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共享單車時代:巨頭“三國殺”,小玩家掙扎求生

文/許夢 編輯/葉麗麗

共享單車的戰(zhàn)場依然殘酷。

近期有媒體曝出,共享單車品牌智享單車拖欠90名員工工資269萬、賠償金135萬,同時官網顯示的市場合作和客服熱線均已經無法接通,辦公室人去樓空。

對此,智享單車CEO曹康獨家回應鋅財經,欠薪情況屬實,原因是,“資金比較緊張,現在智享單車的這輪融資談得有點拖沓,中間沒有銜接好,造成這個情況?!?/strong>

對于運營和辦公室,他告訴鋅財經,目前智享單車的服務器和App還在正常運營,但因為縮減了人員,所以服務質量會受到一些影響。團隊也從原先的2000多平米可容納400多人的辦公室搬走,目前在北五環(huán)一棟由住房改造的辦公室里辦公。

曹康表示,搬走的原因是因為原辦公室費用太貴,而目前的辦公室也是臨時的,之后會選擇一個更適合的辦公室。

街頭的智享單車

和所有的共享單車玩家一樣,智享單車一直處于燒錢虧損的境地,目前曹康正在見投資人,如果這輪融資談不下來,智享單車將成為單車墳場的一員。

當問及如何撐過這段時間,他回答鋅財經,“我們也只能支撐,其實我們還活著已經是奇跡。”

有更多的玩家早已選擇了放棄,比如現在偶爾在街頭還能夠看到的優(yōu)拜單車。

優(yōu)拜前高管周釗告訴鋅財經,“在國內基本已經沒有什么翻身的余地,小玩家沒機會了?!痹?017年的12月份之前,優(yōu)拜就遣散了團隊,那時候優(yōu)拜的收入已經很低。

雨后的單車

2016年至今,共享單車的戰(zhàn)火從未停息。現在它已經進入下半場。

滿街的摩拜正在被黃色的美團單車替代,小藍單車則逐漸被滴滴旗下的青桔置換,背靠阿里的哈啰單車,數量越來越多,這個市場已經是一場巨頭的游戲。

而下半場的角力,賽點從搶用戶,變成了拼商業(yè)模式謀盈利、搶城市投放份額和精細化運營。

共享單車下半場的角力

支付寶、滴滴打車、微信、美團是排在呂飛手機里的前四個App,這也是呂飛最最常用的軟件。

呂飛的公司距離地鐵有1公里,下地鐵之后需要再騎上一段車。他打開支付寶,掃走了一輛“哈啰”。不過最近內置在滴滴App的“青桔”成了他的心頭好,“輕,好騎,用滴滴打開就行,比哈啰便宜點?!?/p>

他告訴鋅財經,“摩拜App早就卸載了。好多摩拜的車子,需要美團App打開,裝著占地方?!?/p>

像呂飛這樣的用戶很多,他們不再愿意為解鎖一輛車,而專門安裝一個App。

街頭的哈啰單車

7月底,北京市交通委約談在京共享單車企業(yè)后,只剩下摩拜單車、ofo單車、小藍單車(青桔)、便利蜂單車和哈啰單車等5家企業(yè)納入北京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監(jiān)管與服務平臺監(jiān)督管理。

事實上,這5家里面,ofo已經窮途末路,便利蜂份額很小,摩拜則正在被替換成美團單車,因此最終是哈啰、青桔和美團單車的決賽,本質上是阿里、滴滴和美團的三國殺。

各家在暗自角力,共享單車后半場的角力點是爭奪市場配額和盈利。

去年至今,共享單車的投放數量都受到監(jiān)管,置換成為了巨頭爭奪市場份額的一招。

今年5月,滴滴在北京中關村等地投放青桔單車,首批投放量為3000輛,用于置換之前已經投放的1萬輛廢舊的小藍單車;7月27日,摩拜新款單車“美團黃”開始出現在上海黃浦區(qū)和浦東新區(qū),這是摩拜開啟的舊車升級置換活動,將在上海地區(qū)首批置換4萬輛新款單車。

摩拜新款單車“美團黃” 由受訪者提供

隨著顏色改變的,還有騎行的價格。今年4月以來,哈啰、摩拜、小藍先后宣布在北京地區(qū)漲價:按照最新的計費規(guī)則,美團(摩拜)單車與小藍單車的價格相同,15分鐘內收取1元,每超過15分鐘加0.5元,

也就是說騎行1小時要支付2.5元。哈啰單車則從每小時2元,調整為每15分鐘1元,騎行1小時現在需要支付4元。

這并不是第一次漲價,各家單車連續(xù)以小幅金額上漲騎行費用。易觀汽車出行領域分析師孫乃悅告訴鋅財經,幾家現在都在追求提升變現能力,至少要和成本打平,因為不管是美團還是滴滴,都不可能為單車業(yè)務不斷輸血,因為要對投資人有交代。

