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墻內開花墻外香”?

前言:很多出自中國的科技產品,都是“墻內開花墻外香”。大疆無人機,深圳生產,但是它的銷售量主要在國外,目前已經占據全球民用無人機80%的銷量。類似的還有傳音公司,占據非洲手機50%的市場,超過三星成為非洲第一品牌,但是中國大陸幾乎沒人知道。

為什么很多科技產品都會先在海外更流行?原因很多。首先是這些產品的定位本身就更適合海外市場,尤其是高收入的發(fā)達國家的人民,更容易接受高端產品。第二個原因是中國人對于國產貨新品往往不敢信任。有人說這是“崇洋媚外”,但是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智慧——讓外國人先當白老鼠。

最近一款國產品牌助聽器JIUYEE Real Pro在海外發(fā)布引起很大反響,也是一個典型例子。

如果你先用谷歌搜索,再對比一下百度搜索,就會發(fā)現一些明顯的區(qū)別。“墻內外”明顯不同。用英文搜谷歌”JIUYEE,你可以看到很多網絡媒體都在轉載一條新聞:

JIUYEE Announces the Launch of Its Revolutionary New Product - a Hearing Aid like Never Before(玖益發(fā)布了革命性的產品——前所未有的助聽器)這新聞被二百多家英文媒體轉載報道。有些還加上小標題:The Next Generation of Hearing Aids Is Here(下一代助聽器就在這里)

知名媒體Bloomberg 這樣報道玖益的新品:玖益,一家正在成為助聽器領跑者的制造商,自豪地宣布他們新一代革命性產品的誕生——這就是玖益的Real Pro 藍牙智能助聽器。

玖益的這款產品何以能夠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為何被稱為具有革命性的下一代助聽器,它的獨特黑科技到底是什么呢?

從各方面的報道看,這款助聽器的獨創(chuàng)之處,在于“三芯合一”。這里面有數字信號處理的DSP芯片,有和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進行信息通訊的藍牙芯片,有人工智能AI芯片。把這三塊芯片組合在一起,在最底層的邏輯上進行合作、協調,而成為前所未有的新一代助聽器。

由于AI芯片的參與,讓助聽器不僅僅是可以自動補償聽力曲線,更可以有場景識別功能。也就是說,這款助聽器能識別你在菜市場還是坐飛機,用人工智能去判斷你最需要聽清楚的是什么聲音。通過AI和DSP芯片的協同合作,它可以把菜場小販與你對話的聲音濾篩選出來,并且把各種現場亂糟糟的噪音抑制掉。

由于采用了新一代芯片,這款助聽器的性能比老一代名牌產品有質的飛躍。它的WDRC通道高達64通道,比現在歐美市場上流行的名牌產品高2到4倍,因此音質更好,聽力補償也可以更準確。

新芯片的功耗更低,續(xù)航時間長達48小時,充電一次就可以用好幾天,不再有電力焦慮。尤其貼心的是:它采用了Type C接口,和各種智能手機充電器兼容,不再像傳統(tǒng)助聽器一樣需要更換電池或者使用專用充電器。

得益于藍牙功能和人工智能芯片的底層組合,玖益助聽器還有一種特別受贊賞的功能:接到手機APP,就可以自己測定耳朵聽力,自己就能對助聽器進行驗配。也就是說,它把醫(yī)院里的整套聽力測試系統(tǒng)直接集成在APP上。

在某些發(fā)達國家,去醫(yī)院看病是需要提前很久預約的。即便是測一下聽力,預約等候的時間也可能需要幾個星期,甚至更久。這款助聽器,就是一個隨身細帶的自動聽力測試儀。

JIUYEE Real Pro 藍牙智能助聽器發(fā)布后,為什么能在海外能引起轟動呢?

創(chuàng)始人章占調認為:首先是觀念問題。在歐美發(fā)達國家,普遍認為聽力輕度障礙就應該佩戴助聽器,以避免交流障礙導致社交誤會、孤獨、自閉、提前老年癡呆癥發(fā)病,這已經成為大眾常識,所以聽力受損的中青年戴個助聽器就像戴眼鏡一樣自然。但是在中國,大家還是認為助聽器只是聽力障礙嚴重的老人用品。中青年即使聽力不大好,也擔心戴了助聽器會被他人視為老人和“殘疾人”。而歐美人更愿意在健康用品上消費,他們也更能接受高端產品。

玖益助聽器的理念和技術都是業(yè)界前沿。它對于歐美市場,是令人驚喜的“下一代助聽器”。而在中國,即便是“上一代助聽器”,也遠未普及。

但是,我們相信中國人的健康觀念也在變,很快也會發(fā)現AI助聽器的好處。玖益JIUYEE雖是國產品牌,但產品好售后服務更方便,相信也會更容易讓消費者接受,并且能夠帶動整個中國助聽器的普及,讓更多聽損人群接受助聽器,并因為一款好的助聽器產品而改善自己的生活。

據悉,JIUYEE Real Pro(玖益真藍牙智能助聽器旗艦版)將在4月26日與北京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樓召開大型發(fā)布會,正式在中國市場全面開售,國內版本會有什么驚喜和亮點也非常令人期待!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