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wǎng)·芯片12月25日 ASML準備明年交付多臺2納米設備,參與爭奪者包括英特爾、三星、臺積電。三星曾對3納米芯片抱有期待,但客戶興趣不大,現(xiàn)在它又想借助2納米技術奪取市場份額。三星芯片制造廠(Samsung Foundry)是全球第二大芯片制造商,年初時它曾宣布將會在2025年量產(chǎn)2納米芯片。
按照三星的說法,與3納米芯片相比,2納米芯片的能效將會提升25%,性能提升12%,芯片面積縮小5%。三星還給出明確路線圖,暗示2025年之前將會量產(chǎn)2納米移動芯片。2026年將會推出面向高性能計算的2納米芯片,2027年進入汽車市場。
三星FAB工程企業(yè)副總裁Jon Taylor說:“從企業(yè)、業(yè)務的角度看,我們對第二名的成績并不滿意,我們會積極進攻?!?/p>
用不了多久,筆記本、PC、平板、手機、AI硬件(比如GPU)等消費者設備將會搭載2納米芯片。
三星與臺積電的競爭
臺積電也會大規(guī)模生產(chǎn)2納米芯片,時間表與三星大致相當。有趣的是,明年參與2納米競爭的還有英特爾。
在先進芯片制造領域,臺積電占據(jù)約60%的市場,三星占有25%。三星需要獲得更多客戶的支持,它想通過2納米芯片改變市場格局。有人猜測,三星可能會快速跳過3納米,直接擁抱2納米。
三星的野心還不只如此,它準備在2027年之前量產(chǎn)1.4納米芯片。
為了滿足需求,三星計劃在韓國Pyeongtaek、德州Taylor建設新工廠,擴大芯片產(chǎn)能。
三星擁有獨家GAA(Gate-all-around)晶體管技術,憑借此技術,三星比臺積電率先推出3納米芯片。雖然有GAA加持,但還是未能贏得許多大客戶的芳心,甚至還招來許多批評。
不過三星芯片制造業(yè)務(Samsung Foundry) CTO Jeong Ki-tae相信,GAA未來仍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F(xiàn)inFET技術很難再有多少進步 。
臺積電準備在2納米芯片上采用GAA架構。三星電子高管Kyung Kye-hyeon曾說,一旦臺積電轉(zhuǎn)移到GAA技術,三星將與它并駕齊驅(qū)。
爭奪客戶
臺積電、三星已經(jīng)向潛在客戶展示2納米技術。據(jù)《金融時報》報道,臺積電已經(jīng)向英偉達、蘋果展示N2技術,三星希望能從英偉達手中奪得2納米芯片訂單,它的要價相對低一些。
目前高通最先進的芯片是驍龍8 Gen 2,它采用的是臺積電3納米技術。高通開發(fā)上一代驍龍?zhí)幚砥鲿r,三星參與研發(fā),很明顯,高通并不想完全依賴臺積電。
有趣的是,雖然三星最先推出3納米芯片,但是高通卻將大部分訂單交給臺積電,英偉達、AMD、微軟、谷歌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
有傳聞稱,臺積電將會在2026年量產(chǎn)2納米芯片,如果三星能按時間表前進,它會跑在臺積電前面,有先發(fā)優(yōu)勢。
韓國媒體Chosun Biz年初報道稱,英偉達將把部分AI GPU訂單交給三星,因為臺積電產(chǎn)能緊張。在英偉達心中,臺積電仍將是代工第一選擇,三星無法取代,但英偉達肯定會選擇“多供應商”策略。
三星能兌現(xiàn)承諾嗎
面對三星的挑戰(zhàn),臺積電似乎相當自信,它證實N2研發(fā)進展順利,2025年將會量產(chǎn)。通過GAA技術,在3納米市場,三星縮小了與臺積電的份額差距。有報道稱,高通看好三星SF2芯片,計劃讓三星代工部分產(chǎn)品。
看起來三星前途光明,但行業(yè)分析師警告說,三星雖然率先將3納米芯片推向市場,但它一直未能解決良率問題。所謂良率就是生產(chǎn)的芯片中達到質(zhì)量標準、可以交付給客戶的芯片所占的比例。
消息人士稱,三星3納米芯片的良率只有60%,無法讓客戶滿意。如果制造更加先進的芯片,三星芯片的良率可能還會降低。
SemiAnalysis首席分析師Dylan Patel認為,三星的半導體野心很大,但似乎難以達成目標。Dylan Patel說:“三星想實現(xiàn)飛躍,它當然可以這樣宣稱,但至今為止三星并沒有交出讓人滿意的3納米芯片。正因如此,三星的宣言值得懷疑,它很難兌現(xiàn)承諾,很難達到技術里程碑。半導體產(chǎn)業(yè)各大企業(yè)都在爭奪霸權,企業(yè)將執(zhí)行力轉(zhuǎn)變?yōu)橄冗M芯片技術仍然是決定市場領導體的關鍵因素?!?/p>
- 傳美AI芯片出口政策將大變臉:取消分級制,與各國貿(mào)易談判捆綁
- Gartner:2024年全球半導體收入增長 21% 英偉達首次躍居首位
- 高端 GPU 在深度學習中的性能實測:NVIDIA RTX? 5000 Ada & NVIDIA RTX? 5880 Ada
- 黃仁勛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大實話:中國市場是外企成長沃土
- 臺積電:在“美積電”迷局中探尋突圍之路
- 黃仁勛緊急來華談什么?英偉達中國布局背后暗藏哪些深意
- 臺積電割肉喂鷹:一夕安寢之后又待如何?
- 英特爾出售Altera芯片業(yè)務51%股份,陳立武改革之路開啟
- 三星晶圓代工暫停與中國公司合作?三星半導體官方辟謠
- 賦能AI與能源及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TDK解決方案亮相慕尼黑上海電子展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nèi)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nèi)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nèi)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