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出走風波的王懷南,以直播的形式現身,為寶寶樹近期遇到的問題和他自己做了一次回應:
“我從未拋售公司股票,也未有計劃離開寶寶樹?!?/p>
頂著“母嬰互聯網第一股”頭銜背后有阿里、復星支持,沒人會想到,王懷南和寶寶樹會在上市后遭遇“至暗時刻”。
經歷三年高速增長后,2019年寶寶樹突然急剎車。股價下跌、市值縮水、業(yè)務萎縮,近日又被曝出“抄襲門”、“流量造假”、裁員、創(chuàng)始人套現出走的消息。
當傳聞愈演愈烈,王懷南不得不出面澄清時,他在直播間卻說了這樣一句話:
“寶寶樹今天的天花板就是行業(yè)的天花板,寶寶樹遇到的風險和問題是這個行業(yè)在未來幾年都會遇到的問題?!?/p>
隨即市場就出現了大量質疑聲音,寶寶樹的困局是否標志著整個母嬰行業(yè)遇到了天花板?
甚至媽媽網楊剛直接在朋友圈“開罵”。
親寶寶創(chuàng)始人馮培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反駁,行業(yè)沒有天花板,有天花板的只是企業(yè),如果你畫地為牢,不懂得突破,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組織進化,就會有天花板。
“任何一個公司都不能代表一個行業(yè),我想即使阿里也不會這么說,不然就是自大的思維,自大本身是一種對自己的限制。”
王懷南的一番言論,幾乎遭到了同業(yè)者們的一致反對。
寶寶樹發(fā)生了什么?
今年3月寶寶樹公布2018年全年財報。
財報披露后市場大吃一驚,即便拉來了阿里這樣的戰(zhàn)略投資人護航,寶寶樹的電商業(yè)務仍舊較2017年下降了59.3%。
根據財報,2018年寶寶樹電商收入1.35億元,較2017年的3.33億元下降了59%,其中自營電商收入從1.75億元下降到0.70億元,平臺電商收入由1.58降到0.65億元。
5月23日,寶寶樹又突發(fā)公告:預計2019年上半年公司將虧損,廣告業(yè)務受到宏觀經濟影響表現不佳、與阿里巴巴電商整合進度慢于預期、人工成本大幅上升、品牌廣告與流量費用大幅提升。
緊接著5月30日,瑞銀就在一個研究報告中直接將寶寶樹集團的目標價由9.62港元下調至5.66港元。理由是“寶寶樹與阿里整合速度令人失望,降級至中性”,隨后半年間寶寶樹股價已跌去了四分之三(從8港元跌到2港元出頭)。
關于寶寶樹是如何將電商業(yè)務做沒的,大家可以移步查看《寶寶樹桃之夭夭》這篇文章,里面說的很詳細,我在這里就不過多贅述。
我們接下來要聊的是,電商業(yè)務驟降與阿里整合不暢有關、廣告業(yè)務驟降與整體經濟下行有關,即便在寶寶樹官方口中都有合理解釋,但整體盤子萎縮如此嚴重,真的只有上述兩個原因么?
流量思維失效
實際上,寶寶樹的失速是一種必然。
寶寶樹的問題就在于,流量思維根深蒂固,進而導致它整個運營模式都以此為根基展開和運作,做電商也是平臺POP模型,可見一斑。
此外,寶寶樹2019年上半年業(yè)績財報數據顯示,上半年營收2.4億,同期下降40.9%,其中廣告收入為2.1億,占總收入的87.9%。收入結構日趨集中在廣告上,廣告收入占比近9成。
這是典型的流量思維邏輯。中國互聯網早期,也就是消費互聯網的黃金十年里絕大多數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都是這樣的思維,通過做大平臺最后以廣告的方式贏利?;ヂ摼W以及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用戶紅利,使得廣告成為最簡單也最高效的贏利手段。
流量思維一個最大的特征,就是希望把一件商品或服務賣給越來越多的人,如果還有人口紅利,寶寶樹的運營模式或許可以走下去。
但如今移動互聯網用戶規(guī)模都已經出現了負增長,BAT都開始談產業(yè)互聯網了,人口紅利真的殆盡了,寶寶樹的失速也就成為必然的了。
轉型用戶思維
這種情況下,如果再不改變有很大幾率是會掉隊的。
流量思維的弊端在于,盛世(人口紅利)里通用的運營哲學失效,無法靠規(guī)模化的廣告和持續(xù)的高增長獲取收入及估值。
這是互聯網通病,想突破天花板,必須要變。
易車網,2017年提出了一個“用戶互聯網”概念,其核心是圍繞用戶建立供給和鏈接,將內容、廠商以及行業(yè)從業(yè)者以用戶為中心緊密連接,實現各個層級的互通。
新氧,圍繞顏值經濟做了會員收費、廣告服務和傭金抽成等營收模式,其核心也是抓住了醫(yī)美的關鍵場景,圍繞用戶進行產品開發(fā)和運營。
這兩家互聯網公司本屬于同寶寶樹一樣的模式,規(guī)模、廣告,一新一舊。無論新舊,面對市場變化互聯網公司就必須有所回應。
事實上,包括百度、騰訊等巨頭,也有類似的舉動。這種從流量思維到用戶思維的轉變,是過去幾年內互聯網公司的一個集體轉型。而從中我們也看到一個趨勢,即一批有著無邊界特征的公司出現。
典型例子如美團、滴滴、小米,圍繞一群有共同屬性的用戶,不斷挖掘他們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
美團對應吃喝玩樂、滴滴對應出行、小米對應消費電子,這三家公司幾乎是在自己的領域內做到了頭把交椅。
母嬰行業(yè)也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適用于無邊界的創(chuàng)業(yè)領域:
第一,母嬰用戶群體體量大,足以容納千億規(guī)模的公司;
第二,母嬰用戶的需求明確,易預測,比較容易找到解決方案。
未來成功的母嬰公司將是無邊界的公司
李志剛斷言,未來成功的母嬰公司將是無邊界的公司。那么母嬰行業(yè)的無邊界究竟為何物?它是如何運轉的?
今天站出來駁斥寶寶樹的親寶寶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案例。
截止2018年底,親寶寶注冊用戶破億,月活超過2000萬,是互聯網母嬰市場月活過千萬的雙寡頭之一。
易觀和艾瑞的多項數據都已表明,親寶寶APP已經超過寶寶樹孕育APP。
成績是如何取得的?答案要從運營思維中尋找。區(qū)別于寶寶樹等平臺的流量思維,親寶寶是典型的原生派“用戶思維”企業(yè),圍繞用戶做產品開拓業(yè)務邊界,逐漸形成了高黏性工具—高信賴流量池—高復購消費場景的商業(yè)閉環(huán),從親子相冊和育兒知識衍生到自有品牌、智能硬件、幼兒早教等領域。
具體來說,親寶寶自己做了一個親寶優(yōu)品的自有品牌,與行業(yè)領先的代工廠合作,主要提供安全、高品質且價格親民的母嬰家庭必備商品。
另外,親寶寶還布局早教智能硬件,第一個產品親寶小伴已經開始銷售了,月銷已過萬臺。還有早教業(yè)務,第一個數學思維課程親寶玩數學也已開始招生。
母嬰賽道到2020年將會是一個超過3萬億規(guī)模的大市場,空間在機會在。但我們講精細化運營講用戶思維或者產業(yè)互聯網,其實根本是在做降本增效。同時,也要學會從經營商品到經營用戶,不靠商品差價賺錢,而是靠產品服務化創(chuàng)造新利潤。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