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調:上車還是下車?

作者:蘇寧金融研究院,圖片來自“Unsplash”

本文由公眾號“蘇寧金融研究院”原創(chuàng),作者為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顧慧君、陸勝斌,首圖來自壹圖網。

7月以來,A股各主要指數放量快速上漲后,近兩個交易日有所調整(見圖1),高漲的市場情緒開始搖擺:這是股市的正常調整(意味著上車),還是牛市結束的前奏(意味著下車)?

下面,和大家分享我們的觀點。

從歷史看,牛市的路都是曲折的

我們來看最近的兩輪牛市。第一輪是從2005年的7月至2007年的10月,上證綜指從998點一路攀升到6124點,但從圖2可以看出,在這一輪牛市中,上證指數至少經歷了4次比較明顯的階段性回調。第二輪是從2014年的7月到2015年的6月,上證綜指從1990多點上漲到5178點,期間也經歷了程度不等的多次調整。

綜合歷次牛市的數據,這兩個交易日的小幅調整,更像是市場快速上沖后的正常回調。

這一輪牛市的特點和根基

當前的市場是不是牛市,答案是毫無疑問的,從各項技術指標看,當前市場至少是一個技術性牛市。從各個指數(圖3)和行業(yè)(圖4)的漲跌情況來看,這一輪牛市的結構分化特征非常明顯,但7月以來先前表現較弱的指數和行業(yè)有較為明顯的補漲。

從圖3可以看出,7月之前A股各主要指數的漲跌差異很大,表現最好的是創(chuàng)業(yè)板指,表現最差的是上證綜指,7月以來表現較弱的指數有補漲,但綜合今年以來的情況看,A股指數的分化還是比較明顯,成長風格明顯占優(yōu)。

再來看行業(yè),從圖4可以看出,今年以來表現最好的行業(yè)是醫(yī)藥生物、食品醫(yī)療、電子和計算機,7月以來補漲最為明顯的是非銀、有色和國防軍工。

回顧2017年至今的A股走勢,有兩個非常清晰的主線:一個是價值發(fā)現,另一個是科技走牛。兩條主線帶動消費股、科技股和醫(yī)藥股(綜合了消費和科技兩大元素)輪番上漲。

消費股上漲的底層邏輯是非常堅實的,隨著居民財富的累積,消費代替投資成為驅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2017年我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消費領域的龍頭公司體量大、成長快,盡享市場的紅利,但在彼時的A股,這類公司的價值并未被充分發(fā)現。隨著A股的雙向開放,越來越多的外資開始配置A股,具有全球比較優(yōu)勢且價值被低估的消費股雀屏中選并帶動內資跟投,消費股迎來估值和盈利的戴維斯雙擊,一路上漲。

科技股的上漲是另一個故事,科技股上漲是政策紅利(以科創(chuàng)企業(yè)為重點扶持對象的資本市場改革)和工程師紅利共振的結果。

7月A股快速上漲使得市場發(fā)展的主線有了一些變化。7月份A股快速上漲的驅動因素之一是寬貨幣,A股如舟,資本似水,水漲則船高,資金涌入導致A股估值提升、“水牛”成形;另一個因素我們認為是政策層面的,證據就是以券商為代表的非銀金融的迅猛補漲和科創(chuàng)板、創(chuàng)業(yè)板的持續(xù)上漲。因此,本輪的牛市是一個政策市,也是一個資金市。

后市展望:注意“點剎”效應

市場當下最關心兩個問題:一是后市如何走,是快牛、慢牛還是不牛了?二是市場的主線是什么?是否有風格上的轉換?是消費股、科技股、醫(yī)藥股的風繼續(xù)吹?還是金融股、周期股的春天到了?

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我們認為無論從資金還是從政策方面看,都無法支持快牛,更可能是一個進二退一的慢牛格局。

從資金方面看,10年期國債利率在二季度初期曾有短暫的快速回落,跌入2%-2.5%的區(qū)間,后又明顯回升,我們預計三季度將在2.6%-3.1%這個區(qū)間震蕩,顯示央行在貨幣寬松方面非常謹慎。

從復工復產以及經濟復蘇方面看,因為疫情的有效控制、醫(yī)療物資出口和報復性消費等諸多積極因素的影響,經濟V型反彈,但三季度經濟復蘇會面臨一些結構性因素的制約,復蘇的勢頭可能會趨緩。

最后是快牛并不利于資本市場改革的有序推進和改革目的的達成,一旦市場出現快牛的苗頭和趨勢,監(jiān)管層將會通過“點剎”的方式給予有力的提醒,上周證監(jiān)會對配資出手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當前的宏觀環(huán)境可用“寬信用、低通脹、強改革”來形容,這種市場格局比較有利于成長股和券商等特定行業(yè)的金融股。與此同時,新冠疫情的發(fā)展仍有巨大的不確定性,加上之前基金在消費股上抱團非常明顯,業(yè)績確定性比較強的消費股可能仍會受資本的追捧。

特別提示:近日,蘇寧金融研究院發(fā)布了《2020年三季度大類資產配置報告》,讀者可在“蘇寧金融研究院”公眾號后臺回復“資產配置”,一鍵獲取網盤鏈接和提取碼。

本文經授權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歐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0-07-16
A股回調:上車還是下車?
當前的宏觀環(huán)境可用“寬信用、低通脹、強改革”來形容,這種市場格局比較有利于成長股和券商等特定行業(yè)的金融股。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