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收益率下滑 或將成為常態(tài)

11日發(fā)布的《中國投資發(fā)展報告(2017)》指出,2017年,在流動性偏緊的情況下,債券市場利率中樞上行,預期價格振蕩下行;建議增加美元、有色金屬商品期貨配置,降低債券配置;銀行理財收益率下行或將成為常態(tài)。

報告指出,2017年,受供需矛盾、杠桿波動、違約風險影響,債市利率中樞將上行,振蕩幅度預計將加大。貨幣政策的總基調為穩(wěn)健中性,在以往強調穩(wěn)健的基礎上增加了“中性”,更像是一種偏緊的信號。而當前貨幣政策的操作模式存在潛在的自我緊縮的可能性,所以2017年貨幣政策對債市的整體影響是偏負面的。

在2017年資金價格中樞抬升、信用風險增加以及下游需求疲弱的背景下,利率債和信用債的投資都需謹慎。建議減少整體債券配置份額,可結構性配置利差較大的信用債。而且,由于債券市場一致性預期較強,年初可能出現(xiàn)一波利率快速上升的行情,引發(fā)超調,可能存在一個中長期投資窗口期。

報告指出,在我國經濟增長將長期呈“L型”走勢、貨幣政策寬松的大背景下,銀行理財在資產端難以找到高收益的投資渠道,下滑趨勢還將持續(xù)。同時,銀行理財資金最大的去向是債券市場,債券市場利率走低也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xù)走低的原因之一。

報告分析,傳統(tǒng)的預期收益型產品呈現(xiàn)一定的債券特性。但隨著銀行理財業(yè)務的發(fā)展,剛性兌付的弊端日益顯著,尤其在“資產荒”的時期,剛性兌付的壓力迫使收益率下降,影響理財產品的吸引力。而凈值型產品具有更多權益類特性。從2016年銀行理財半年報來看,凈值型理財產品占比6.05%,較2015年底的5.83%有所上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4-13
銀行理財收益率下滑 或將成為常態(tài)
11日發(fā)布的《中國投資發(fā)展報告(2017)》指出,2017年,在流動性偏緊的情況下,債券市場利率中樞上行,預期價格振蕩下行;建議增加美元、有色金屬商品期貨配置,降低債券配置;銀行理財收益率下行或將成為常態(tài)。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