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入局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無人貨架或將進入AT時代

近日,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正式對外宣布已分拆成獨立運營的子公司,獲得2億美元A+B輪融資,其中騰訊領投A輪合計5300萬美金,元生資本、時代資本、KTB跟投;鼎暉領投B輪合計1.44億美金,北極光創(chuàng)投、啟明創(chuàng)投、君聯(lián)資本、微光創(chuàng)投、Mindwork Ventures、光源資本跟投,光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這重磅消息一出,引起零售界的關注和討論,市場風云又變,接下來的戰(zhàn)局更加激烈。皓哥不禁思索:無人貨架如何成為新零售的風口?騰訊為何青睞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這股風將刮向哪里?

騰訊入局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無人貨架或將進入AT時代

一、生意底層邏輯:做增量市場,資本預見了無人貨架的無限可能

首先作為白領高質人群的高頻消費入口,將懶人經濟變得更極致,同時以增量的形式服務了一大批未被滿足的即時消費剛需。

隨著社會發(fā)展,人類“懶”的原始本能越被釋放,上門燒菜、攝影、美容等懶人經濟層出不窮,大大拉近人與服務的距離,出現(xiàn)各種新商機。然而所謂的“即時”只能做到30分鐘。而現(xiàn)在,懶癌發(fā)作的白領們終于擁有了十步之遙的便利貨架,只需一個轉身,你想要的水果、零食觸手可得。速度之快,距離之短,瞠目結舌。

盡管風口很大,各路人馬紛至沓來,高頻、剛需、非計劃性的零售模式依然處于藍海市場。相比臺灣每500米就有一家便利店的高密度,上海大約5000棟寫字樓中,僅有不到10%設有樓內便利店,依靠靈活、分散的模式,無人貨架或將會盤活這一場景下的消費需求。

騰訊入局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無人貨架或將進入AT時代

其次新技術賦能帶來商業(yè)變革,讓無人零售的成本、效率與體驗產生了顛覆性的改革。

一直以來零售創(chuàng)新都在試圖重構成本、效率與體驗的三者關系,痛點在于用戶體驗的提升,必須依賴成本增加或效率下降,彼此間是一個此消彼長的關系。但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運用成熟,三者同時提升近在眼前。

通過技術對某一單元進行監(jiān)控、并在貨損率達到臨界值時進行干預;采取銷量末位淘汰,對SKU進行優(yōu)化,對空間占用進行測算,提高利用效率。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千架千面,給每個商品標簽化,經過大量數據沉淀和分析,為每個單元進行定制,精準地滿足特定消費群體的需求。

既能提升用戶體驗與效率,增加營收,又能降低運營成本,何樂而不為。

無人貨架作為新零售的一種創(chuàng)新業(yè)態(tài),以人為本,對人、貨、場關系進行重構,從“人找貨”向“貨找人”轉變。通過互聯(lián)網手段來改變和優(yōu)化零售環(huán)節(jié),最終完成人與貨最優(yōu)最快的匹配。過去想解饞至少走200米,到樓下的便利店挑選,現(xiàn)在無人貨架的單元更小、場景更深、觸點更多。

二、巨頭為何看中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

沒有供應鏈,無人貨架就是空中樓閣,依托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在供應鏈和物流配送上具備天然優(yōu)勢。

無人便利的競爭邏輯有三個點:一是點位之爭,誰占據的場景數量多,誰跑在最前面;二是運營之爭,考量的是精細化運營的能力;三是供應鏈之爭,打通供應鏈全線,作為整個業(yè)務良性運轉的基礎支持,而這也是無人貨架制勝關鍵。

我們先來看便利購母公司每日優(yōu)鮮在生鮮電商業(yè)務上的優(yōu)勢積累:

在供應鏈上游,每日優(yōu)鮮買手團隊深入全球優(yōu)質產地,精選生鮮食品,建立了覆蓋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生鮮采購網絡。擁有生鮮上游供應鏈的資源積累,補貨效率和商品質量都較高。

在冷鏈物流上,每日優(yōu)鮮首創(chuàng)了前置倉模式,也就是采取就近“冷源式冷鏈”的模式,相當于把生鮮商品冷藏在距離用戶家附近不超過3公里的位置,盡可能離用戶更近,不僅損耗率低,周轉率高,而且保證商品品質和1小時的交付速度。

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復用其前置倉網絡,就近補貨,如此便保證了便利購貨架基本上可以做到每日一補,甚至有15%-20%的貨柜可以做到一日兩補。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基于每日優(yōu)鮮壘土之務實,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定會高臺矗立。

