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出生的朱江明對造車有著極大興趣。
他所創(chuàng)辦的零跑汽車,近日高調宣布已從「福建新福達」品牌手中接過汽車生產資質。意料之內的,朱江明對此次收購非常滿意,并表示零跑將在2025年前,在該工廠內推出8款新能源車,總銷量達到80萬。
零跑金華工廠并非首次露面,上一次被外界關注還是在2019年的S01——零跑首臺純電轎車的下線儀式上。盡管S01銷量極其寡淡,它仍然憑借獨特外觀和產品力給第一波零跑用戶留下來深刻印象。
圖,零跑目前的量產車型:T03、C11和S01
到了2021年下半年,零跑已不再糾結與S01的窘迫,而是將精力投入到全新走量的T03以及能「對標Model Y」的C11上。
全新T03搭載磷酸鐵鋰電池,續(xù)航403公里,頂配支持零跑自研L2輔助駕駛功能,最高售價7.58萬元,是一臺定位低端的城市代步車。
圖,T03
與之相比,C11似乎更能代表零跑汽車的野心:480公里兜底續(xù)航、360N·m峰值扭矩,以及全系標配的L2輔助駕駛,定價在15.98萬~19.98區(qū)間。
C11在零跑的市場爬坡階段里有至關重要的角色,甚至在其發(fā)布之初就定義為「超越Model Y」的產品,但不是從整體技術實力,而是性價比。
圖,即將交付的C11
“我們不是簡單按照尺寸、配置來定義市場,而是以消費者購買力來前提來定義市場。下一個市場推動力一定來自15~20萬元細分車型”,零跑汽車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吳保軍談論C11時說到。
圖,吳保軍
按照零跑的承諾,從去年最早一批訂購者開始,C11準用戶將在2021年第四季度陸續(xù)提到愛車。
朱江明非常重視C11,“我希望將C11打造成經(jīng)典,像豐田凱美瑞或者是長城哈佛H6一樣,成為經(jīng)久不衰的經(jīng)典款。我們C11傾注很多,最開始我們不滿意車內音響,于是換了供應商,花了1000萬元調音。”
如此投入下,零跑對今年和未來的銷量有著十足底氣:
“盡管面臨電池、芯片供應危機,我們仍舊以最大努力交付,預計下半年訂單5.62萬臺,銷量4.8萬臺,2021年實現(xiàn)銷售6.24萬臺。到2025年,我們計劃沖擊80萬臺銷售目標,占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10%的份額。”
對產能和市場需求瘋狂自信的同時,朱江明還將籌碼押在了新能源車另一大賣點:智能輔助駕駛。
“這是我們公司最重要的團隊負責人。”朱江明在媒體招待晚宴上,左手拿著紅酒杯,右手指向餐桌另一邊的王耀農。作為零跑汽車Leap Pilot項目負責人,王耀農對技術有著極大熱情,就連他的微信頭像都是變形金剛站在一臺零跑C11前的CG渲染圖。
就在今年6月,王耀農團隊在2021年谷歌自動駕駛算法挑戰(zhàn)賽(Waymo Open Dataset Challenge)上獲得了「實時2D檢測」的單項第一。
圖,谷歌自動駕駛算法挑戰(zhàn)賽排名,LeapMotor即零跑汽車
背靠大華股份,零跑在諸多新造車選手中有著不俗的原生技術底蘊。在朱江明看來,造車等同于將動力、控制、網(wǎng)聯(lián)、電池等集成于一個整體解決方案。
不僅于造車,零跑首款自研芯片「凌芯01」也將搭載到C11上,實現(xiàn)2顆協(xié)同4.2tops算力,完成Leap Pilot 自研方案的最后一塊拼圖。
這整套方案,也被朱江明稱為是「三年趕超特斯拉」的關鍵。
圖,零跑全棧自研的凌芯01
“零跑從去年開始組建L4級智能駕駛團隊,預計年底達到100人。”朱江明介紹到。
“我們目前是30多個人。”王耀農向筆者表示。顯然,零跑智能駕駛團隊眼下還有很大的人才缺口。
然而,單純依靠人才擴招,就能完成對特斯拉的超越?
“在未來,我們將投入更多資源在智能駕駛上,有了計算中心、樣本、以及不斷訓練的算法基礎,我覺得超越特斯拉是完全可行的。”朱江明在媒體Q&A中補充道。“我們會在2023年底量產的C01轎車上搭載含激光雷達、毫米波以及視覺三位一體的智能駕駛的達到L4級別的解決方案。我們在2024年希望實現(xiàn)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以及自動泊車各項L4級功能在的全自動的L4級的成果。”
盡管筆者對零跑「三年趕超特斯拉」的計劃表示深度懷疑,甚至嗅出了「刻舟求劍」的意味,然而基于激光雷達方案,任何廠商本質上都站在純視覺方案的「戰(zhàn)略」制高點,彎道超車概率很小,但絕不是零。
最后,借用雷軍的一句話來祝福零跑:順勢而為。
- 美科技七巨頭遭特朗普關稅血洗 市值蒸發(fā)14萬億
-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fā)超6400億元,美股科技“七巨頭”陷入調整區(qū)間
- 阿里巴巴于上海新設智信普惠科技公司,布局多領域技術服務
- 馬化騰短暫登頂中國富豪榜,騰訊科技與股價雙輪驅動成關鍵
- 本地生活賽道:2025年紅海變“血?!?,平臺競逐白熱化
- 義烏哪吒小商品熱賣:緊跟《哪吒2》熱潮,一天賣幾百套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