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產業(yè)鏈上游自2020年第三季度起就陷入供需失衡局面,玻璃基板、背光模組、芯片等零部件供應吃緊,持續(xù)漲價,限制整機產能增長,也迫使整機成本飆升。彩電線上均價已同比增長10個月,由于消費者對漲價反應強烈,導致彩電銷量大降。來自大數據公司奧維云網的監(jiān)測數據顯示,2020年5月,電視線上均價增長45.4%,導致彩電銷量下滑33.3%。
2021年第一季度,據不完全統(tǒng)計,彩電頭部品牌的平均凈利率僅為1.7%。“輕銷量,重銷額,保利潤”成為多數彩電企業(yè)的全年考核指標。如今的中國消費者不是完全追求一個低價產品,追求品質感成為消費者的剛需。如何幫消費者買到更好的產品,是現(xiàn)在企業(yè)比拼的關鍵。
在不久前TCL發(fā)布的2021年雙十一戰(zhàn)報顯示: TCL雙十一銷售金額突破21.87億,同比增長36.68%。其中,TCL QLED原色量子點智屏銷量突破三萬臺,同比增長10倍,取得全渠道銷量、銷售額雙冠軍。98英寸巨幕智屏取得線上線下全渠道銷量、銷售額雙冠軍。MiniLED智屏取得線上線下全渠道銷量、銷售額雙冠軍。
TCL量子點智屏此次雙十一勝出,是以量子點QLED領域的強大實力為背書而做出的好產品,消費者愿意為之買單。歷經八年專業(yè)的原色量子點技術沉淀,TCL生產出優(yōu)秀的QLED電視持續(xù)占領市場銷量第一。2021年44周累積線上量子點零售量份額第一占比64.61%,線下量子點市場占比52.97%銷量第一。TCL量子點電視能夠占領大部分市場份額的秘訣在于“色域高、色度純、色彩久”三大優(yōu)勢。
真正的QLED需要純正的量子點材料和專業(yè)的引擎驅動,才能呈現(xiàn)出絢麗多彩的震撼視界的畫面。作為“量子點技術先行者”,TCL在量子點顯示技術方面全面布局與深入投入,現(xiàn)已擁有1480件量子點技術申請專利,一個國際級電致發(fā)光量子點實驗室,為TCL量子點技術的沉淀與更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八年來專業(yè)的原色量子點技術的研究,歷經六代產品迭代最終形成了TCL 第六代量子點技術。
TCL 第六代量子點技術采用了超高精密包覆技術,將納米級量子點材料與有機材料多層共聚,從而獲得更優(yōu)秀的光學屬性,能呈現(xiàn)純正的色彩。做到“10億色彩,10年純凈”。
作為國內第一家布局量子點電視產品的企業(yè),TCL旗下電視產品曾多次榮獲“IFA量子點技術金獎”以及其他獎項。在量子點電視銷量上TCL常年占據線上、線下雙渠道銷冠名譽??梢哉f無論是在獎項、還是用戶認可度上TCL量子點電視都位居行業(yè)前列。
顯而易見的是TCL不止步于此,未雨綢繆時常警醒自己。TCL在QLED的技術上沉淀多年,借著2021年Mini LED東風,戰(zhàn)略推出了QD-Mini LED。據了解,TCL QD-Mini LED是不灼屏、更絢麗的新一代顯示技術。它兼具LCD和OLED的技術優(yōu)勢,突破性地解決了微粒LED芯片巨量轉移的行業(yè)技術難題,是顯示行業(yè)的一次革命性升級。以OLED為例,該技術適合手機等小屏使用,但大屏需要的高亮度、高色域、高性價比、長壽命,這些只有QD-Mini LED可以實現(xiàn)。QD-Mini LED燈珠數量是普通LED電視的十倍以上,峰值亮度超過1000nits。
TCL是首家實現(xiàn)QD-Mini LED智屏量產且擁有最全QD-Mini LED產品陣營的企業(yè)。早在2017年,TCL便開始著手投入QD-Mini LED技術研發(fā)。自2018年發(fā)布全球首臺QD-Mini LED智屏后,TCL便在QD-Mini LED賽道上開啟了全面加速。在2019年,TCL便完成了首款QD-Mini LED智屏TCL X10的全面量產。在2020年,TCL更是一舉拿下全球QD-Mini LED產品90%的銷售占比,全面坐實了QD-Mini LED賽道的“領跑者”地位。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中,TCL同樣毫無懸念的獲得了QD-MiniLED智屏線上線下全渠道&銷售額雙冠軍,和量子點一起走上顯屏巔峰!
TCL憑借在屏顯的超前研發(fā),引領中國量子點行業(yè)從“拼命追趕”外企的“模仿之路”走向與各國行業(yè)巨頭“齊頭并行”的“智慧之路”,也沉淀出QD-Mini LED技術,突破性的解決了微粒LED芯片巨量轉移的行業(yè)技術難題,是顯示行業(yè)的一次革命性升級。相信在未來,擁有強大科研能力的TCL能夠帶領中國顯示行業(yè)走向國際“領軍之路”!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