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消費者金融素養(yǎng)和風險防范意識,北銀消費金融公司一直在為廣大消費者帶來形式多樣的金融知識普及活動,為消費者普及金融知識,強化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不斷提升金融消費者的金融素養(yǎng),不斷增強金融消費者的風險防范意識。
一些網絡平臺為獲取海量客戶,通過各類網絡消費場景,過度營銷貸款或類信用卡透支等金融產品,誘導過度消費。北銀消費金融公司提醒廣大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guī)機構、正規(guī)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后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一是信息披露不當,存在銷售誤導風險。一些機構或網絡平臺在宣傳時,片面強調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等優(yōu)厚條件。然而,所謂“零利息”并不等于零成本,往往還有“服務費”“手續(xù)費”“逾期計費”等,此類產品息費的實際綜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部分營銷故意模糊借貸實際成本的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知情權,容易讓人產生錯誤理解或認識。
二是過度包裝營銷,陷入盲目無節(jié)制消費陷阱。一些機構在各種消費場景中過度宣揚借貸消費、超前享受觀念。這種對貸款產品過度營銷、過度包裝的行為容易誘導無節(jié)制消費,尤其易對金融知識薄弱人群、沒有穩(wěn)定收入來源的青少年等產生誤導。有的未成年人、青少年在網絡平臺借錢后,給明星打榜、集資、包場、送“粉絲應援禮”,“借貸追星”現象蔓延。盲目借貸、盲目消費終會侵害金融消費者自身權益。
三是過度收集、濫用客戶信息,存在個人信息使用不當和泄露風險。一些網絡平臺的網貸營銷罔顧消費者利益,利用“土味”“奇葩”廣告吸引流量,套取客戶信息。在營銷或借貸過程中,通過廣告頁面過度收集并濫用客戶信息,甚至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客戶信息在平臺方、貸款機構、出資方等之間流轉,侵害了消費者信息安全權。
四是無序放貸,導致過度負債。一些網絡平臺宣稱貸款手續(xù)簡單,誘惑消費者點擊辦理,有的機構甚至給未成年人、在校學生、低收入人群等過度放貸,進行暴力催收,冒充司法機關惡意催收,針對借款人親屬朋友進行催收,引發(fā)一系列家庭和社會問題。
針對這些過度借貸消費營銷行為,北銀消費金融公司提醒廣大消費者:要堅持從實際需求出發(fā),樹立量入為出的理性消費觀,遠離過度借貸消費營銷陷阱。
一、理性消費,量入為出
要認真看清借貸產品內容,某些營銷過度宣揚的“借貸消費”“超前享受”“借貸追星”行為不值得提倡,不值得效仿。對自身的經濟承受能力要有正確評估,杜絕不計后果盲目借貸、盲目消費行為。過度借貸往往導致資金斷流,最終會使消費者個人甚至家庭陷入困境。
二、合理使用借貸產品,切勿“以貸養(yǎng)貸”“多頭借貸”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消費者應了解網絡平臺貸款、類信用卡透支及分期等借貸產品,知悉借貸息費價格、期限、還款方式等與自身權益密切相關的重要信息,警惕一些機構或平臺所謂“免息”“零利息”的片面宣傳。合理發(fā)揮借貸產品作用,樹立負責任的借貸意識,不要過度依賴借貸消費,更不要“以貸養(yǎng)貸”“多頭借貸”。
三、選擇正規(guī)機構、正規(guī)渠道借貸
要選擇正規(guī)機構、正規(guī)渠道獲取金融服務,注意查驗相關機構是否具備經營資質,防范非法金融活動侵害。對不明的電話、鏈接、郵件推銷行為保持警惕,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不在可疑網站提供個人重要信息,增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防范詐騙風險和個人信息泄露風險。
北銀消費金融公司將借助自身的金融優(yōu)勢,在穩(wěn)步推進金融消費者教育同時,也推進金融市場健康有序的發(fā)展,為消費金融行業(yè)的繁榮發(fā)展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