“回歸理性去探索變現方式,漲價無可厚非,但一直漲價也不行,因為再漲,用戶會流失到公共交通上?!睂O乃悅表示,漲價的天花板很低。

漲價幅度不大,運維成本卻很高。優(yōu)拜單車前高管周釗(化名)告訴鋅財經,“明明在地圖上看到單車在這棟樓里,但就是找不到。”造價1000多元的車子最后無奈只能“扔掉”,除此以外,算上人工調度和運輸成本,一輛一天優(yōu)拜單車運維成本10元不止。

孫乃悅提到,現在各家都在強調精細化運營,就是要降低運維成本。

摩拜方面告訴鋅財經,目前摩拜嚴格按照“飽和城市只置換不新增”原則在投放,當下階段,精細化、智能化運營是重點。在摩拜單車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平臺上,記錄著每輛車的各部件維修保養(yǎng)記錄,可以追溯每一個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并根據維修保養(yǎng)記錄,優(yōu)化車輛的設計生產,從而提高車輛的使用壽命。

哈啰則對鋅財經表示,在對失聯車輛的找回上,他們通過哈啰大腦+智能鎖+運維bos組成線下處理失聯車的有效解決方案?;诠竽X這一決策和指揮中心,驅動智能供需預測、智能規(guī)劃、智能調度、智能派單等,單車全鏈路運營智能化。

智能鎖可以智能預判及實時通訊,確保運維可以更快的尋找到失聯車輛。如果一輛車跟服務端失去聯系,哈啰第五代車鎖中的藍牙芯片便可以跟附近的車輛形成藍牙組,通過其它的車輛,跟服務端保持一定的通信能力,從而減少車輛損耗、丟失,幫助車輛找回。

路人在解鎖哈啰單車 圖由受訪者提供

共享單車下半場,市場開始趨于冷靜,但盈利,仍是每個共享單車企業(yè)的大考。孫乃悅提到,只靠騎行費用,現階段很難打平成本。

她表示,目前巨頭還愿意持續(xù)投錢,是考慮生態(tài)協(xié)同,覺得單車業(yè)務的高人群覆蓋能夠給其他業(yè)務帶來增長。

“只有大平臺能夠認可單車在資金上的這種投入,因為認可單車的價值,純粹的財務投資人很難認可這點。”孫乃悅說。

出局者的反思

這短短一年,周釗形容為過山車一般的體驗。

2016年7月,優(yōu)拜單車正式入局共享單車戰(zhàn)場。這時候的街頭,還只有橙色的摩拜和黃色的ofo。

周釗告訴鋅財經,當時團隊高層討論時判斷,共享單車是最后一公里的出行解決方案,能夠達到和地鐵、公交車一樣的消費頻次?!懊刻炜赡苡猩蟽|元的訂單,共享單車未來可能是一個比滴滴更大的出行市場?!?/p>

投資人和入局者都期待著這個市場迅速壯大。

優(yōu)拜成立半年內,就拿到三輪合計數億元融資。背靠老牌自行車廠商永久,周釗感到優(yōu)拜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我們覺得非常興奮,2017年年中,我們可能有幾個億在賬上,而且覺得下一步要有更大的資金進來。”

優(yōu)拜單車融資歷史 數據來自天眼查

共享單車最瘋狂的那個夏天,有了資本加持的優(yōu)拜迅速擴張,團隊從剛開始的幾十人,擴張到最多時上千人。

優(yōu)拜給自己的定位是努力做到“行業(yè)第三”。在周釗的預判里,摩拜和ofo有先發(fā)優(yōu)勢,優(yōu)拜和它們有競爭差,最終行業(yè)應該能夠活下來四五家?!斑@是一門需要重資產投入和運營的生意,摩拜和ofo不可能完全吃掉這么大的市場,應該還會有第三、第四,甚至是第五家活下來?!?/p>

優(yōu)拜開始投放自己的車,周釗直言,技術層面,當時的單車都差不多,包括元器件的供應商,有些和競爭對手都是一樣的,水平差異不大。

周釗介紹,在成本上,優(yōu)拜單車一輛約一千元,摩拜剛開始一輛車成本超過一千五,ofo四五百元左右。

回想起來,他覺得一輛車七百元左右的成本更合理,這能夠保證使用壽命在四五年左右,超過這個成本,則是浪費的,“因為你做這么高的配置,用戶沒什么感知的,成本還會有很大的增加。”

優(yōu)拜單車

看到ofo和摩拜主打一二線城市,優(yōu)拜選擇避開一線核心競爭,主攻二三線南方城市,上海、深圳、廣州、寧波、無錫、廈門……2017年的頭三個月,是優(yōu)拜投放最瘋狂的時刻,第一批單車投放超過10萬輛,這也是用戶增長最快的時候。

