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讓一輛車實現(xiàn)自動駕駛,已經不是什么技術難題。車輛實現(xiàn)自動駕駛之后的安全問題,才是關鍵的技術難點,也是自動駕駛大規(guī)模應用一直停留在L2級別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為確保駕駛安全,我國對高等級自動駕駛的應用有著嚴格要求?,F(xiàn)階段,除了限定內的測試和示范道路外,均不允許在沒有駕駛員參與的情況下讓車輛自動行駛。
所以,限定道路事實上已經成為了L4級自動駕駛的前提。那么,未來L4級自動駕駛真正普及之時,是將限定道路擴大到其他道路,還是讓其他道路也滿足限定道路條件?答案正在不斷向后者傾斜。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李駿指出,“發(fā)展智能汽車早已不再是強調“單車智能”,而是要推動車路協(xié)同的落地,而車路協(xié)同的落地是需要整個交通體系的支撐。”也就是說,沒有實現(xiàn)智能道路的前提下,討論L4級自動駕駛,都是空談;L4級自動駕駛的本身含義就包含“限定道路”。
之所以讓道路成為限制條件,因為單車智能技術在感知上存在難以逾越的技術瓶頸,難以解決極端路況、極端天氣時等長尾問題。
我國自動駕駛頭部企業(yè)蘑菇車聯(lián)以車路云為核心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充分融合車端感知、路端感知與云端感知,突破了單車智能的感知瓶頸,為自動駕駛提供系統(tǒng)級保障,讓安全性無限接近100%。
2020年7月,蘑菇車聯(lián)在北京落地了國內首個車路云一體化自動駕駛,成為國內唯一可在暴雨、黑夜等極端天氣下安全運行的自動駕駛系統(tǒng),大幅提升自動駕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為自動駕駛實際落地掃清了障礙。
蘑菇車聯(lián)自動駕駛城市公共服務車隊
成本問題,是制約自動駕駛商業(yè)化的另一重要因素。通過車路協(xié)同讓車輛共享路側感知,可以大幅降低車端感知成本。據了解,當前一款L4級自動駕駛汽車成本動輒在百萬元以上。而據蘑菇車聯(lián)最新統(tǒng)計,通過道路智能化改造,路端感知及云端感知將有效補充單車感知不足,降低單車改造成本,目前平均每輛車改造成本僅為10-30萬(人民幣)。這意味著單車改造成本有望降低90%以上,從而加速自動駕駛商業(yè)化落地。
蘑菇車聯(lián)自動駕駛巡邏車
我國機動車保有量約為3.1億輛,如果為每輛車都裝上自動駕駛,那成本是驚人的。通過道路智能化改造可以大大解決成本,據測算,全部費用也不到所有車輛進行單車自動駕駛改造成本的10%。
蘑菇車聯(lián)自動駕駛出租車
國家戰(zhàn)略層面,車路協(xié)同也被多個政策文件列為自動駕駛的發(fā)展方向。未來,自動駕駛大規(guī)模應用的一天,必定是“讓智慧的車行駛在智慧的路上”,離開智能道路,自動駕駛就是“空中樓閣”。車路協(xié)同不僅可以提供更安全的駕駛方式,還是城市智能系統(tǒ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構建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要素,更是自動駕駛落地的前提。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