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提出新要求 新華三IT基礎架構如何隨需而變?

摘要:當我們還在探討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yè)應該遵循怎樣的路徑時,企業(yè)的IT基礎架構早已開始了云化升級,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更高、更強、更快,即智能化程度更高,融合能力更強,計算速度更快!如果說數字化轉

當我們還在探討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yè)應該遵循怎樣的路徑時,企業(yè)的IT基礎架構早已開始了云化升級,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更高、更強、更快,即智能化程度更高,融合能力更強,計算速度更快!

如果說數字化轉型是目標,云計算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由之路,IT基礎架構則是基礎所在,其中,以服務器為代表的計算設備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何為數字化轉型提供更加創(chuàng)新、性能更加優(yōu)異的服務器產品,一直是眾多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提供商努力的方向。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IT產品部總經理陳振寬

在日前召開的以“融繪數字未來”為主題的新華三2018 Navigate領航者峰會上,新華三集中展現了公司近來在服務器產品和技術上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就像新華三集團副總裁、IT產品部總經理陳振寬所說:致力于做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導者的新華三,不僅要在市場份額上做到領先,在產品和技術的創(chuàng)新上也在不斷探索和研究,努力把今天的“未來科技”變成明天的“成熟技術”。

也正是在此次領航者峰會上,新華三在人工智能、內存驅動計算、超融合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集體亮相。在筆者看來,新華三在服務器領域的技術領航和市場領航就像是彼此促進的雙輪:市場份額的持續(xù)提升給技術創(chuàng)新帶來新的動力,技術創(chuàng)新又給市場份額的繼續(xù)提升提供長期保障。這些,最終又會給新華三引領企業(yè)數字化轉型創(chuàng)造新動能。

面對人工智能大潮新華三這樣切入

說到人工智能,很多人會想到那個下圍棋的“技術天才”——谷歌AlphaGo,還會想到已經風靡全球的自動駕駛特斯拉等等。不過,人們看到的都只是人工智能的“表象”,在一個又一個人工智能應用背后,都離不開強大的計算力予以支持。

在新華三工業(yè)標準服務器產品部總經理劉宏程看來,人工智能是一種機器展現的智能。賦予智能機器能夠自主感知周圍環(huán)境(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取得認知(推理和機器學習),決策,并以最大可能達成特定目標行動。一般可以從兩個維度定義:1、像人一樣思考、像人一樣行動,2、合理地思考、合理地行動。

如今,隨著計算力的增強、人工神經網絡算法改進,推動深度人工智能網絡的發(fā)展,人工智能真正進入實際使用階段。劉宏程強調,在人工智能應用中,GPU已經成為主流;但為了應對高強度的并行計算,支持人工智能應用的服務器必須在有限的空間內集成更多的GPU資源來實現計算密度的最大化。

H3C R5200G3

為此,新華三針對目前國內人工會智能應用的現狀推出了新一代IT基礎架構產品——H3C R5200G3;與此同時,HPE的Apollo 6000系列產品也是針對人工智能應用而打造的。

在全新一代服務器產品的基礎上,新華三同樣也針對人工智能應用推出了并行、分布存儲,以及高速的交換機,從服務器、存儲、網絡、軟件環(huán)境等層面為企業(yè)打造人工智能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如今,面對企業(yè)人工智能應用熱潮推出相應服務器產品的企業(yè)并不在少數,不過很多企業(yè)都缺乏將服務器、存儲、網絡等整合在一起服務企業(yè)人工智能應用的能力,在這方面,新華三無疑占據了一定的先機。

探索內存驅動的計算架構推動實時數據分析

如果說對于新興的人工智能應用,要匹配全新的基礎架構產品。那么,對于企業(yè)原有業(yè)務數據的分析,則有另外一個需求日益明顯——實時數據分析。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并非易事,在傳統(tǒng)的計算架構下,服務其產品的設計思路通常都是以CPU為核心,但在摩爾定律逐步失效的今天,單純以CPU為核心的計算架構已經遇到了瓶頸。

面對數據的爆炸式增長,企業(yè)如何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實現計算架構的性能、能效和可擴展性的全面提升呢?新華三集團關鍵業(yè)務服務器產品部總經理劉雪飛給出了一個全新的思路:新一代計算架構將內存資源池確立為整個系統(tǒng)的核心。

內存驅動型計算發(fā)展路徑中的里程碑式產品——Superdome Flex

這樣一來,原本受制于CPU性能的傳統(tǒng)服務器產品將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出現,并更好地滿足企業(yè)對于服務器極致性能的需要,以便實時將海量數據轉化為業(yè)務決策。如今,包括HPE、SAP、甲骨文等都已經加入到內存計算的應用中來。