周釗記得,那時候用戶騎行的頻次很高,在后半夜投放的車,次日上午6、7點鐘去看,發(fā)現幾十輛車都已經被騎光了,“只要你有車,就不愁用戶?!彼∠笊羁痰氖?,有些車一天甚至可以被騎20多次。

為了滿足旺盛的市場需求,最瘋狂的時候,優(yōu)拜一天可以投五千到一萬輛車,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了兩個多月。

為了快速獲得用戶,2016年12月份,優(yōu)拜選擇和支付寶合作,在部分城市實行免押金騎行方式,這背后的野心是沖刺市場前兩名,周釗告訴鋅財經,效果非常好,那段時期優(yōu)拜App上一天可以增長幾十萬用戶。

但市場的變化極為迅速,隨著ofo和摩拜的投放大戰(zhàn),以及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出現在街頭,競爭變得極為激烈。周釗記得,后期優(yōu)拜的單車,有時候一輛車,一天都沒人騎一次。

為了搶用戶,優(yōu)拜也開始了燒錢的舉措,發(fā)放免費騎行券、幾塊錢的月卡、季卡、年卡等,周釗透露,當時補貼了一個月,大概燒了幾千萬,“那段時間完全沒有營收,純燒錢?!钡脩袅吭鲩L還是越來越慢,直到17年夏天,增長基本停滯。賬上現金也所剩不多。

2017年夏天,ofo已經融資到E輪,拿到7億美元;摩拜E輪也融了6億美元。頭部已經被資本燒出來了,資本聚集效應明顯,剩下的玩家融資變得困難起來。

優(yōu)拜瘋狂找投資,周釗記得找了不下百家機構,“能找的都找了,沒有哪家投資人還有充足的資金去支撐這場戰(zhàn)爭?!?/p>

自我造血的過程也異常艱難。

周釗提到,優(yōu)拜內部早就發(fā)現,過度競爭已經破壞了騎行費用實現盈利的商業(yè)模式。

街頭的各色單車

優(yōu)拜內部從2017年上半年尋求商業(yè)化變現,做了大量的嘗試。和線上電商,和金融公司去合作,在單車投放當地做銷售廣告,還有跟一些當地的企業(yè)做聯合的商業(yè)活動,各種路徑優(yōu)拜都試過。

“都以失敗告終,合作效果特別差?!敝茚撜f。用戶只是把單車App作為一個比較簡單的快速的工具應用,即用即走,使用時間非常短,基本上不會在工具上做長期停留。沒有停留的話,企業(yè)就很難去變現,不論是廣告,還是電商。

融資和商業(yè)變現雙困的局面中,周釗也知道優(yōu)拜沒多少活著的機會了,看著公司從上千人,慢慢變成幾百人,最后幾十人,隨著團隊的解散,他最后也選擇離開?!皢诬嚲头旁谀抢锪耍硕甲邲]了,沒人回收?!眱?yōu)拜單車目前已經撤出了國內市場,去海外市場拓展。

回想起來,周釗感嘆,論融資速度和瘋狂程度,共享單車領域是中國互聯網歷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年之內,整個賽道就走到了終局,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復盤原因,他提到,“摩拜、ofo那種投放方式是在自殺,整個行業(yè)都會被摧毀,殺敵八百自損一千,過度競爭也拉高了盈利的門檻,如果一個城市保持合理的共享單車數量,比如北京差不多兩百萬輛車就可以,每輛車的騎行頻率在八次、十次,去掉運維成本完全可以賺錢。這個模式本來應該是可以的。”

對于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他表示,“我覺得不管大玩家、小玩家,誰活著誰難受。小玩家只不過先沒錢了,率先退出了而已,剩下的人如果改變不了局面,也不好過?!?/p>

