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康威視胡揚忠:人類處在第四次工業(yè)革命

文/劉奕琦

編輯/羅傳達

2019年,經濟環(huán)境面臨挑戰(zhàn)。在房產潮轉冷、互聯網紅利緊縮、資本進入寒冬時,AI(人工智能)卻逆流而上,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據CIE智庫發(fā)表的《2018全年人工智能產業(yè)數據概覽》顯示,2018年全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yè)市場規(guī)模超過83.1億美元,相較于2017年同比增長約48.4%。據國務院發(f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fā)展規(guī)劃》顯示,預計2030年,我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yè)規(guī)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yè)規(guī)模超過10萬億元。

鋅財經看到,面對巨大的市場,AI行業(yè)成為了企業(yè)巨頭們短兵相接的新戰(zhàn)場。2014年,百度將吳恩達招致麾下,由此啟動了百度人工智能的探險。2019年1月4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fā)布2019年十大科技預測,其中三項與AI相關。騰訊雖入局較晚,但AI Lab、優(yōu)圖實驗室和微信AI實驗室三大機構快速發(fā)展和輸出,其野心也能窺之一二。除此之外,商湯、???、曠視等帶著AI基因的頭部公司,也強勢發(fā)力,成為市場上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人才的需求、技術的創(chuàng)新、資本的傾斜無一不證明,AI正處于高速發(fā)展階段。但AI行業(yè)也面臨著高質量訓練數據不足、優(yōu)質工程師儲備少、訓練硬件及平臺投入較大、硬件技術與開發(fā)能力欠缺等行業(yè)痛點,難以落地更是從業(yè)者們的心頭刺。

AI將以怎樣形態(tài)出現在我們生活中?AI的實際應用如何發(fā)展???低暱偛煤鷵P忠在3月29日的智涌錢塘·2019 AI Cloud 生態(tài)大會上給出了他的回答。

海康威視總裁胡揚忠作現場演講

以下是胡揚忠“智能物聯·物信融合·迎接智能化新時代”的演講實錄:

現在的杭州就是古時候的錢塘,說到錢塘,很多人都會想起白居易的詩,《錢塘湖春行》,其中有一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說明當時詩人騎馬出游,農耕時代標志性工具就是馬。

18世紀發(fā)明了蒸汽機,第一次工業(yè)革命來臨,人類進入機械化時代,出行的交通工具標志性變化就是蒸汽火車。19世紀發(fā)明了發(fā)電機、電動機,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來臨,人類進入電氣化時代,出行交通工具標志性變化就是汽車。20世紀發(fā)明了電子計算機,第三次工業(yè)革命來臨,人類進入信息時代,出行交通工具標志性變化就是高鐵。21世紀,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第四次工業(yè)革命來臨即將開啟人類智能化時代,出行標志性變化就是對國內交通工具智能化管理,也就是智能交通。

大家對自動駕駛充滿期待,出行只是人類生產生活的一個方面,即將來臨的智能化時代,我們居住的這座城市也將變成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醫(yī)療、智慧教育、智慧零售、智慧社區(qū)、智能制造、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等,人工智能作為一項技術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在智能城市中,智能作為一種能力將賦能所有的行業(yè),存在于城市的每個地方。也就是說,泛在智能是智能化時代的核心特征。如果說過去人工智能的運用可以看為“X+AI”,比如設備+AI、場景+AI,那么未來,AI將無處不在,和我們的生活、生產方方面面緊密相關。

泛在智能有兩個基本的組成部分,那就是智能物聯和物信融合。物聯網與人工智能的結合,將推動物聯網跨越式發(fā)展,智能物聯是方向、是趨勢、是必然。物聯網實現智能之后,只是單獨服務行業(yè)、服務人類的作用還不夠,也需要與互聯網、信息網緊密結合,才能更好實現與人的全面互動。因此,物信融合是需求,是趨勢,也是必然。智能物聯網將成為智能化時代新的基礎設施,就像當年的鐵路網、電力網、通訊網一樣,智能物聯網的建設、應用、維護將帶來產業(yè)發(fā)展的又一波浪潮。在這個浪潮中最顯著的變化,過去人們用終端上網,未來萬物皆在網上。