比起平地起高樓,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擴張速度更快。

草根創(chuàng)業(yè)的新團隊,一無所有,建高樓還得先打地基,搭倉庫、建立供應鏈、物流、地推等,眾多競爭對手中,幾乎沒有成熟的供應鏈體系。而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地基穩(wěn)固,資源全部備好,在縱深競爭中有絕對的領先優(yōu)勢,只需專注于鋪貨就可無往而不利。

同時,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可復用每日優(yōu)鮮的BD和地推能力,人力共享,資源共用,迅速展開活動。

鑒于此,盡管它入場晚,卻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已在北京、天津、上海、杭州、深圳等十個城市完成了18000個優(yōu)質點位的覆蓋。

騰訊入局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無人貨架或將進入AT時代

產品差異化:購物體驗好,提供冷凍、冷藏、保溫和常溫等品類較齊全的商品。

在生鮮保鮮中積累的大量經驗,使得對基礎設施的配置更到位,除了生鮮所處的冷藏柜外,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還提供常溫貨架、冷凍貨柜、熱儲柜,這些都可以根據企業(yè)的需求來定制。最近,皓哥的辦公區(qū)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也配置了熱飲柜,喝一罐熱乎乎的花生奶,胃暖又暖心,隨著季節(jié)變化冬暖夏涼,真是貼心的小棉襖。

仔細觀察,它在選品上的差異化迎合了消費升級的需求,提供了進口商品、網紅商品、健康食品等,與旁邊其他的貨架相比瞬間高大上起來。此外與每日優(yōu)鮮APP一脈相承,以生鮮為主,在冷藏貨架上,新鮮的車厘子、蘋果、酸奶、果汁即買即得,與白領們追求健康品質的生活相契合。

騰訊入局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無人貨架或將進入AT時代

三、分析與展望

無人貨架實際是選品、供應鏈、物流、運營、產品技術等綜合博弈,需強大的跨界能力。

相比純零售模式,無人貨架增加了互聯(lián)網、電商與AI的能力。本質上,傳統(tǒng)零售急需線上跨界運營的能力, 比如:如何挖掘用戶的行為數據,進行精準的選品與產品陳列設計。

同樣,相比純電商模式,其需要豐富的線下運營管理經驗,包括點位拓展,精細化運營等能力,而傳統(tǒng)電商玩家很難在短時間內對這條“經營鏈”融會貫通。

由此看來,這場跨界綜合能力的博弈,要求不小,誰先練就十八般武藝,無所不能,就能統(tǒng)一江湖。

實質上,這是一場用戶價值增量和新消費習慣變革的“豪賭”。

消費習慣的培養(yǎng)是長期潛移默化的事情,一旦形成將對整個社會的運行產生顛覆性作用。

比如以支付寶和微信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帶來了無現(xiàn)金時代,出門手機就可解決衣食住行一站式的支付行為。由此可見,消費習慣變革將帶來巨大的機會,誰先搶占消費者心智,誰就能贏得勝利。

如果能夠架構起深入辦公室場景的終端零售網絡,將有可能改變辦公室人群的消費習慣。而且用戶的教育成本低,近幾年掃碼在線支付在年輕人群體里普及度已經非常高,幾乎不需要再投入市場教育的成本。

初期為了達到規(guī)模效應的臨界點,需要大量資本去鋪網點和搭基礎設施,騰訊入局意味著戰(zhàn)場升級為戰(zhàn)略資本的博弈。

零售的本質在于:只有產生足夠多的交易、觸達足夠多的消費者,才能產生有價值的數據,進而對供應鏈進行引導,提高效率。

一方面,燒錢鋪設網點,從而編織一張高密度的物流網絡,另一方面,便是同京東的訂單規(guī)模帶來的價格優(yōu)勢。當毛細血管足夠密,蜂窩和觸點的密度達到臨界點時,盈利點和價值便會明顯的體現(xiàn)出來。

那么資本大戰(zhàn)也必不可少,如今騰訊入局每日優(yōu)鮮,作為新零售的發(fā)起者,阿里已然入局,無人便利最后或成AT之間的角逐。

騰訊入局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無人貨架或將進入AT時代

四、結語

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基于成熟的供應鏈和前置倉,高樓之上再搭房子,占據高位。而以猩便利、果小美為代表的平地拔起模式冒出來后,也在迅猛擴展。

2017已成往昔,2018更多的力量正在涌動,無數的變革默默醞釀著,誰才是最后贏家?眾人皆翹首以盼。

文/錢皓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1-02
騰訊入局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無人貨架或將進入AT時代
近日,每日優(yōu)鮮便利購正式對外宣布已分拆成獨立運營的子公司,獲得2億美元A+B輪融資,其中騰訊領投A輪合計5300萬美金,元生資本、時代資本、KTB跟投;鼎暉領投B輪合計1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