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11日,停辦五年之后重啟的天下網商大會,一如既往地受到零售業(yè)的高度關注,不少媒體對這個大會進行多方位報道,不再贅述。在大會上,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五新執(zhí)行委員會的同時,馬云拋出“MadeInInter
7月11日,停辦五年之后重啟的天下網商大會,一如既往地受到零售業(yè)的高度關注,不少媒體對這個大會進行多方位報道,不再贅述。在大會上,阿里巴巴宣布成立五新執(zhí)行委員會的同時,馬云拋出“Made In Internet”的新概念、并提出“五個全球”: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全球運和全球游的新趨勢。還有一個人的演講備受關注,那就是“網紅企業(yè)家”雷軍。那么,阿里巴巴為什么要請雷軍來助陣?
雷軍就是新網商的代表
名人一直是網商大會上的重要元素,往年參加網商大會的就有李連杰、斯瓦辛格這樣的頂級明星,今年網商大會沿襲了這個傳統(tǒng)。世貿組織總干事羅伯托·阿澤維多做開場連線演講,著名導演呂克·貝松親赴現場,綜藝主持大佬吳宗憲主持圓桌……不過,邀請“網紅”雷軍到場卻不是因為他的名人身份,而是因為雷軍就是新網商的代表。
在網商大會上雷軍透露,7月12日就是小米在天貓旗艦店的五年生日,這五年剛好是網商大會停辦的五年,“網商”群體被重新定義。在過去五年互聯(lián)網行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如阿里巴巴CEO逍遙子(張勇)的總結:無線化完成、移動支付普及、云計算普及,這三大變化讓網商的經營模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網民、網友都已是歷史名詞,網商也不再是昨天的網商,更準確地說法應該是“新零售商”,就是積極擁抱五新的零售商,即包括已占據零售交易額15%的電商型老網商、新零售商,也包括剩下85%利用互聯(lián)網的老零售商、新網商。
雷軍正是新網商的代表,正如雷軍在演講中所言,很多人以為小米是一家手機公司,但事實上小米卻同時是一家互聯(lián)網公司、也是一家電商公司。小米就是新網商的代表:不只是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模式,還成功通過米粉參與的方式實現了C2B生產,這正是馬云提出的Made In Internet的要義。“硬件產品+互聯(lián)網服務+電商”這個鐵人三項的故事之前被雷軍講過很多次,不過,在昨天的大會上雷軍還是說出了許多新東西,尤其是關于小米做新零售的實踐,對于網商群體來說,堪稱干貨。
小米成功的新零售實踐
現場參會時,我感受到了網商們的熱情,大家對于新零售時代滿懷憧憬,卻也有焦慮,當主持人將提問機會交給臺下網商之后,麥克風前瞬間排起了長龍,不少網商的問題都是“我們該如何抓住新零售時代機會”。今天的網商大會要討論也已不單單是如何更好賣貨這個問題,新網商要利用互聯(lián)網這個工具改變生產制造、市場營銷乃至企業(yè)經營,就像小米那樣,小米的新零售實踐有三個讓我印象深刻,對于新網商而言也有很大的啟發(fā)。
第一,是Made In Internet。小米生產手機,應用了互聯(lián)網思維?!盎ヂ?lián)網是一種全新的思想和全新的方法論。最重要的理解就是兩點:極致的用戶體驗和高效率的運作?!北热缧∶淄ㄟ^社區(qū)讓用戶參與到產品設計環(huán)節(jié),實現了一定程度的C2B,再比如通過電商直銷的方式讓消費者得到最高性價比的產品。不論是C2B定制還是高效率運作都是阿里巴巴倡導的新零售理念,也是阿里巴巴強調Made In Internet的真諦。
第二,是線上線下聯(lián)動。小米最初是一家只做線上的電商公司,雷軍在2016年初意識到,既然可以用互聯(lián)網思維去做手機,為什么不能用互聯(lián)網思維去做零售?于是小米嘗試在線下開店,今天已經開到137家,未來要開1000家,且坪效已僅次于蘋果。更重要的是,通過用電商思維去做線下零售實現了接近電商的高效率運營,也實現線下線上同價。用電商技術去推動線下零售提高效率,終極目標是實現零庫存,就是馬云的新零售主張,雷軍最后還建議網商們去開個店去試試,
“用你們掌握的先進的零售思想,足以把你的線下店弄得非?;?,你把零售業(yè)做出電商的效率,那才叫牛逼。”
第三,是核心競爭力。逍遙子在回答網商提問時也指出,對于網商個體而言,
