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選擇市場的一個首要原因,還是看能否獲得政府補貼。有補貼的城市企業(yè)蜂擁而至,沒有補貼的城市無人問津,選擇市場就像押寶,如果選擇不慎企業(yè)就陷入了嚴重的危機。”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楊健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16夏季論壇(以下簡稱百人會)上如是說。
這句話釋放出一個信號,企業(yè)選擇市場極大地被補貼圈定,但就目前的形勢來看,把補貼作為企業(yè)選擇市場的一個風向標是沒錯的。因此補貼,始終是企業(yè)的一塊“心病”。補貼退坡,銷量下滑,企業(yè)難免會陷入困境;有補貼的情況下,補貼周期長,企業(yè)資金短時間回攏難,長期運營上不易。因此,除了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問題,補貼也成為了此次百人會上的一大重點。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關于補貼,百人會上透露出的一些信息。
退補早成定局
根據2015年國家發(fā)布的《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在“十三五”期間,我國針對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實行補貼政策,并逐年降低補貼標準,具體的退坡辦法是:2017-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新能源車型補貼標準都實行退坡,其中:2017-2018年補貼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貼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2020年以后補貼政策將完全退出。所以說,退補是早已成定局。
單位:萬/輛
另外,據電動汽車資源網記者了解,截止到目前,我國已有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武漢、西安、烏魯木齊在內的40個省市出臺地方補貼政策,加碼新能源汽車推廣。其中有13個城市按照1:1比例進行補貼。
而各地雖制定了相應的補貼政策,但地方保護政策也不少。因此,即便企業(yè)蜂擁而至有補貼的城市,至于到底能不能得到補貼,能拿到多少補貼,什么時候能拿到補貼,不確定因素很多。
以“退”為進 車企支持取消補貼?
既然退補是早在國家政策計劃內的事,為何補貼政策還一直是企業(yè)關注的焦點。一方面是補貼會帶動產銷的變化;另一方面則關系著企業(yè)的資金鏈的安全與穩(wěn)定。
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宏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沒有補貼會給企業(yè)帶來巨大資金壓力,去年,國家的補貼還沒發(fā)下來,今年的也還沒明確,資金運營很困難?!焙茱@然,這句話的意思并非是說沒有補貼企業(yè)會陷入困境,而是因現有的補貼資金到位不及時,企業(yè)面臨著極大的資金壓力,從而影響到企業(yè)的正常運營。
企業(yè)的資金鏈和財務面臨重擔,主要是由于政府補貼的周期長、補貼資金未能及時到賬,企業(yè)難以獲得用政府補貼名義進行貸款,運營商無法獲得信貸融資,企業(yè)長期大量的墊資讓企業(yè)陷入資金難關。因此,楊健表示,推動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比補貼還重要,要讓市場在資源中起決定性的作用,加快退出新能源汽車補貼,取消地方補貼,讓企業(yè)盡快擺脫補貼,將補貼資金用于新能源基礎設施的建設,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和消費環(huán)境改善上,推動消費市場一體化。
與此同時,不少車企高管也都表示要嚴格執(zhí)行乘用車燃油消耗量第四階段和新能源汽車碳配額管理辦法,以市場方式實現倒逼企業(yè)產品的轉型升級。
新能源汽車告別普惠補貼 加速產品升級
技術壁壘一天不打破,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就難以實現質的飛躍。而補貼也要跟技術掛鉤,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玲在百人會論壇上發(fā)言表示,普惠財政補貼容易使企業(yè)患上依賴癥。未來要提高進入推薦車型目錄的企業(yè)和產品的門檻。技術落后、市場認可度低的產品將拿不到補貼。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則認為,補貼不應只針對一方面,對于消費者、零部件企業(yè)甚至整個產業(yè)鏈都要雨露均沾。他認為,過分補貼企業(yè),使得企業(yè)只注重增加產能,卻忽視消費者的成果。從這點上來看,對補貼政策的調整會迫使企業(yè)站在產業(yè)鏈的高度,關注產品本身質量和技術的提升而非只是一個產銷數據的量化、也會更加關注用戶的使用成果,另外對于加快充電基礎建設和安全也有很大的意義。
而至于退補后的政策激勵,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認為,我國可以效仿美國“加州積分制”,推動企業(yè)發(fā)展節(jié)油減排的低碳汽車,將減少用電、減輕二氧化碳排放和積分掛鉤,鼓勵企業(yè)生產能效高且排放少的汽車。不過,這項政策的制定,要符合我國的國情,需要的考慮的問題也還很多。
電動汽車資源網記者在對“加州積分制”做了相應的了解后發(fā)現,美國“加州積分制”之所以倍受推崇,是因為積分制是以企業(yè)生產一定比例的零排放和部分零排放車為基礎,按照銷量進行積分,達不到規(guī)定積分數的企業(yè)要面臨罰款的風險。從這一層面來說,如果在我國推廣積分制,企業(yè)由于面臨銷售壓力,勢必會在產品和運營上加速升級與轉型,以性價比高的產品與對手競爭來征服市場,創(chuàng)新運營模式以拓展市場。因此對于加速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市場體系意義重大。
由此,退補雖是大勢所趨,但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中的重要一環(huán),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程度不減,而所有的政策導向也都是朝著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yè)規(guī)范化、市場化方向前進。在高標準和嚴規(guī)范之下,企業(yè)才會更加重視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從而真正發(fā)揮市場的導向作用。
- 潘展樂成為比亞迪第1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仰望U7車主
- 比亞迪第1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 潘展樂成為仰望U7形象大使
- TüV萊茵InnoHub啟幕:“科技+體驗”定義未來出行與生活方式新范式
- 極氪回應"金箍棒"商標注冊 希望大家多關注安全
- 比亞迪三款車型亮相2025古德伍德速度節(jié) 展現中國汽車品牌科技力量
- 鴻蒙智行大動作:享界S9T官圖曝光,首款旅行車來了
- 智能泊車新標桿!秦L這三大停車體驗,將“秦”緒價值拉滿
- 比亞迪承諾為智能泊車安全兜底后,秦L率先OTA引領泊車安心時代
- 比亞迪承諾兜底! 秦L引領智能泊車進入“安心”時代
- 極氪7X榮獲Euro NCAP五星認證,2025全球中型SUV總分第一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