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2019年是5G商用元年,但受限于網絡、終端和應用,5G依然未能真正落地。就像2016年的AI一樣,5G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都只是概念。2020年5G有望實現規(guī)?;逃茫蛞苿油ㄐ艆f會高級顧問、中國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認為5G的應用將會從行業(yè)開始,而爆發(fā)階段一定會體現在消費級應用。5G在B端和C端都有大量應用場景,最大應用場景就是IoT。
5G具有三大特性:低延時、高帶寬和大容量,低延時意味著云端即時協作變?yōu)榭赡?,自動駕駛、遠程操控諸多應用可實現;大容量則意味著海量設備可實現互聯互通;高帶寬意味著數據可以在終端、邊緣和云端任何地方被計算。與此同時,2019年AI產業(yè)化進程明顯已經加速,而AI與IoT密不可分,IoT給AI貢獻更多場景、數據和連接能力,AI則讓IoT設備變?yōu)槊逼鋵嵉闹悄茉O備。
總之,真正的IoT時代會在5G時代來臨。
2020第一天阿里IoT排兵布陣
2020年第一天,IoT重量級玩家阿里巴巴有了新動作:將人工智能實驗室天貓精靈業(yè)務升級為獨立事業(yè)部,由阿里云IoT負責人庫偉負責;天貓精靈原業(yè)務負責人陳麗娟將帶領人工智能實驗室其余業(yè)務加入云智能,并負責產品解決方案和大網站事業(yè)部,推動并建立云智能to B產品體系。
從結果來看,升級成事業(yè)部后的天貓精靈將與阿里云IoT形成深度協同的關系,天貓精靈重點在IoT,被并入阿里云智能的阿里AI實驗室重心則是AI to B。
陳麗娟是天貓精靈從0到1的操盤手,也是淘寶第一任產品經理,三年下來,陳麗娟帶領天貓精靈牢牢占據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的頭把交椅,同時已經躋身全球前三。IDC數據顯示,2019年1-11月中國智能音箱市場累計銷量3629萬臺,阿里巴巴以1258萬臺銷量排名第一。2019年IDC中國智能音箱市場銷量數據顯示,阿里巴巴旗下天貓精靈已連續(xù)三個季度銷量排名第一。
天貓精靈誕生于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這一實驗室在語音助手外,還有工業(yè)設計、智能制造、機器人、數據平臺、車路協同等AI應用技術研發(fā)布局。接下來,天貓精靈外的業(yè)務將由陳麗娟帶到阿里云智能,陳麗娟將負責阿里云產品規(guī)劃,通過產品化加速阿里云的AI to B,這表明,2020年阿里云智能將進一步強化“智能”,助力各行各業(yè)“數智化升級”。
天貓精靈事業(yè)部則將由庫偉接任,后者同時負責阿里云IoT事業(yè)部,向張建鋒和朱順炎雙線匯報,前者是阿里云智能總裁,后則是阿里創(chuàng)新事業(yè)群總裁,這表明天貓精靈將成為阿里IoT戰(zhàn)略的核心業(yè)務,與阿里云IoT協同發(fā)展的同時,繼續(xù)進行產品形態(tài)上的創(chuàng)新。
看到這里,阿里這次架構調整目的就很清晰:一個是天貓精靈業(yè)務重要性得到提升;二個是天貓精靈與阿里云IoT深度協同,阿里IoT戰(zhàn)略B端和C端形成“雙子座”協同模式;三個是阿里云智能將強化AI to B的產品能力。
阿里IoT的B/C“雙子座”終于會師
阿里巴巴早在2018年就將IoT升級成繼電商、云計算、金融、物流之后的第五大戰(zhàn)略,時任阿里云總裁的胡曉明宣布阿里全面進軍物聯網領域,阿里云在未來5年內將連接100億臺設備,此后一年多時間里阿里巴巴IoT步伐加快,在技術、產品、服務、行業(yè)解決方案和生態(tài)上不斷完善。
技術層面重點布局定位、數字孿生、5G、IPv6、時空信息、微內核、物聯網安全等IoT核心技術。阿里云IoT官網(https://iot.aliyun.com/)則顯示其已形成覆蓋物聯網開發(fā)各環(huán)節(jié)(云管邊端),滿足各類開發(fā)者產品開發(fā)需要的基礎產品和應用產品,同時針對智能城市、制造、生活、園區(qū)、人居、農業(yè)、物流、商業(yè)、醫(yī)療、體育、校園、社區(qū)諸多特色行業(yè)的解決方案。2019年云棲大會上,阿里云正式推出了物聯網邊緣計算服務,幫助物聯網用戶低成本、更便捷地使用邊緣計算能力。
