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真正意義上的開工日,陌陌選在這天公布成立以來的首次大手筆并購顯然是有意為之——沒有什么比新年第一并購案更引人注目,也沒有誰會跟陌陌爭奪媒體的頭版頭條。
在經歷短暫的傳言醞釀后,陌陌收購探探的消息就塵埃落定,最終金額遠遠超出傳言中的5億美元:陌陌用約265萬股的ADS及約6億美元現(xiàn)金,置換了探探100%股權?;蛟S對于BAT來說,這個金額的收購不算什么,不過對于最新市值60.63億美元的陌陌來說,這絕對堪稱大手筆。
截至發(fā)稿,陌陌盤前股價已大漲10%??梢钥吹?,資本市場對于本次收購案還是很看好的。
陌陌為何要收購探探,許多人表示不解,正如36kr所報道,探探此前傳言中的買家是YY——陌陌在直播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相對于陌陌與探探更加趨同來說,YY與探探互補性更強:YY有很強的娛樂媒體屬性,缺乏社交屬性,而這正是探探的核心能力,就是說:YY比陌陌更需要探探,也正是因為此,YY一度與探探也有接洽。最終被陌陌搶走,原因是陌陌開出了“讓人無法拒絕的高價”。我朋友圈不少人對于探探價值7億美元或者5億美元都持懷疑態(tài)度。不那么需要探探的陌陌卻開出了更高的價格,難道僅僅是因為陌陌土豪進而出手闊綽嗎?——當然不是。
收購探探,陌陌的想法是什么?唐巖的官方說法是:
“公司的核心定位將繼續(xù)圍繞社交,通過此次收購我們的產品線將得到進一步豐富。我們會繼續(xù)投資或孵化多個子品牌來滿足不同人群的社交和娛樂需求。探探成立短短3年時間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這與探探杰出的團隊密不可分。我們也很認可探探以女性用戶體驗為中心的產品理念,此次收購后,探探會繼續(xù)由原團隊獨立運營產品和品牌,我們會提供全方位支持。”
翻譯一下就是:1、豐富社交產品線,此次收購只是一個開始,未來陌陌不再一個產品打天下;2、陌陌認可探探的團隊,特別是對女性用戶的運營經驗,值得陌陌借鑒(團隊和經驗往往是巨頭收購一個公司的核心理由之一);3、未來,探探將由原團隊獨立運營。
不過,在我看來,陌陌收購探探,還有如下沒有明說的理由:
1、因為陌陌可?以。
給出讓探探無法拒絕的價格是因為陌陌有錢,去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其營收3.545億美元,同比增長126%;歸屬于陌陌的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凈利潤9380萬美元,同比增長89%。相對于三年前剛上市時,營收翻了18倍、利潤漲了938倍,做到這一點,眾所周知,是直播戰(zhàn)略的大獲成功。截至2017年9月30日,陌陌持有的現(xiàn)金、現(xiàn)金等價物和定期存款總額為9.497億美元,陌陌不缺錢。當然,這次收購動用的現(xiàn)金占比超過陌陌存量現(xiàn)金的一半,可以看出陌陌確實是大手筆,唐巖有魄力。
2、壟斷是最好?的商業(yè)模式。
2011年,美團網王興就說過,“世界上最好的商業(yè)模式是壟斷,這是一個非常清晰的事情。互聯(lián)網巨頭做開放平臺的目的,是為了更大的壟斷。”這幾年互聯(lián)網企業(yè)不斷合并,就是趨于壟斷的過程。當然,在社交市場,不論是騰訊還是陌陌,都還構不成壟斷,在泛社交市場,除了陌陌和探探外,也還有一些等零零散散的玩家。不過,拿下探探,陌陌至少可以在泛社交中做“7-2-1”格局中的7。理論上來說不算徹底壟斷,事實上卻接近于壟斷一個細分市場,這個價值比探探本身大得多,這是7億美元花的值的原因之一,而且誰能保證,未來唐巖不會收購更多中小垂直社交平臺呢。
3、讓自?己更強大。
對于陌陌來說,表面上看與探探比較趨同,特別是探探對標Tinder的滑動速配功能,陌陌早已上線點點。不過,正如Facebook在強化圖片社交的同時還義無反顧地拿下Instagram一樣,陌陌收購探探可以避免分散精力的同時豐富社交產品體驗。
陌陌此前已同時具有媒體+社交的屬性,其不是一個社交平臺或者直播平臺,而是視頻社交平臺,唐巖很早就提出了陌陌的兩個戰(zhàn)略:泛娛樂和泛社交,探探滿足陌陌泛社交戰(zhàn)略,同時讓陌陌更有勇氣在泛娛樂上走得更遠。換句話說:當陌陌在視頻社交的路上越走越遠時,不用擔心有人來挖陌生人社交的墻角。這是陌陌決定讓探探獨立運營的原因:探探很可能會更加專注于社交本身,陌陌則會在視頻社交和泛娛樂上做更多嘗試,因此,陌陌也必須要探探更加獨立地運作。
