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日產在環(huán)保車技術上另辟蹊徑

環(huán)球時報-環(huán)球網6月18日報道

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17日報道,日產汽車6月14日宣布,開發(fā)出了采用源自甘蔗等植物的生物乙醇的燃料電池技術。如果將這項技術用于純電動車(EV),有望使續(xù)航距離延長至目前的約3倍。首先將在用于快遞服務等的商用面包車上搭載,并在2020年左右上市。

新技術“e—生物燃料電池(e-Bio Fuel-Cell)”將利用重整器將生物乙醇分離為氫和二氧化碳(CO2),使提取的氫在被稱為“電堆(Stack)”的裝置內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借此發(fā)電。作為汽車用電堆(Stack),日產此次在世界上首次采用了用于家庭和事務所的臺式燃料電池“固體氧化物型燃料電池(SOFC)”的反應機制。

利用該反應機制,即使從乙醇提取的氫的純度較低也能發(fā)電。產生的電力存儲于車載電池,借助馬達之力行駛的機制與以往的純電動車相同。

如果在純電動車上同時使用新技術,充填1次燃料后的最長續(xù)航距離可達800公里。可以將純電動車的續(xù)航距離延長至3倍左右。

競爭對手豐田2014年12月推出了首款量產型燃料電池車(FCV)“未來”(MIRAI)。此外,本田也于2016年3月啟動了燃料電池車“CLARITY FUEL CELL”的租售。兩款車均采用高純度的氫作為燃料,行駛時只排放水,因此被稱為“終極環(huán)保車”。

另一方面,氫的儲藏和充填需要專用的基礎設施,因此普及預計需要較長時間。

日產瞄準的生物乙醇在汽車行駛時將排放二氧化碳,但在甘蔗等原料生長的過程中可吸收二氧化碳。整體上不會增加向大氣中排放二氧化碳,因此可以作為防止氣候變化的對策。日產副社長坂本秀行表示,“在巴西和美國,生物乙醇已經在流通,形成了比氫更容易獲得的環(huán)境”。

此外,日產認為行駛成本也能降至與現有型號純電動車相同的水平。據日產推算,新技術的行駛成本為每公里3.1日元。能控制在與現有純電動車(2.9日元)基本相同的水平,低于汽油發(fā)動機車(9日元)。

日產已經啟動采用新技術的試制車的行駛測驗,預定今年夏季推出。2020年市售車上市時的車輛售價將控制在現有純電動車的水平,不僅是在新一代環(huán)保車已開始普及的發(fā)達國家,還打算在泰國等新興市場國家推廣。 【環(huán)球網報道 記者 王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6-06-18
日媒:日產在環(huán)保車技術上另辟蹊徑
環(huán)球時報-環(huán)球網6月18日報道據《日本經濟新聞》6月17日報道,日產汽車6月14日宣布,開發(fā)出了采用源自甘蔗等植物的生物乙醇的燃料電池技術。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