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易汽車7月13日報道綜合外媒報道,由于在售股之前延遲披露第一起自動駕駛死亡事故,美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目前正在調查特斯拉汽車公司是否違反美國證券法規(guī)定,此舉或對特斯拉造成進一步?jīng)_擊。
不過,特斯拉周一下午發(fā)布聲明稱,公司并沒有收到美國證監(jiān)會此方面的問詢。而證監(jiān)會也拒絕評論調查事宜。由于周日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將在本周內發(fā)布一項“絕密計劃”,周一股票開盤時,特斯拉估計應聲上漲3.7%;但隨后被曝出特斯拉遭受證監(jiān)會調查時,在接下來的幾小時交易里,特斯拉股票不斷下降。
據(jù)悉,2016年5月7日發(fā)生第一起特斯拉Model S自動駕駛死亡案例。40歲的車主約書亞·布朗(Joshua Brown)在佛羅里達州使用自動駕駛功能時,汽車沖入拖掛車車底不幸喪生。不過特斯拉并沒有立即向外界公布事故,而是在6月30日向外界證實事故發(fā)生。
《華爾街日報》援引內部人士消息聲稱,證監(jiān)會正在調查特斯拉是否應及時公布此次“重大案件”或者投資者認為非常重要的發(fā)展情況,特斯拉延遲公布事故,是否涉嫌違反證券法等。現(xiàn)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表示,他們已經(jīng)在調查這第一起自動駕駛交通死亡案例。
今年五月,在事故發(fā)生之后,特斯拉總共出售了14.6億美元的股票,這部分資金將用于加快研發(fā)以及生產價格更低廉的Model 3電動汽車;之后,在六月,特斯拉公布計劃28億美元的資金收購專營住宅太陽能租賃起家的公司——太陽城(SolarCity)。在此情況下,作為汽車行業(yè)內的科技創(chuàng)新領袖,特斯拉公布致死案件的時機也越來越顯得“深思熟慮”。
當公路安全局啟動調查時,馬斯克還在使用他的推特賬戶為特斯拉延遲公布案件辯護。而公路安全局上周表示,他們也將調查7月1日發(fā)生在賓夕法尼亞的一起Model X撞車事故,以確定事故發(fā)生時,自動駕駛功能處于開啟狀態(tài)。無獨有偶,據(jù)《汽車時尚》網(wǎng)站報道,上周六晚上,蒙大拿州一名Model X車主也聲稱在自動駕駛模式下,汽車發(fā)生撞擊事故,車身損毀嚴重,索性司機并未受傷。事故頻發(fā),使特斯拉深陷輿論漩渦……
同時,死者約書亞·布朗的家庭律師團隊也在調查事故發(fā)生時的情況,并在等待警察局以及聯(lián)邦調查機構的結論。調查律師之一保羅·格列科(Paul Grieco)告訴路透社記者稱,他已經(jīng)接到了許多特斯拉車主的電話,這些車主大部分都出過事故,一些與自動駕駛有關,一些與自動駕駛功能無關。
相關團體展開對自動駕駛功能的調查時,高姿態(tài)的埃隆·馬斯克以及特斯拉也在多個領域處于“風口浪尖”。比如,在收購太陽城案例中,一些投資者批評馬斯克既擔任太陽城的董事會主席以及最大持股人,同時他還是特斯拉的CEO,有投資者認為:馬斯克的行徑非常無恥。
同時,特斯拉汽車交付量方面也遇到了不小挑戰(zhàn)。據(jù)介紹,在第二季度,特斯拉總共向用戶交付了14370輛汽車,但離目標17000輛還有一定距離。因此,特斯拉急需在交付時間以及交付量上下大功夫,以免磨滅粉絲們的耐心與熱情。
盡管目前特斯拉負面新聞頻發(fā),也遇到了不少挑戰(zhàn),但不管怎樣,這不能否決特斯拉在汽車領域的開創(chuàng)性地位,畢竟,現(xiàn)在還有其他車企發(fā)布新版本的自動駕駛汽車。
- 潘展樂成為比亞迪第1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仰望U7車主
- 比亞迪第1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 潘展樂成為仰望U7形象大使
- TüV萊茵InnoHub啟幕:“科技+體驗”定義未來出行與生活方式新范式
- 極氪回應"金箍棒"商標注冊 希望大家多關注安全
- 比亞迪三款車型亮相2025古德伍德速度節(jié) 展現(xiàn)中國汽車品牌科技力量
- 鴻蒙智行大動作:享界S9T官圖曝光,首款旅行車來了
- 智能泊車新標桿!秦L這三大停車體驗,將“秦”緒價值拉滿
- 比亞迪承諾為智能泊車安全兜底后,秦L率先OTA引領泊車安心時代
- 比亞迪承諾兜底! 秦L引領智能泊車進入“安心”時代
- 極氪7X榮獲Euro NCAP五星認證,2025全球中型SUV總分第一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