眾多業(yè)界廠商還建立了一個名為Gen-Z聯(lián)盟,通過共同創(chuàng)建一個名為Gen-Z的開放系統(tǒng)互連,以彌合內存和存儲之間的差距,使得存儲元件的管理抽象化,并以現有的內存管理模式進行讀寫訪問操作,從而讓數據之間的交互更加高效、延遲更低。

為了加速在內存驅動計算上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HPE打造了面向未來數據的關鍵業(yè)務服務器Superdome Flex,這是一款具備極致性能、彈性擴展和高可靠性的關鍵業(yè)務x86服務器。更重要的是,HPE Superdome Flex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企業(yè)內存計算的需求,在產品設計上單一平臺最高支持48 TB內存容量,在應用場景上則支持SAP HANA、Oracle、SQL Server、HPC內存計算等。

2018年,新華三已經將這一目前業(yè)界內存容量最大的單系統(tǒng)——Superdome Flex,正式帶入中國市場,并以此為契機探索內存驅動型計算。由此,中國企業(yè)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將體驗到內存計算帶來的優(yōu)勢,不僅如此,以新華三為代表的中國IT企業(yè)也將加速內存驅動計算架構的創(chuàng)新。

超融合架構持續(xù)進化塑合型基礎架構引領新潮流

超融合概念的出現已經是幾年前的事情了,但與過去幾年的概念炒作相比,如今的超融合越來越成為一種潮流,甚至是趨勢。尤其在當下的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yè)IT基礎架構應更加強調資源池化、智能一體化運維并提供統(tǒng)一API來實現資源的靈活調配。

塑合型基礎架構Synergy

作為一種IT基礎架構構建方式,超融合的核心思想是使用通用硬件,用軟件定義的方式來實現IT基礎架構中的計算、存儲、網絡、運維管理等的真正融合,一臺超融合一體機就相當于一個小型的數據中心,這樣一來既方便了云計算服務的提供,也讓用戶可以更加輕松地部署和運維IT基礎架構。

正是由于超融合架構本身具備擴展性強、運維管理簡單、總體擁有成本相對較低,超融合一體機正在受到企業(yè)的青睞,主流的服務器廠商也紛紛投入到超融合一體機的研發(fā)當中。相比較其他企業(yè)而言,擁有服務器、存儲、網絡等IT基礎架構全產品線的新華三無疑更具優(yōu)勢。

新華三推出的Synergy塑合型基礎架構,一方面代表著IT環(huán)境、IT資源的可塑和重塑,另一方面也代表著基礎設施的融合、與生態(tài)伙伴和應用的融合等。新華三集團工業(yè)標準服務器產品部總監(jiān)張歡軍表示,新華三在Synergy上構建了一個可以共享和靈活分配的資源池,并針對VMware、Oracle和Docker的應用場景做了優(yōu)化。

總的來說,Synergy塑合型基礎架構擁有三大特點:流動資源池、軟件定義的智能技術和統(tǒng)一API。從超融合的角度來看,流動的資源池和統(tǒng)一API很容易理解;而軟件定義的智能指的則是在單一界面就能夠管理各種資源,可以自動發(fā)現、自動集成全部資源,在數十秒內就可以快速部署基礎設施。

應該說,相比較傳統(tǒng)的超融合定義而言,新華三的Synergy塑合型基礎架構更像是超融合的優(yōu)化升級版,它不僅包括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超融合范疇,還有所擴展,能夠進一步增強超融合架構的能力。

在企業(yè)紛紛應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加速數字化轉型的今天,企業(yè)對于人工智能應用、海量數據實時分析、IT架構云化升級等的需求越來越凸顯。要滿足企業(yè)這些個性化的需求,像新華三這樣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提供商,必須要從企業(yè)實際需求出發(fā),針對不同的應用提供相對應的產品和技術。

只有這樣,企業(yè)才能更好地抓住數字化轉型的機遇,新華三這樣的企業(yè)也才能伴隨企業(yè)的數字化轉型而快速崛起,實現在IT基礎架構領域的全面崛起。雖說要滿足企業(yè)的數字化轉型需求,不是某一家企業(yè)可以全部做到的,必須要依靠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力量,但在這樣一個數字化轉型生態(tài)中,同樣也會分為主要和次要角色;而掌握核心技術和產品的企業(yè),無疑在整個生態(tài)中更具發(fā)言權和主導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4-12
數字化轉型提出新要求 新華三IT基礎架構如何隨需而變?
摘要:當我們還在探討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yè)應該遵循怎樣的路徑時,企業(yè)的IT基礎架構早已開始了云化升級,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要求:更高、更強、更快,即智能化程度更高,融合能力更強,計算速度更快!如果說數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