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教育部案例 江西科技學院攜手華為云打造標桿性智慧校園

日前,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公布2022—2023年數字化賦能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典型案例評選結果,江西科技學院案例《品“云上江科” 創(chuàng)智慧校園》成功入選,成為江西省2所本科高校入選案例之一。

近年來,江西科技學院始終在堅定不移地有序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圍繞教學育人、師生服務、校園管理、決策分析等核心需求,攜手華為云共同打造全聯接、全感知、全智能、個性化的智慧校園體系,推動數字技術深度賦能學校治理體系,打造以公用云為主的多云架構云中大學——“云上江科”,將校園的各類應用、數據中心、容災備份進行云上構建與部署,致力于打造高校數字化轉型的新模式。

智慧校園的“云上江科”實踐

“讓師生少跑路,讓數據快跑動”,在江西科技學院“云上江科”智慧校園的建設過程中做了切實的實踐。。

以請假為例,以往學生要填寫紙質請假條找輔導老師或班主任簽字,然后層層審批,流程相對繁瑣,現在則可以登錄統(tǒng)一身份認證系統(tǒng),在相應業(yè)務板塊在線辦理,流程進度一目了然,免去反復找人簽批的麻煩。

“云上江科”推進統(tǒng)一身份認證系統(tǒng)及應用生態(tài)建設,為師生打造綜合服務“一站式”平臺,實現一網辦、一碼辦、一窗辦、一次辦,線上辦事達到了極高的普及率。小到請假、離校、預約、報修、學籍信息修改,大到選課、轉班、繳費、評教、評學、畢業(yè)登記等,師學生相關服務都可以在一站式服務平臺在線辦理。

江西科技學院以服務師生為出發(fā)點,目前已基本實現學校站群、門戶平臺、統(tǒng)一身份認證、數字校園平臺等校內業(yè)務系統(tǒng)業(yè)務全面上華為云,綜合校務系統(tǒng)有力推進,師生信息化獲得感明顯提升,提升全校師生的幸福感、獲得感,構建快捷、高效、智慧的校園環(huán)境。

依托華為云服務,江西科技學院實現智慧迎新平臺、在線支付平臺、無卡智慧校園平臺、智能門禁管理平臺等多個數字校園應用全面升級,累計研發(fā)校園師生服務90多項,微信小程序9個,校園內的設施、設備、資源實現互聯互通,實現智能管理和運營,學生和教師可以通過智能設備輕松完成各種管理和服務,學習工作生活更加便利,校園運營效率提升。

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是智慧校園建設的基礎支撐。“云上江科”通過華為云提供的安全組、主機安全、WEB應用防火墻(WAF)、云堡壘機 (CBH)等服務,對攻擊事件、威脅告警和攻擊源頭進行分類統(tǒng)計和綜合分析,對業(yè)務流量進行多維度檢測和防護,集中管控運維管理人員實現操作可審計、可管控、可合規(guī)且高效運維,確保應用系統(tǒng)及數據安全,有效提升應用效果和質量。

采用華為云“云數據庫 RDS for MySQL”,在業(yè)務高負載情況下,保證數據不丟失,穩(wěn)定可靠;一屏總覽全部實例故障和告警,下鉆分析處理,智能運維;具備6項先進完備的安全機制,已獲得15+安全等級認證,提供高等級安全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其在華為云平臺上構建的各類數字校園業(yè)務應用已達到公安部等保第3級備案,這也是對華為云平臺信息技術水平和安全防護能力的肯定。

高校業(yè)務上云才是未來

以服務師生為導向、數據治理為驅動,推動智慧校園高質量發(fā)展,是推動高校治理體系和辦學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數字素養(yǎng)提升的必然要求。

當前,高校加快智慧校園建設與應用,高校業(yè)務全面上云是高校數字化改革的發(fā)展趨勢。高校業(yè)務上云的價值更多是一種生態(tài)、一種過程,通過全面擁抱云技術,實現高校數字化轉型。

高校上云涉及高校應用治理體系的變化、組織架構的適配、高校信息化方面云化文化和思維方式的塑造、項目實施管理、持續(xù)的運營運維優(yōu)化等,是一個系統(tǒng)性工程。

在這一過程中,公有云服務將滿足高校眾多功能和價值需求:實現降本增效、服務應用快速上線,業(yè)務連續(xù)不中斷,實現安全可靠滿足高校業(yè)務持續(xù)在線,滿足低成本創(chuàng)新改造業(yè)務流程,實現強大生態(tài)兼容各類應用廠商進行云化部署。通過業(yè)務全面上云,高校持續(xù)推動智慧校園建設,滿足師生服務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應用水平構建,推進教育改革,提升教學質量,提高治理水平。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高校上云僅是開始,基于云平臺持續(xù)的業(yè)務和應用創(chuàng)新才是本質的追求。未來,華為云將不斷挖潛教育行業(yè)應用場景,攜手高校不斷推動智慧校園建設,用數字化轉型助力高質量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