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陷入「抄襲門」,海爾究竟錯過了什么?

在中國的家電領域,永遠不缺死敵。

格力和美的,有著13年的恩怨情仇,彼此之間的訴訟、罵戰(zhàn)從未停過。就在不久前,因為“弄虛作假”,格力電器被中國移動取消中標資格又讓兩家的紛爭擺到了臺面上。

除了格力和美的外,海爾和海信這對青島雙子星也是你來我往。近日,被曝光的海爾“抄襲門”又把雙方彼此間的恩怨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家電市場你來我往的爭斗,本質上還是整個市場已經從增量轉向了存量。

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的降溫,家電市場也開始整體放緩。據(jù)《2020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國家電市場零售額規(guī)模為3690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4.13%。其中,大家電中空調的市場跌幅最大,上半年我國空調產量1.04億臺,同比下降16.4%;空調行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2949億元,同比下降21.6%;空調行業(yè)利潤總額265億元,同比下降20.7%,成為近8年來,創(chuàng)下新低。

在同樣的壓力之下,有的企業(yè)選擇了通過技術和創(chuàng)新進行突圍,而有的企業(yè)卻希望通過捷徑來賺快錢。

01

比爾·蓋茨,曾經有句名言,“我們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

而將海爾從破產邊緣拉回來的張瑞敏,有著比蓋茨更深的焦慮,他的名言是,“海爾離倒閉只有一天”,用來告誡團隊,創(chuàng)新才能使海爾走向未來。

30年前,張瑞敏怒砸76臺冰箱,讓海爾的品牌和質量畫上了等號。

但到了今天,一場slogan的“抄襲門”,讓海爾走向了當年自己的反面。

頻頻陷入「抄襲門」,海爾究竟錯過了什么?

據(jù)了解,前段時間海爾中央空調廣告語“開機1分鐘,全屋森林風”涉嫌抄襲海信新風空調海報宣傳的廣告語“開機3分鐘,滿屋是新風”,令人大跌眼鏡。

事實上,通過搜索引擎搜索“海爾 抄襲”,會彈出大量關于海爾因為各種“借鑒”而陷入輿論漩渦的事件。

這些“抄襲”事件的背后,是海爾對于增長的焦慮。目前,美的市值已經接近5000億,格力超過3000億,海爾卻一直徘徊在1000億左右徘徊,與二者的差距越來越大。

曾經有人說,“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yè)的天花板和未來的走向,但對于企業(yè)來說,影響其未來的還有更重要的因素。”

面對增長困境,海爾選擇了營銷,而放棄了技術層面的投入和積累。據(jù)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海爾總共投入了46億元用于研發(fā),僅僅占公司總營收的2.88%。而在營銷費用上,2018年海爾總營銷費用總為287億元,創(chuàng)歷史最高記錄。

一味的尋求賺快錢,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層面乏力,是海爾不斷落后的根本原因。而此次“抄襲門”的另外一個主角,海信卻與海爾選擇了截然不同的路徑。

02

或許危機對大多數(shù)企業(yè)來說是一場試煉,但對于一些企業(yè)來說,這卻是逆勢騰飛的最佳時機。海信選擇了技術積累,這個前期見效異常緩慢的路徑。也因為選擇了這條發(fā)展路徑,海信在過去的十年間錯失了一些機會。但也正是選擇了這樣的一條路徑,海信未來的十年會走得異常順遂。

隨著消費升級,90后、00后逐漸成為消費主力,消費者對于產品、品牌的消費觀念,也逐漸向品質化、健康化轉變。同時,消費者對于產品的品質、技術水平和個性等特性也變得異常執(zhí)著。

而海信卻恰好契合了這樣的變化。

頻頻陷入「抄襲門」,海爾究竟錯過了什么?