小玩家艱難求生

作為共享單車行業(yè)里的老兵,曹康經歷過共享單車最瘋狂的年代,智享單車也曾拿到過上億元的融資。

但資本很快向著行業(yè)頭部聚集,智享單車只能靠“逆向”打法艱難生存。

不補貼、不大量投放、不做營銷,避開競爭以減少虧損。

這雖然減少了成本,但也決定了它的用戶數不高,進入的范圍和場景都有限。

單靠騎行費用沒法盈利。一入局,曹康就做出了這個判斷。

他告訴鋅財經,共享單車是一個半公益性質的產品,整體客單價很低,但損耗和運營成本太高,因此靠騎行費用作為主要的商業(yè)模式不可行。

“有些玩家的損耗量在30%左右,非常大,另外,運維只能靠人工,技術可以定位,但是找車維護需要大量人力成本。”曹康說。

為了減少成本,智享單車的投放并不多,曹康告訴鋅財經,智享單車在北京沙河,只投放了5000輛車。

這五千輛車,在技術上采取遠程控制車鎖,用戶騎行一旦超過電子圍欄,就會自動停下來。運維人員只需要繞著劃定的范圍邊緣尋找車子即可。

“提高頻次,降低成本,減少損耗。這是共享單車主要的三個痛點。”他提到,聚焦于場景和范圍是為了提高頻次,嚴控車輛則是為了減少損耗和成本。

盡管如此,智享單車依然和其他單車企業(yè)一樣,長期處于虧損狀態(tài)。在這之前,這個團隊已經由原來的四百多人縮減到四五十人。

“實話實說,生存也是很艱難的。”曹康說。

要想賺錢,就要有新思路,他想到做車身廣告。

智享單車 圖由受訪者提供

曹康想要靠低價吸引周邊的商戶來投廣告。

“我們的客戶主要是小商戶,有影樓、家具城、賣海鮮的、燒烤店,單車是一到三公里的圈子,而這個圈子里,小商戶的廣告需求是確實存在的,車身廣告賣貴了沒人要,一塊錢就很好賣?!辈芸嫡f。

但這件事并不容易,智享單車很快遇到了難題。

把廣告貼在車身上,更換的成本很高,營收根本覆蓋不了成本,廣告商也無法衡量效果。

“我們當時有3000輛車是貼了廣告,合作商家有幾十個,但是因為一直虧損,不可能持續(xù)下去?!辈芸嫡f。

智享單車的新方法是升級車身廣告,2017年初,曹康就聚焦于車身廣告技術的研發(fā)上,他招來300多個技術人員,投入大量資金,將車輪做成可以播放廣告的LED屏。

據他介紹,智享單車最新一代單車的車輪是192顆燈珠構成,前車輪自帶小型發(fā)電機,后輪車座有太陽能充電。

在軟件上,商戶們可以自行在智享App上傳圖片、Logo和廣告語,在App上,則顯示店鋪的位置,用戶點擊后,會出現店鋪的視頻。

最新一代優(yōu)拜單車樣機 圖由受訪者提供

曹康算了一筆賬,智享單車的運維成本是2.2元/車/天,一輛單車一天廣告租金5元足以覆蓋成本。

曹康在這件事上算是孤注一擲,目前這款廣告車已經進入第二輪市場測試,測試的內容包括計價方式,一種是包天或者包月,另一種是每千人顯示費用,同時測試投放廣告的價格區(qū)間、廣告顯示質量等。

曹康想,如果這個產品可以批量投放,獲得市場驗證,就能證明這個商業(yè)模式可以成立。

但他面臨兩個危機:資金危機和政策監(jiān)管。

智享單車想要靠這個模式吸引融資,但目前的情況并不是很樂觀。

曹康告訴鋅財經,目前正在和一些投資人談。在融資還沒到位之際,智享單車現在只能停止投放,每天近兩萬的支出都讓曹康感到壓力。

“我們可以撐到年底,如果年底融不到錢,就死了?!辈芸嫡f。

他正在努力向投資人介紹新一代廣告車,但是車身廣告本身也存在監(jiān)管風險,多個城市禁止共享單車車身設置廣告,曹康告訴鋅財經,“我自己也擔心,北京現在限制特別嚴,我們在其他城市有些空間?!?/p>

曹康現在只能選擇向前走,因為只有廣告模式探索出來,才能幫助智享單車走出虧損困境。他沒有選擇像別的單車一樣漲價,“我們的損耗很低,但就算是漲價,也沒法盈利?!?/p>

最新一代優(yōu)拜單車車身廣告夜間效果 圖由受訪者提供

共享單車后半場,監(jiān)管愈加嚴格,多地出爐單車考核制度來決定不同品牌單車的投放數量。

分析師孫乃悅認為,政策的監(jiān)管是為了防止過度投放和競爭,讓市場更規(guī)范健康。通過對共享單車企業(yè)定期做抽查和評分,最后得分低的企業(yè)退出或者減少車輛投放,會是未來政策的趨勢。

在廣州市2019年互聯網租賃自行車運營商招標中,摩拜、哈啰和青桔取得了投放配額,ofo沒有爭取到配額,這意味著ofo將退出廣州市場,在政策和巨頭的雙重夾擊下,共享單車的淘汰賽依然激烈和殘酷。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9-18
后共享單車時代:巨頭“三國殺”,小玩家掙扎求生
文/許夢 編輯/葉麗麗共享單車的戰(zhàn)場依然殘酷。近期有媒體曝出,共享單車品牌智享單車拖欠90名員工工資269萬、賠償金135萬,同時官網顯示的市場合作和客服熱線均已經無法接通,辦公室人去樓空。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