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還殘存哪些“落后力量”?

原標題:中國制造還殘存哪些“落后力量”?

雖然馬云宣稱一年后辭去阿里董事局主席的位置,可能要回村兒里當教師,但他現在整個人都忙得停不下來,依舊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演說家,而且大帥的眼光從來不局限于電商和虛擬經濟,總是替全人類考慮,比如阿里的主業(yè)是電商,C2C模式幫助很多底層人民開起了店鋪,而支付寶和余額寶也讓零散小額的資金得以充分利用。前不久,馬云又發(fā)表了關于制造業(yè)的演講,犀利依舊,一針見血,他說:現在,制造業(yè)中存在著大量的“落后力量”,在未來15~20年的時間內,中國制造企業(yè)將會非常痛苦,我們不應該保護這些“落后”力量,而是要勇敢地把他們廢除掉。

在整個演講中,馬云闡述了IT時代和DT時代的不同,展望了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制造業(yè)中的應用前景,而且他認為現在的貿易戰(zhàn)只是在為“舊制造”而打。

新制造的核心之一就是基于“數據”的應用,不止于數據量夠不夠大,而在于數據算法夠不夠多,是否能挖掘岀足夠有用的價值,但數據制造、智能制造是一個體系性工程,前期投入非常之大,而現在中國制造依舊殘留著非常多的“落后”力量,他們不僅不會助推新制造,反倒會成為“制造革新”的阻礙,有點膩歪人!

迷戀流水線,它桎梏了中國制造?

中國制造尚屬于勞動密集型企業(yè),車間都是熙熙攘攘的,自然人類往往比設備、工具更多,管理這樣的企業(yè),難度非常之大,也就注定了會有一些外界非常陌生的模式出現。筆者在此前很多文章中都提到,制造業(yè)的核心脊梁就是一條流水線,會把單項復雜的工作分解成一項項簡單的工作,任何人都能在短時間內學會并駕輕就熟,比如擰一顆螺絲或者貼一顆膠紙等等。在這種模式下,效率會被提升到極致,能在短時間內生產出大量的“標準”產品,但這種模式下,自然人的主觀能動性幾乎降到最低,人類只能同機器、設備簇擁在一起,有人形容如此生活就像養(yǎng)雞場里的肉雞:抬頭看天,低頭喝水。

雖然企業(yè)主早已知曉這個根深蒂固的問題,但過去三十年,流水線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給一些制造企業(yè)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他們很難放棄這種操作模式,于是如你所見,流水線在中國制造依舊非常走俏,而且越拉越長,越建設越密集,它們依舊承載者很多人的財富夢想,但同樣地,又如你所見,制造業(yè)招聘難度越來越大。受時代影響,年輕人再沒有興趣“枯坐在流水線”上,像狗一樣聽話,像狗一樣工作,此外,互聯網行業(yè)催生出的電商、外賣、快遞、滴滴等行業(yè),不僅行動更自由靈活,而且能憑借自己的努力賺取更多的錢,如果顏值或者才藝足夠驚艷,還能登上《天天向上》之類的娛樂節(jié)目,對話汪涵。

相比之下,制造業(yè)的基層員工就沒有這份幸運,他們大多數的時間都要停留在“一小段

”固定的流水線上,如此環(huán)境,再加上收入并不具備競爭力,使得年輕人越來越討厭制造業(yè),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招募難度大,離職率非常高”,更深層次的影響就是產品的合格率降低,運營成本被無限拉高,馬云演講中的觀點:制造業(yè)在未來10~15年內會非常痛苦,其中,最大的痛苦莫過于“找不到工人”以及隨時要面對熟練工人的離職。

如果說傳統的流水線是物質型的“落后力量”,那么,制造業(yè)的舊理念和舊制度就是精神型的“落后力量”。因人員密集,人數眾多,管理者非常容易生出一種“統帥千軍萬馬”的美妙感覺,更會在長期的管理中出現“山頭、嫡系”等情況。在配置人力時,管理者會面目猙獰地替自己部門拉人,以壯大自己的勢力,甚至把這些稱之為“積攢家底”。由于機構日漸臃腫,又出現了監(jiān)督人員,專門去觀察工人們的飽和度情況,總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腐敗,為了最大化地避免這些問題,最高管理者常常不敢放權,任何的項目都要呈送到最高層才能決策,結果導致效率低下,而最高層的話又常常成為圣旨,連“閱讀姿勢”都要按照SOP作業(yè),這讓人想起了古代的封建制度:皇上集生殺大權于一身,每天的折子如潮水般涌向中央,一個人日夜批閱且六百里加急…

雙低人群,我們該如何保護他們?

其實,筆者探尋中國制造的“落后力量”,有很大的成分特指“低學歷,低技能”的雙低人群,這似乎又能歸結到特殊的國情問題中去。

現在,大型制造業(yè)非常受地方政府歡迎,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能創(chuàng)造就業(yè),不止于流水線上的直接崗位,更能由大批員工的吃喝拉撒強烈地拉動周邊消費經濟,盤活整個經濟社區(qū),而為了吸引制造業(yè)入駐本地,相關的稅收、土地、政策也會進行一些調整和減免,兩者看似是互惠互利的,但其中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始終存在:我們?yōu)榱藙?chuàng)造就業(yè)、緩解社會問題,給越來越多的“雙低人群”安排了流水線上的工作,他們在此蹉跎歲月,學歷和技能沒有辦法提升,甚至隨著年齡下降,身體機能每況愈下,社會為了安置這些“學歷和技能下降”的人員,不得不再度求助制造業(yè),這簡直是一個完美的“惡性循環(huán)”,無休無止地存在下去,事實上,人走和人流,這才是制造業(yè)最恐怖的“落后力量”。

無論是機構臃腫,還是工作單調,又或是人走和人流問題,在其他行業(yè)也是常見的現象,即便在蘋果這樣的企業(yè)里,很多項目都需要喬布斯批示,幫主感興趣的項目,進度會非???,反之相率低下,但中國制造業(yè)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底層員工,他們的收入已經無限逼近自己的生死線,稍微有閃失,再有些不良嗜好,如酗酒、賭博、斗毆等等,就會由企業(yè)的“落后力量”墮落成為社會的“落后力量”,我們在處理舊制造和新制造之間的切換時,要特別小心,或許,制造企業(yè)永遠不止于一個生產產品、獲得利潤的地方。(科技新發(fā)現 康斯坦丁/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10-21
中國制造還殘存哪些“落后力量”?
雖然馬云宣稱一年后辭去阿里董事局主席的位置,可能要回村兒里當教師,但他現在整個人都忙得停不下來,依舊是一個充滿激情的演說家,而且大帥的眼光從來不局限于電商和虛擬經濟,總是替全人類考慮,比如阿里的主業(yè)是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