“要有獨特的用戶價值,無論你有獨特的銷售技巧、銷售能力、營銷能力還是獨特的產品,最重要的還是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p>
小米同樣是一個很生動的案例。一方面,小米的商業(yè)模式看上去很復雜,硬件、互聯(lián)網服務、電商新零售都做,雷軍說這樣設計的初衷是,小米作為后來者只有靠復雜的商業(yè)模式才不怕被巨頭碾壓;另一方面,小米堅持核心技術創(chuàng)新,創(chuàng)新產品、儲備專利、研發(fā)芯片,等等。不同網商可能有不同的核心競爭力,但肯定不能搞同質化或價格競爭。
雷軍演講時,現場數次響起熱烈掌聲。之所以大家對雷軍演講買賬,是因為小米的新零售實踐部分回答了網商們對于五新時代的疑慮,新網商如何Made In Internet,小米就是一個樣本。
新零售或將誕生更多雷軍
今年網商大會是一次“重啟”,更像是一次再出發(fā)。
馬云提出的網商概念已經有了多次內涵的變化,最初阿里巴巴說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那時候的網商是指通過阿里巴巴做貿易的中小企業(yè),第一屆網商大會參加者只有500人,淘寶還在萌芽狀態(tài);之后淘寶、天貓等相繼壯大,阿里巴巴搭建平臺,完善支付、物流、云等基礎設施,連接消費者與商家,網商更多是指賣家,2012年上一次網商大會召開時,中國網商數量已經有了8300萬家;現在網商的內涵進一步延展——指借助于互聯(lián)網進行商業(yè)經營的實體,用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的話說,中國正式進入了“人人都是網商的時代”。
不論哪一個版本的網商,阿里巴巴扮演的都是網商群體的服務者角色。這一次網商大會是從思想意識層面讓電商和傳統(tǒng)零售行業(yè)意識到新網商時代的來臨,但阿里巴巴在執(zhí)行層面也為新網商們構建了多重基礎。
第一,阿里巴巴打造新經濟。我們可以看到阿里巴巴已不再是一家電商公司,而是一家數據公司,生態(tài)不只是走出了電商,還涉及到線上線下。不只是電商、金融、物流等業(yè)務,還有文娛、地圖、云計算、企業(yè)級服務等業(yè)務。近年來還在加速對線下零售實體的投資,拿下了蘇寧、銀泰、三江購物、聯(lián)華超市等重量級場景。通過這種布局阿里巴巴正在與眾多中小企業(yè)一起構建一個龐大的經濟體,根據馬云規(guī)劃,到2036年,里巴巴將與全球小企業(yè)和消費者共同創(chuàng)建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為全世界創(chuàng)造一億的就業(yè)機會、服務20億的消費者、為1000萬家企業(yè)創(chuàng)造利潤。
第二,阿里巴巴推動五新落地。馬云在去年提出的五新概念最初還受到部分傳統(tǒng)零售的不理解,然而現在看來,互聯(lián)網對各行各業(yè)改變已經是無法阻擋的趨勢。新零售、新技術、新金融、新制造、新能源已經在變?yōu)楝F實,阿里在網商大會同一天宣布成立五新執(zhí)行委員會,由CEO張勇?lián)挝瘑T會主席,多位合伙人擔任委員,統(tǒng)籌包括阿里巴巴集團、螞蟻金服集團、菜鳥網絡等阿里生態(tài)體系內的所有力量,不只是可以加速五新落地,對于網商群體擁抱五新時代而言也意味著更多支持。
第三、阿里巴巴創(chuàng)造更大市場。在整個網商大會上,阿里巴巴基本沒有談到競爭對手,更多是在談星辰大海:時間上,談到了未來十年二十年的規(guī)劃,不論是新經濟體理念還是五新執(zhí)行委員會,以及NASA計劃,我們都能看到阿里在對未來布局;空間上,馬云提出要五個全球,要帶著中小企業(yè)走出去。頂層框架上,馬云提出eWTP構想,從WTO總干事的演講中我們也能看到,新零售在全球市場還有比中國更具想象空間的機會。在執(zhí)行上,阿里巴巴已在將菜鳥網絡、螞蟻金服搬出去,618期間天貓超市登陸香港同事啟動天貓出海計劃,中國網商出海獲取更大市場正在成為可能。我們可以看到阿里巴巴一直在為網商們挖掘市場機會、創(chuàng)造更大市場空間,阿里搭臺、網商唱戲,而不是局限在競爭層面,事實上,馬云的理念也是“多花時間在未來,而不是競爭對手”。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新網商時代已來,小米不一定可以復制,但小米做新零售的實踐卻可以被新網商們復制。淘寶讓許多找不到出路的人通過做電商取得成功,天貓讓諸多全球品牌商家成功擁抱電商,未來,阿里巴巴新經濟體中將讓更多新網商取得成功,誕生更多雷軍。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