說白了收購談談后陌陌將在泛娛樂或者說視頻社交的路上走得更遠,同時在泛社交上無憂。
4、新增用?戶能力。
從Twitter、Snapchat、微博等公司在發(fā)布最新一季度財報后股價都出現(xiàn)單日暴漲來看,新增用戶已成為資本市場衡量一個成熟公司的核心指標。然而陌陌卻與之相反,盡管營收、利潤的增長都十分可觀,股價表現(xiàn)卻不如預期,特別是去年二季度財報發(fā)布時,營收增長215%,凈利潤增長295%,然而股價當天卻暴跌20%,核心原因就是用戶增長遇到了天花板。通過產品和運營的努力,這個在三季度有所扭轉,陌陌月活用戶達到9440萬,創(chuàng)造歷史最佳,同比增長22%,這次收購探探,將直接讓陌陌用戶增長大約50%(不考慮重復用戶數(shù)),兩者資源互通、經驗共享后可能會有進一步提升。
5、更顯著?的平臺效應。
所謂平臺效應就是強者恒強,在社交平臺上這個體現(xiàn)得更明顯,“有人用,我就用”。陌陌不論是要做社交,還是要做娛樂,都需要這樣的平臺效應。用戶越多,能夠連接的關系就越多,進而作為社交平臺更加強大,更直白地說,當探探的女性用戶補充到陌陌,就可以吸引更多男性用戶到陌陌。用戶越多,直播或者視頻創(chuàng)作者也有更多的潛在觀眾,進而形成更好的內容生態(tài),探探單獨做直播很難做起來,不過與陌陌走到一起就很容易吸引主播。
總而言之,陌陌收購探探后,兩者結合將形成更加可觀的平臺效應。
6、變現(xiàn)機?制的輸出。
雖然有付費會員、VIP會員等嘗試,不過探探的商業(yè)化一直沒上規(guī)模,事實上,陌陌的會員等收入目前在整體收入中占比也很小。被陌陌收購后,探探就可以將陌陌的直播、游戲、營銷等等變現(xiàn)模式嫁接過去,對于陌陌來說,等于有了更多的潛在付費用戶或者廣告展示空間,說白了,陌陌更擅長對陌生人社交用戶的變現(xiàn)。陌陌等于是將賬面上的現(xiàn)金換成了未來財報中的收入和利潤增長。
7、其實一點都不貴。
事實上,即便不考慮壟斷效應、平臺效應、狙擊對手等等理由,從賬面來看,7.5億美元收購探探也不算貴。36kr報道顯示,探探去年6月就有9000萬手機注冊用戶,DAU600萬左右。2018年1月,探探的日活維持在了700 萬附近。這樣算下來,每一個日活用戶價格在100美元左右。前幾天今日頭條收購FaceU,單個日活用戶的價格同樣在這個水平,F(xiàn)aceU工具屬性更強,探探則是社交用戶,誰更有價值?
三季度,陌陌直播業(yè)務的季度ARPPU值(單個付費用戶消費)73.80美元,如果活躍用戶能夠轉化為直播付費用戶,兩個季度不到就可以回本——當然,從社交用戶到直播用戶再到付費用戶,轉化率很低,不過既然陌陌已經摸索出一條路來看,那么只要給它足夠的時間,就可以回本。
如果再對標國外來看,探探對標的Tinder母公司Match集團已在納斯達克上市,最新市值112.39億美元,最新公布的日活用戶有2600萬,單日活價值432.26美元。
2012年,F(xiàn)acebook收購Instragram時,后者只有3000萬注冊用戶,扎克伯格開出了10億美元的“高價”,而當時Facebook還在盈利邊緣,許多人都認為這個收購太貴了。這樣來看,不考慮通貨膨脹,擁有超過1億注冊用戶的探探被不到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其實不算貴。
Facebook收購Instragram后讓后者獨立發(fā)展,當時其只有13名員工,去年其員工數(shù)量已突破400,用戶數(shù)則從3000萬增加到了6億。陌陌現(xiàn)在也讓探探獨立發(fā)展。在官方公告中,探探董事長兼CEO王宇表示,“陌陌和探探有各自擅長的領域和用戶人群,共同構建一個集團公司是一次重要的戰(zhàn)略升級,將覆蓋更廣泛的用戶和需求, 以優(yōu)勢互補和戰(zhàn)略協(xié)同,來贏得一個更大的社交市場,我們對未來的發(fā)展充滿信心?!碑斎?,它是否可以創(chuàng)造Instragram的奇跡,也還要時間來證明。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