智能物聯,簡單說就是有智能功能的物體互聯成網。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智能+”,也就是用人工智能為行業(yè)賦能。智能物體之間的互聯,讓人類生產和生活環(huán)境變成一個巨大的經絡體系,物體世界之間的聯系和協同為智能化時代提供了可能。而智能物體與信息系統之間的聯系,就是要實現物信融合,物信融合是智能化時代的數據經絡。未來,智能物聯網與信息網將實現充分的融合,而數據是人與物對話的共同語言。

前年,我們提出了AI Cloud是基于云邊融合的網絡架構,通過邊緣節(jié)點、邊緣域、云中心三層有機結合,系統滿足邊緣感知,按需匯聚、多層認知、多層應用的業(yè)務需求。在智能化時代,打通物聯世界和信息世界的是數據,我們構建物信融合數據平臺,實現兩網之間數據打通,為上層應用提供數據服務。從計算的角度看,智能化時代一定是采用云邊融合的方案,AI的智能感知一定是在邊緣計算為主,智能認知會在邊緣域和云中心完成。

一方面,即使云端計算能力足夠強大,但有些數據只需要局部處理、局部應用,不需要把這些數據傳到云中心。如果把這些數據傳到云中心進行智能計算,那么應用的效果反而會降低。另外一方面,由于智能物聯網的規(guī)模過于龐大,把這么多數據都送到云中心是不經濟的,不現實的。帶寬的增長趕不上物聯數據的增長,比如產業(yè)界談到的視頻云,在云端很少處理連續(xù)視頻,主要是在處理已經經過邊緣計算處理過的半結構化數據和視頻片段。

盡管數據是用戶的核心資產,但應用永遠是用戶的出發(fā)點和關注點。只不過過去更多是從應用中產生數據,未來隨著智能物聯網感知到的大量數據,通過物信融合實現和信息網的融合,數據的挖掘、利用將帶來更大的空間。那么我們將迎來數據應用時代,在智能化時代,智能應用將成為重要的發(fā)展引擎。

當人工智能與物信數據相遇,應用的能力和服務的范圍會得到巨大的拓展,會產生面向兩類網絡、多個層級、多個任務域的大量智能應用。從整體上來看,智能應用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應用在邊緣節(jié)點上,人工智能和單場景數據相結合,實現了感所無感。也就是過去不能感受的,現在能感受到。第二類應用,在邊緣域。人工智能與時空數據域相結合,實現了知所未知。也就是過去不知道的,現在可以知道了。第三類應用,在云中心。人工智能與多維數據相結合,實現了察所不察。也就是過去無法洞察的,現在可以洞察了,這是智能預見能力的重要基礎,從數據匯聚、數據挖掘,再到綜合應用的閉環(huán)。

未來,隨著智能物聯網的感知能力提升,以及智能應用需求的牽引,物信數據融合能力增強,數據價值密度會大幅度提高,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需求愈發(fā)強烈。因此,數據保護將愈發(fā)重要。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數據保護將成為智能化時代的護航之艦。

有權威機構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將超過200億,智能物聯網將出現終端數量更龐大、終端類型更多樣、終端性能更強大、網絡架構更復雜、數據內容更廣泛、業(yè)務應用更多元的特點。因此,需要從終端、網絡、數據、平臺、服務、應用等個層面,加強安全防護和隱私保護。

多年來在用戶數據安全防護和隱私保護方面,我們在不斷努力。我們的產品通過了多個權威組織的安全認證,成為全球安全應急響應組織First的成員。為了實現開放融合,我們也建立了自己的開放體系。在產品方面,我們推出了邊緣設備開放平臺。

在服務方面,我們提供一體化運維服務平臺,支持加盟運維模式的一體化運維服務開放。我們提供物聯資源部件評估能力開放,支持更多產品納入評估體系,期望更多的同行共同完善物聯資源能力評估模型。在基礎標準方面,我們將把與合作融合相關的企業(yè)標準體系開放出來。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3-30
??低暫鷵P忠:人類處在第四次工業(yè)革命
文/劉奕琦編輯/羅傳達2019年,經濟環(huán)境面臨挑戰(zhàn)。在房產潮轉冷、互聯網紅利緊縮、資本進入寒冬時,AI卻逆流而上,成為了最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