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據VentureBeat報道,由小米領銜的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在印度市場擴大了優(yōu)勢,而即便蘋果持續(xù)在印度投資,收效也并不明顯。
印度目前已經成為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不過在今年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機銷量開始下跌。據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新發(fā)表的一份報告中顯示,第三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減少了1%。
而小米并沒有受到這種趨勢的影響。截至9月30日,小米第三季度在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了1200萬部,同比增長了30%,而三星則以930萬部出貨量排在第二位,同比減少了2%。此外,中國的Vivo和Oppo的出貨量分別為450萬和360萬,市場份額分別為11.1%和8.8%。
羅超頻道(微信ID:luochaotmt)認為,作為新興市場,印度對于手機廠商來說依然有巨大機會,目前印度的智能手機滲透率不足中國的一半,勢必會成為各手機廠商必爭之地。不光是中國本土品牌,蘋果、三星等品牌也在印度市場持續(xù)發(fā)力。
蘋果直接在印度開設了工廠,并且針對當地消費者開新零售店。不過,蘋果的這些措施并沒有為它贏得更多的市場,今年第三季度蘋果甚至沒能擠進前五名。
三星在印度市場的情況則比蘋果要好得多。在今年第二季度,三星拿到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冠軍,以29%的市場份額險勝小米。三星相比于蘋果,是多端發(fā)力。一方面,發(fā)力低端市場,搶占線下的市場份額,同時在線上也學習小米。另一方面,三星還和經銷商、政府合作,加強品牌的影響力。
而三星的發(fā)力并沒有成為小米在印度市場高速發(fā)展的障礙。小米在印度的高速增長歸功于其產品線和供應鏈策略,其在150美元以下的細分手機市場有很大的競爭力,而印度市場本身消費能力也是比較低的,同時,小米也開始注重線下渠道,線下份額逐步提高。
雖然廉價手機的用戶忠誠度并不是很高,但是小米的策略似乎是先擁有足夠多的市場份額。雷軍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曾表示會將硬件的凈利潤率限制在5%以內,這意味著小米對自己的定義依然是一家互聯(lián)網公司,手機硬件是小米的基礎,而它會將未來押注在IoT、新零售等平臺業(yè)務上。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