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近中年 80后的你是否在遭遇“職場危機”?

摘要:“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意識深根蒂固地盤繞在國人的意識中,也造就了每年一度的“人類史輝煌大遷徙”。始終以家庭為重的國人,對家的眷戀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說句實在話,構成一個家庭穩(wěn)固的基石,除了擺在第一位的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意識深根蒂固地盤繞在國人的意識中,也造就了每年一度的“人類史輝煌大遷徙”。始終以家庭為重的國人,對家的眷戀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說句實在話,構成一個家庭穩(wěn)固的基石,除了擺在第一位的健康之外,還有缺少不了的“money”。錢的多少不僅關乎著全家老少的生活質量,更關系著人生的高度。尤其是在當下的人情社會,錢的多少也決定著“別人的目光”。那么,身為80后的你是否會在爆竹聲聲的春節(jié)中感到一絲彷徨呢?

年齡最大的80后,已經38歲。即使是最小的80后,也馬上要到而立之年。不管是“油膩大叔”的調侃,還是“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溫杯里泡枸杞”的形象描述,似乎都在說明著80后已經不是高高在上批判90后、00后的那群人,而在被社會“溫暖相待”。這份溫暖的背后,其實也是對80后迷茫心態(tài)的闡述。其中,很多已經年過35歲以上的80后正在遭遇“職場危機”。

前不久據(jù)傳業(yè)內某知名企業(yè)正在清理34歲以上員工,且負責人表示,“30多歲年青力壯,不努力,光想躺在床上數(shù)錢,可能嗎”;許多用人單位在招聘員工時,都明文規(guī)定只要35歲以下者……35歲左右的年紀,恰恰是80后的集中人群。到了這個年紀,生活的壓力比比皆是,而工作的壓力也上升到一個高度。

無論是轉行還是創(chuàng)業(yè)都要重新定位,成本會非常高。而且如果真到了35歲才去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很有可能你已經無力解決。畢竟,面臨家庭、婚姻、孩子、父母,人近中年的80后要考慮的問題實在是太多。在知名大公司上班到了30多歲還有被清退的風險,更何況是在日息萬變的多個行業(yè)?面對虎視眈眈的90后、00后,80后的危機已經愈來愈大。

而第一批被清退的80后,就是那些明明知道危機降臨卻不主動求變,或者依然得過且過、不思進取的人。誠然,人的本性是在面對危機時逃避并祈禱自己不是那個倒霉的人。但是生活并不會因為你的逃避就網開一面或者給予善意,總是會一視同仁。逃避的結果,終將是讓危機降臨。

或許還會有人給自己“灌雞湯”——馬云35歲創(chuàng)辦阿里巴巴;柳傳志40歲左右創(chuàng)辦聯(lián)想;宗慶后44歲才開始創(chuàng)業(yè)成立哇哈哈;任正非成立華為的時候已經43歲……但是這樣的成功案例有幾個?還記得當年的下崗潮讓多少人失意?不能因為幾個極其特殊的例子,就認為自己就有那份“運氣”——先看看自己有沒有那么實力吧!

在舒適區(qū)待太久,終將會被“反噬”。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前行的過程,縱然會遇到各種挑戰(zhàn),縱然會年紀變大,縱然會遇到各種變故,但上進心卻始終不能消失。只有自己不放棄自己,持資以恒的投資自己,豐富自己的不同技能,為自己增值才能不被職場放棄。也才能實現(xiàn)自己的財富自由,獲得更多的機會。年齡,從來不是“職場危機”到來的理由?。萍夹掳l(fā)現(xiàn) 康斯坦丁/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2-18
人近中年 80后的你是否在遭遇“職場危機”?
摘要:“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的意識深根蒂固地盤繞在國人的意識中,也造就了每年一度的“人類史輝煌大遷徙”。始終以家庭為重的國人,對家的眷戀是有目共睹的。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