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聯盟年度報告:2022無線網行業(yè)發(fā)展呈現四大趨勢

Wi-Fi聯盟近日發(fā)布年度展望說,用戶要求提升、行業(yè)政策引導以及應用場景變化等因素,將會持續(xù)推動市場對于高吞吐量、低延時的Wi-Fi設備的需求。研究顯示,2022年,全球將有近180億臺Wi-Fi設備投入使用,年度出貨量將超過44億臺?;诖?Wi-Fi聯盟預計,今年行業(yè)發(fā)展將呈現四大趨勢。

Wi-Fi聯盟年度報告:2022無線網行業(yè)發(fā)展呈現四大趨勢

第一大趨勢,就是Wi-Fi 6(第六代Wi-Fi技術)和Wi-Fi 6E(第六代Wi-Fi技術演進)今年將在企業(yè)和家庭環(huán)境中得到進一步應用。大量移動設備需要更高效、更可靠的連接。在此需求驅動下,Wi-Fi 6比之前幾代Wi-Fi技術更快達到了50%的市場采用率。高性能、高能效、低延時的特性,使Wi-Fi 6更能滿足物聯網的各種需求。與此同時,在全球范圍內,6GHZ可用性不斷提高,并實現與Wi-Fi 6E的互操作性認證。兩者結合為多樣化的Wi-Fi 6E生態(tài)系統(tǒng)奠定基礎。Wi-Fi聯盟指出,2022年將有超過3.5億臺Wi-Fi 6E設備進入市場。

今年,無論是在家庭環(huán)境還是在企業(yè)環(huán)境中,Wi-Fi 6 和Wi-Fi 6E將變得更加普遍。目前,支持這些最新技術的個人電腦和筆記本等設備解決方案已經推出。Wi-Fi聯盟預計,還會有更多支持這些技術的家庭網絡、汽車、物聯網和增強顯示/虛擬現實(AR/VR)等解決方案出現,提交給用戶,而且還會有更多服務供應商認識到Wi-Fi 6E可以給客戶帶來的速率和容量優(yōu)勢。

至于第二個趨勢,Wi-Fi聯盟認為,自動調頻(AFC)框架將得到不斷改進。目前,全球對Wi-Fi 6E的需求每天都在增加,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家也在相關的通信頻譜管理政策上逐漸放開。與此相對應的,能在戶外應用場景下減少相同頻譜設備干擾的AFC框架,其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Wi-Fi聯盟指出,會在2022年繼續(xù)領導AFC框架開發(fā),從而確保AFC服務提供商的多樣化生態(tài)系統(tǒng)。據悉,目前AFC系統(tǒng)已被加拿大和美國的6GHZ監(jiān)管框架所采納,而其他國家的監(jiān)管機構也在考慮這一系統(tǒng)。AFC框架不斷改進,能夠更好地適配Wi-Fi 6E,助其發(fā)揮優(yōu)勢,協同適應Wi-Fi 6E蓬勃的市場發(fā)展趨勢。

此外,Wi-Fi將滿足多樣化的物聯網需求,也是2022年的一大趨勢。近年來,消費者對節(jié)約能源、時間和成本的聯網家電、安全系統(tǒng)與智能音箱的需求不斷攀升,極大推動了智能家居市場的發(fā)展。此前有預測認為,2022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將超過530億美元。鑒于此,企業(yè)在物聯網領域的投資預計將達數萬億美元,而消費者家中的聯網設備也將越來越多。

長期以來,Wi-Fi一直是物聯網的首選技術,各種智能家居的連接需求也將勢必推動Wi-Fi去滿足多樣化的物聯網需求。最新Wi-Fi技術不僅可以提高在密集的無線網絡環(huán)境下的設備性能,還能降低能耗,并提供強大安全性。

Wi-Fi網絡達到新的優(yōu)化級別,成為Wi-Fi聯盟預測的第四大趨勢。新冠疫情加速推動了全球數字化轉型,無論是對于家庭網絡還是企業(yè)網絡來說。越來越多的人們依靠視頻會議、IP語音服務以及擴展現實(XR)應用和高清流媒體,對優(yōu)化現有Wi-Fi網絡的數據流量和高級應用的需求不言而喻。

對于在全球范圍內提供Wi-Fi認證的Wi-Fi聯盟來說,不斷通過各種技術標準和認證服務來提升和優(yōu)化Wi-Fi,正是其最為重要的使命。近年來,Wi-Fi聯盟已經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認證規(guī)范,使Wi-Fi家庭網絡更安全、更智能和更高效,并能在網絡切換時提供更好的移動性。同時,Wi-Fi聯盟還推出一系列認證產品和服務,確保服務提供商和網絡管理員能更好地管理復雜的Wi-Fi網絡,并支持服務供應商在密集的城市和公共區(qū)域部署更多Wi-Fi。

簡而言之,展望2022年,Wi-Fi最新技術將繼續(xù)擴大市場采用率,與之相匹配的自動化頻率協調框架將得到不斷改進,Wi-Fi也會結合市場發(fā)展?jié)M足多樣化的物聯網需求,而且Wi-Fi網絡也將達到新的優(yōu)化級別。對于已經站在2022年的企業(yè)與消費者來說,這不僅是趨勢,更是已經觸手可及的現實。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