一方面,隨著今年7月1日,“史上最嚴空調能效標準”的產業(yè)新政的正式發(fā)布,國內空調提檔升級已經是大勢所趨;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大家的健康意識也不斷提高,單純的制冷、制熱、節(jié)能的空調已經無法滿足大家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舒適、健康、智能的產品體驗,成為大家選擇好空調的三大“標配”。

2008年,海信開始涉足新風空調,經過10多年的技術創(chuàng)新升級,在5項新風發(fā)明專利和35項新風實用新型專利的加持下,海信新風空調的新風量全線升級,從關注空調的制冷制熱效果,到多維度打造健康好空氣,海信終于實現(xiàn)了華麗轉身。

今年上半年,海信首次使用“開機3分鐘,滿屋是新風”的廣告語,那么這款新風空調的新風量到底如何?在消費者眼中到底是"營銷噱頭"還是"真材實料"?

頻頻陷入「抄襲門」,海爾究竟錯過了什么?

對此,相關機構對海信新風增氧空調進行了測試,結果顯示,海信新風增氧空調不僅3分鐘內能將新風送至18平米的房間各處,讓房間每個角落的空氣都“更新一遍”,同時還能有效提升房間內氧氣濃度。這款新風空調不僅實現(xiàn)了新風增氧量達到同價位產品的2倍以上,還具有滅菌殺毒的功效。

而此前,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評測中心負責人宋立強老師也曾明確表示,新風空調對人們的健康和疫情防控大有幫助。

對于市場上許多打著新風概念炒作的企業(yè)來說,海信新風增氧空調憑借十多年硬核的技術沉淀和遠見布局,海信新風空調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

據(jù)中怡康線下零售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2020年1-34周,新風空調市場的零售量、零售額同比增幅分別為510.7%、349.2%。其中,2020年34周,新風空調市場的零售量、零售額同比增幅分別為872.9%,634.1%,疫情之下新風空調的市場關注度顯著提升。

頻頻陷入「抄襲門」,海爾究竟錯過了什么?

而主打"開機3分鐘,滿屋是新風"的海信新風空調也憑借優(yōu)異的技術創(chuàng)新拿下了2020年首批具有有效除病毒能力空氣凈化認證書,中怡康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海信新風空調零售額占有率31.14%,持續(xù)穩(wěn)居行業(yè)TOP2的席位,成為行業(yè)內最受用戶追捧的空調品牌之一。

不得不說每一次新市場領域的拓展和引爆,對家電企業(yè)來說都意味著一次新的戰(zhàn)斗,一次新的換道領跑機會。

如今新風空調市場的競爭才剛剛開始,流量市場一直是巨頭企業(yè)在其他細分賽道中無往不利的武器,但不論何種形式的競爭,最終都會回歸企業(yè)的根本。

事實上,空調只是現(xiàn)在家電行業(yè)的一個縮影,未來,只有對技術創(chuàng)新具有執(zhí)念的偏執(zhí)者才有機會獲得消費者的信任。

在技術積累層面,2000年,海信進入芯片研發(fā)領域,從零開始,忍受了四年多只有投入、沒有成果的寂寞。2005年6月,海信研發(fā)成功中國第一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產業(yè)化的數(shù)字視頻處理芯片——信芯,結束了我國年產7000萬臺彩電卻無“中國芯”的歷史。

近年來,海信以人工智能作為引領家庭、社區(qū)和城市發(fā)展的新動能。研發(fā)和建設了應用導向型智慧城市系統(tǒng),并打造出智慧城市三平臺,即“慧享家”、“信我家”、“智通城”,首創(chuàng)了從家庭到社區(qū)到城市的全場景智慧生活,形成包含芯片、智能硬件、云腦技術、運營平臺、軌道智能、醫(yī)學影像在內的六大硬核科技。

據(jù)研究機構預測,到2023年,僅中國智慧新生活市場規(guī)模就將超過2萬億元,全球市場更為廣闊。海信在全球擁有18個研發(fā)中心,7000多人研發(fā)隊伍,手握2萬多件相關專利,主持參與國際和國家標準近200項,積極布局新基建,在“智慧”藍海中成為先行者。

可以說,海信走出了一條中國制造企業(yè)的“創(chuàng)新”路徑,而在未來的十年,可以預見,海信這樣的企業(yè)能夠更好地走增長曲線。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