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反詐研判中心的有力支撐,輸出地和發(fā)案地的合力打擊,冒充軍警詐騙的發(fā)案數已大幅回落,但該類案件依然存在‘打不完,防不住’的困境,需要更有效的舉措,重拳出擊。”10月17日,在“攻守之道”反詐專題研討會上,浙江金華反詐中心的李權大隊長談及如何有效提升電信網絡詐騙的打防力度,成為當天多地警方均提及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目前電信網絡詐騙手法不斷翻新,分工日趨細化,技術含量提升,且職業(yè)化、專業(yè)化、跨平臺、跨區(qū)域特征明顯,而目前的打防手段還偏事后,如何提升事中、甚至事前的發(fā)現能力,真正解決受害者‘最痛的問題’,保護老百姓的‘錢袋子’,這就需要共建矩陣,整合各自的能力和優(yōu)勢開展聯防聯控。”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總監(jiān)愚攻表示。
基于上述觀察和思考,在當天的研討會上,阿里安全宣布,將協同北京、上海、蘇州、溫州、金華、廈門、深圳、珠海八大反詐中心,共建反詐矩陣,并推出三款反詐預警神器進行技術賦能,幫助警方提前預警、及時阻斷,從而降低案件的發(fā)生概率、頻次。
這三款反詐預警神器分別為欺詐短信預警系統、欺詐電話預警系統、欺詐情報預警系統。它們集合了阿里安全多年與黑灰產對抗的技術積累,運用模型算法、AI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將欺詐產業(yè)鏈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進行識別、打標并分類型推送給警方,在案件還未發(fā)生時就鎖定關鍵信息,警方再通過多種方式進行阻斷,達到有效預防的效果。
據介紹,由阿里安全錢盾反詐實驗室研發(fā)的欺詐短信預警系統,每日可識別40萬至60萬條含欺詐QQ、電話、郵箱等內容的短信,準確率為99.8%。由阿里安全歸零實驗室研發(fā)的欺詐情報預警系統從10月10日在某省級公安機關系統部署一周,已累計輸出6000余條詐騙情報信息。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xù)多發(fā)、高發(fā),已形成嚴密的黑色產業(yè)鏈,無數受騙者蒙受巨大損失。據公開報道顯示,僅2017年就造成131.5億元損失。盡管有關部門近兩年采取多項措施,嚴打電信網絡詐騙,取得明顯成效,但這類犯罪形式依然嚴峻,且手段日益復雜,新騙術層出不窮。
堅持像治理霧霾一樣打擊黑灰產,以阿里為代表的企業(yè)正嘗試用技術協助解決這一社會問題。2016年7月, 公安部授牌阿里成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防控中心;同年,阿里安全即協助警方破獲徐玉玉案為代表的系列電信詐騙案。2017年至今,阿里安全還配合全國各地執(zhí)法機關破獲各類涉黑灰產案件8096起,協助公安機關抓獲7197名犯罪嫌疑人。
“我們注重技術,更注重以安全技術解決社會問題。”阿里巴巴集團安全部資深總監(jiān)余志豪表示,阿里安全會一直以“務實+創(chuàng)新+協同”的態(tài)度,體現責任和擔當。
- 螞蟻國際任命首席創(chuàng)新官,加速推進數字化戰(zhàn)略發(fā)展
- 馬云現身支付寶20周年紀念日:AI將改變一切,但不意味著決定一切
- 萬事達卡推出反欺詐AI模型 金融科技擁抱生成式AI
- OpenAI創(chuàng)始人的世界幣懸了?高調收集虹膜數據引來歐洲監(jiān)管調查
- 華為孟晚舟最新演講:長風萬里鵬正舉,勇立潮頭智為先
- 華為全球智慧金融峰會2023在上海開幕 攜手共建數智金融未來
- 移動支付發(fā)展超預期:2022年交易額1.3萬億美元 注冊賬戶16億
- 定位“敏捷的財務收支管理平臺”,合思品牌升級發(fā)布會上釋放了哪些信號?
- 分貝通商旅+費控+支付一體化戰(zhàn)略發(fā)布,一個平臺管理企業(yè)所有費用支出
- IMF經濟學家:加密資產背后的技術可以改善支付,增進公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