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出海貿易市場風起云涌,作為時下最熱追的風口,誰會成為蛟龍?誰會騰飛呢?
近日,鈦媒體一篇報道《操盤國貨出海》,介紹了慕晨國際在全球新消費大潮下,一躍騰飛,快速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智能生活產品出海服務泛平臺”。
據報道,慕晨國際不僅幫助中國企業(yè)在海外進行產品銷售,同時為企業(yè)和產品提供專業(yè)的海外推廣服務,還幫助產品制造商進行產品設計,從而賦能中國產品在海外快速建立口碑聲譽,持續(xù)提升品牌知名度。
創(chuàng)業(yè)抓風口:人氣團隊碰上國貨出海機遇。據鈦媒體報道,慕晨國際創(chuàng)始人唐斌,本是已拿到了華為的offer的技術人員,卻在入職前猶豫了:“做技術好像蠻恐怖的,20歲就能看到自己60歲的樣子”。恰逢其會,唐斌身邊有一位同學投身了電商,他也認為電商很有可能是未來趨勢。“也沒有過多的分析,就上手干了”。
既然打算開店,那么“賣什么”是首要問題。慕晨國際當時看到國內消費電子市場快速崛起,于是瞄準了市場風口。“這些外國品牌由于產品力強大,在國內備受推崇”,唐斌回憶說。
唐斌的電商團隊逐漸小有名氣,因此,在2012年慕晨科技迎來第一次轉型的機會。“華為、小米找到我們,希望我們幫助他們在電商渠道做運營和服務。”唐斌稱,數(shù)字化渠道在當年還是一個比較新鮮而陌生的東西,不像現(xiàn)在幾乎每個品牌都有官方商城。慕晨國際自此轉向了新方向,開始幫助中國的品牌在國內做電商。
接下來的幾年,唐斌逐漸意識到了國內電商運營的局限。2016年,一些海外渠道商找上門,想代理中國的華為、小米等品牌。這給他很大的啟發(fā):未來10年、20年,中國的產品是否會走出本國,走向世界,就像40年前的日韓消費電子一樣?從此,唐斌產生了將業(yè)務轉向海外的想法。
基于此,慕晨科技確定了出海服務戰(zhàn)略,將服務對象定位于國內中小企業(yè)。“中小企業(yè)的產品力比較強,并且往往對國外市場有想法”,唐斌解釋道;慕晨瞄準的歐洲市場盡管“規(guī)矩多、路途遠,專利保護嚴謹,生意最難做”,但啃下了硬骨頭,后期擴張自然輕松。
先從2C業(yè)務做起,通過線上平臺如速賣通、eBay、亞馬遜等幫助客戶賣貨;隨后拓展2B業(yè)務,為海外渠道商供貨。如今,慕晨科技已經打造了銷售平臺、履約平臺、營銷平臺,即將推出精品孵化平臺。
據唐斌透露,慕晨目前已服務超過150家品牌,2020年出口額達50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