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大運營商各有優(yōu)劣,用戶不要寄望攜號轉網
網絡上,經常有人說,趕快放開攜號轉網吧,實在是受夠了某某運營商。這些用戶抱怨,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運營商對老用戶苛刻,把優(yōu)惠都給了新用戶,老用戶不得不花錢購買流量,或被逼升級套餐。也有用戶反映,運營商私自更改套餐,亂收費,服務不好……五花八門,林林總總。
由于手機號碼綁定了很多資源,更換號碼對大多數人來說不現實,因此,很多手機用戶把攜號轉網,當作他們的“救星”,希望能將他們從目前的局面中解救出來。他們認為,一旦全面放開攜號轉網,就可擺脫現在的運營商,找到滿意的歸宿。
對運營商不滿意,就拋棄它,這是理想的選擇,但現實并沒有這么簡單。國內10多億手機用戶,只有三家運營商,在競爭不足的情況下,無論選哪一家,本質上都難有大的變化。國內三大運營商,都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中國移動的網絡覆蓋是最好的,電梯、車庫、隧道以及偏遠山區(qū),都有良好信號,缺點在資費相對較貴;中國電信主要通過捆綁寬帶,提供性價比相對較高的套餐,不過,網絡覆蓋是其短板;中國聯(lián)通網絡覆蓋也存在不足,不過推出了一些廉價的不限流量套餐,贏得了年輕用戶的喜歡。至于用戶選擇哪家運營商,就看自己的需要,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
從網民的抱怨來看,很多人對中國移動的意見比較大,事實上,也并不完全是這么回事。無論是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還是中國電信,便宜的資費套餐,永遠都是針對新用戶的,老用戶無法享受,在這一點上,三家運營商是一致的。
通常,為了搶奪新用戶,運營商傾斜了大量的資源。為了爭奪地盤,運營商甚至不惜大打出手。每年的開學季,運營商將展臺搬進校園,搶奪新用戶的場面相當壯觀,運營商之間充滿硝煙味,砸臺的事情發(fā)生不少。但是,對老用戶,運營商并未花心思去維護。因為,老用戶已是砧板上的肉,基本上走不掉。
那么,為什么網絡上罵中國移動的人更多,原因是中國移動的用戶更多。從截至今年1月份的數據來看,中國移動的手機用戶高達9.27億戶,中國聯(lián)通為3.17億戶,中國電信為3.07億戶。可以看出,中國移動的手機用戶數,遠超過中國聯(lián)通、中國電信。而且,很多人不滿中國移動,并不是中國移動的網絡與服務不好,而是資費方面的問題。
筆者以為,用戶試圖通過攜號轉網,就能選到自己完全滿意的運營商,這種想法不切實際。攜號轉網在國內并不陌生,多年前,國內已在多地展開攜號轉網試點,但效果并不理想。而一些攜號轉網的用戶發(fā)現,事實并不如他們想象的。甚至有用戶說,他不過從一個坑,跳到了另一個坑。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