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爾街見聞
3月6日訊,隨著日本領導人“最多連任三屆”的大門打開,安倍有望成為二戰(zhàn)后日本任期最長首相。
3月5日,日本自民黨在東京召開第84屆黨大會,正式決定將黨章中規(guī)定的連續(xù)“最多二屆6年”的總裁任期改為“最多連任三屆9年”。這為首相安倍晉三持續(xù)任職至2021年提供了可能。
分析指出,安倍任內專注經濟復蘇計劃,為日本帶來罕見的穩(wěn)定期,且反對黨力量依然薄弱,其任期內并無強大挑戰(zhàn)者。
但新華網也指出,安倍晉三長期掌權也引起日本社會的廣泛擔憂。日本國內反對延長自民黨總裁任期的聲音認為,安倍的“權力應受到限制”。
與英國制度一樣,日本也是由議會下院多數黨領袖擔任首相,同時日本以黨總裁為國會眾議院的黨團領袖。因此,只須作為國會議員當選黨總裁即可成為首相。
現年62歲的安倍,于2012年12月拜相,其首兩屆任期將于2018年夏季結束。此前2006年,安倍曾有過時達1年的第一次首相經歷,2007年辭任。
明年9月,如安倍能夠順利連任三屆,他將共計領導日本9年至2021年9月。安倍的任期將打破明治天皇時期的桂太郎的最長首相任期記錄。目前日本二戰(zhàn)之后執(zhí)政時間最長的領導人是佐藤榮作,執(zhí)政時長7年8個月(1964-1972)。
很多分析師指出,安倍能夠持續(xù)任職至2021年,因為他在職四年后仍保持著高度贊譽。近日,安倍通過成功的美國之行,以及與特朗普的會面,支持率再度上升。日本反對黨仍相對薄弱,使安倍在任期內并無強大的挑戰(zhàn)者。
安倍在周日的黨代會上表示,“我將謙遜并且堅定的繼續(xù)我們的挑戰(zhàn),絕不會忘記保持警醒。”
據共同社報道,安倍黨代會上還表示,因通縮導致經濟蕭條而失去的50萬億日元(4384億美元;3.02萬億元人民幣)國民總收入(GNI)“已在去年奪了回來”。
據英國金融時報,日本慶應大學政治科學教授Yasunori Sone指出,安倍第一任期內專注其經濟復蘇計劃,避免民族主義言論的策略,使得日本形成了罕見的穩(wěn)定性。
- 美科技七巨頭遭特朗普關稅血洗 市值蒸發(fā)14萬億
-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fā)超6400億元,美股科技“七巨頭”陷入調整區(qū)間
- 阿里巴巴于上海新設智信普惠科技公司,布局多領域技術服務
- 馬化騰短暫登頂中國富豪榜,騰訊科技與股價雙輪驅動成關鍵
- 本地生活賽道:2025年紅海變“血?!保脚_競逐白熱化
- 義烏哪吒小商品熱賣:緊跟《哪吒2》熱潮,一天賣幾百套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