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任在肩迎風而上,國資云新政下云宏助力國企安全上云

近日,“國資云”火爆出圈,引發(fā)行業(yè)熱議。天津國資委在剛剛發(fā)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國企上云工作完善國資云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文件中指出,要求國資企業(yè)逐步向國資云平臺遷移,已經部署在第三方公有云平臺的信息系統不得新簽、續(xù)簽租用合同,并強調了數據中心等級保護要求,構建安全防護體系。

重任在肩迎風而上,國資云新政下云宏助力國企安全上云

國資云的本質是從第三方托管的公有云轉向自主安全的專屬云,此舉除了提速國企上云,也將為掌握核心技術的云宏、浪潮、龍芯等自主云企業(yè)帶來強勢崛起風口。就像“國資云”這一關鍵詞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公眾面前一樣,構筑安全可靠的自主云,加快數字化轉型,我們也同樣不陌生。

市場變動,云宏等自主云品牌迎來發(fā)展新機遇

很多人常常覺得云計算很神秘、高精深,其實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云計算提出的愿景,是要像用水用電一樣方便地使用IT基礎服務。不用一家一戶的挖水井、買發(fā)電機,只需要通過水管就可以享受到高質量、有保障、安全便捷的服務,隨取隨有,按需付費,既方便了大家,又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但區(qū)別于水電等基礎公共設施,云計算更強調安全性、國產化。數據成為一項重大資產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數據安全應該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國目前的自主云計算是什么水平?

在中國,如同不少尖端科技一樣,云計算以美國為師,在云計算技術架構里面,云計算虛擬化關鍵技術是支撐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yè)發(fā)展的基石和紐帶,這是我們被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

而伴隨著國產廠商的發(fā)力,技術上的迭代優(yōu)化,近年來我們在構建自主安全云上有了長足的進步。另一方面,伴隨著國內汽車出行服務企業(yè)的安全問題不斷,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勢在必行,尤其是涉及到社會民生的國企內部數據,要更為敏感。

國資云是大政府及其下屬企業(yè)對私有云部署產品和運維服務的重新建設,并且必須滿足等級保護和密碼保護等需要。國企業(yè)務最佳的方案是使用國產信創(chuàng)私有“云”來落地,以云為基石,構建異構混合的IT環(huán)境,滿足國企業(yè)務需要。而目前這些領域是被國外品牌壟斷最嚴重的細分市場,國企業(yè)務數據安全與信息安全風險很大,國企云自主可控、國產化進程迫在眉睫。

加速國企上云 信創(chuàng)建設步入快車道

"國資云"作為由各地國資委牽頭設立的數據安全基礎設施,將在極大程度上推動國有企業(yè)數字化轉型。國資云提速國企上云,統一交由地方政府作為采購、建設的主導方,進行信息化頂層設計;各市管、委管企業(yè)將本級算力資源、系統數據遷移接入到國資云平臺,從而形成地方國資系統主導下的整合云平臺。這種整合平臺實施起來并不容易,通常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開發(fā)周期也相對較長。

重任在肩迎風而上,國資云新政下云宏助力國企安全上云

云宏CNware虛擬化云平臺是一個可疊可拆、松耦合的積木式架構、隨需而定、量力而建的獨立模塊化產品,可以根據不同業(yè)務屬性及其合規(guī)要求,實現客戶與其他品牌的無縫同位替換,提供一云多芯、雙模多態(tài)、多平臺等接入模式。

除了具有同位替換等技術優(yōu)勢,云宏CNware虛擬化云平臺上的相關操作卻要比其他品牌簡單很多,安裝運維和使用都非常的便捷易上手,大大的降低了國企客戶的運維壓力和成本壓力。

國企數據資源屬于國有資產,應納入國資監(jiān)管和統一管理,保護國有數據資產安全是建設國資云的核心目的,而這也與云宏的企業(yè)發(fā)展理念一脈相承。云宏堅持走國產、自主、可控的發(fā)展道路,目前擁有400+項云計算大數據相關專利及知識產權,承擔40+項國家級省級科技攻關項目,參與制定23項云計算國家標準,獲得了國際軟件開發(fā)能力最高等級CMMI5認證、ITSS云計算服務能力二級認證、國家保密局涉密產品認證、等保2.0三級要求等一系列行業(yè)高水平認證。

專注于研究和研發(fā)云計算相關技術12年,云宏以穩(wěn)健的IT基礎架構軟件能力,打造信息化發(fā)展的堅實“地基”,在國內擁有眾多不同行業(yè)的國產虛擬化技術應用成功案例,已有中國銀保監(jiān)局、工商銀行總行、國家開發(fā)銀行、中國人保集團、廣州市政府、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興業(yè)銀行、建設銀行、北京銀行等近1000個客戶案例。

國資云建設可以提速國有企業(yè)數字化及上云進程,并為擁有核心自主安全技術的國產云服務提供商帶來增量需求。數字經濟是“十四五”規(guī)劃的重點發(fā)展方向,而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底座”,自主、安全、可控的國產信創(chuàng)云將迎來黃金發(fā)展期。未來,云宏將始終堅持在自有云平臺的建設上與行業(yè)共同成長,為國企提供更好的上云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