhàn)
- 廣汽零部件子公司訴哪吒汽車合同糾紛案開庭在即,新能源供應鏈博弈再升級
- 小米SU7 Ultra風波持續(xù)發(fā)酵:數百車主要求退車,品牌面臨嚴峻考驗
- 奇瑞高管評吉利新車:“爛車” 鑒定完畢?行業(yè)言論風波引關注
- 透視全球車企財報:為何中國車企活得更穩(wěn)?
- 特斯拉預制式超級充電站技術“出?!保铀偃虺潆娋W絡布局
- 比亞迪見證海獅07EV車主趙心童奪冠,全球銷冠品牌再添星光
- 文遠知行與Uber深化合作,加速Robotaxi全球化布局
- 保時捷在華銷量遭遇“滑鐵盧”:2025年Q1交付量不足萬輛,同比暴跌42%
- 2025比亞迪美洲商務大會在浙江嵊州舉辦 20多國嘉賓點贊比亞迪科技實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