阿里云IoT還形成了繁榮的IoT生態(tài),搭建了物聯網解決方案庫、應用中心、硬件商城、需求廣場、服務廣場,牽頭組建IoT標準聯盟組織ICA,連接IoT軟硬件開發(fā)商、系統(tǒng)集成商和電子元器件合作伙伴。阿里云IoT開發(fā)者社區(qū)已聚集100萬開發(fā)者,IoT市場則上架了10000+應用方案。
阿里云IoT已形成全棧IoT能力,但也不難發(fā)現,其更多側重于行業(yè)端提供基于云的解決方案能力。天貓精靈則是阿里IoT的另一條主線:以客廳場景為起點,探索IoT在消費側的落地,培育市場。
一方面,天貓精靈是一個機器人助理,是IoT設備的人機交互系統(tǒng)。
IoT時代的人機交互一定不是安卓/iOS主宰,安卓/iOS適用于智能手機等傳統(tǒng)智能設備,很難滿足碎片化的IoT設備的人機交互需求,IoT設備會有新的人機交互系統(tǒng),而底層一定是AI驅動。
雖然天貓精靈已是中國第一、全球前三的智能音箱,但其野心卻不是智能音箱本身,而是要做機器人助理,從其官網(https://bot.tmall.com/)的前綴bot可窺一斑(bot即機器人)。
天貓精靈已落地到不同場景,在客廳場景是語音控制中心,截至目前已有方糖、CC、X、兒童版等系列產品,雖然形式都是智能音箱,但卻是智能機器人雛形。天貓精靈同時還有車載版、智能美妝鏡諸多產品形態(tài),在行業(yè)端也有布局,2019年9月推出服務機器人“天貓精靈·太空蛋”和“天貓精靈·太空梭”,為盒馬機器人餐廳打造了收餐機器人則在進博會上亮相。理論上,天貓精靈可以inside或connect anything,成為人與IoT設備的人機交互系統(tǒng)。
另一方面,天貓精靈在終端側構建了繁榮的IoT生態(tài),具有互聯互通的能力。
天貓精靈不只是重視云端內容、商品和服務的整合,同時重視IoT設備的連接。第一臺天貓精靈X1就支持WI-FI和藍牙m(xù)esh兩種連接方式。天貓精靈聯合上游芯片廠商和技術標準協會,推出了開放連接套件IoT Connect Kit,其采用量已經突破1000萬,支持天貓精靈連接的品牌數超過900家,連接平臺數超過600個,可控設備數超過2億,這說明天貓精靈對IoT設備的連接和操控能力強大。
天貓精靈還推出AliGenie開放平臺,將其強大的智能交互能力輸出給第三方。通過內置AliGenie系統(tǒng),合作伙伴的產品將在聽覺、觸覺、視覺以及智能交互等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實現智能化升級。天貓精靈與浙江慈溪電暖風扇產業(yè)、廣東中山照明產業(yè)和福建福安按摩儀產業(yè)建立深度合作,輸出AI交互能力,而驅動產業(yè)帶數智化升級,這也是阿里巴巴商業(yè)操作系統(tǒng)整體部署的一部分。
可以看到,在IoT上,阿里云和天貓精靈承載不同價值:阿里云側重于云端和B端,天貓精靈側重于終端和C端。2020新年伊始架構調整,天貓精靈升級成事業(yè)部,與阿里云IoT事業(yè)部在一個“統(tǒng)帥”下共同協作,可以說是B/C會師、云端合流,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共享客戶資源和生態(tài)合作伙伴資源,減少重復開發(fā),提高協作效率。所有組織架構調整都有這樣的目標,這一次調整不例外。
不過,阿里巴巴這一次架構調整表明其在IoT上還有更大的野心。
阿里巴巴IoT陽謀浮出水面
很多手機家電硬件公司都在做IoT平臺,TCL、格力、美的等均公布了IoT戰(zhàn)略,但它們更多是為了賣自己的硬件產品,做圍繞自有產品的IoT生態(tài)。然而阿里的野心卻不止于此,其希望構建一個IoT平臺,進而擁有最高話語權,類似于谷歌或者蘋果在移動互聯網底層扮演的角色。
IoT是Internet of Things的縮寫,因此能連接的設備數量是衡量IoT平臺規(guī)模的關鍵,天貓精靈如今可控設備數量也在2億,而阿里云在2018年就提出要在未來5年內將連接100億臺設備的宏大目標,100億是什么概念呢?Strategy Analytics在2019年發(fā)了一個報告指出,截至2018年底,全球連接到互聯網的設備數量已經高達到了220億,預計到2025年連接設備將達到386億臺,到2030年達500億臺。阿里巴巴的100億,是個大目標。如果實現這一大目標?
從2020年第一天的架構調整看,阿里巴巴IoT野望已經浮出水面。
第一,強化云端協同。
阿里云是亞太地區(qū)絕對一哥,且早已不只是提供IaaS基礎計算的平臺,而是提供綜合的數字化、智能化和大數據能力,是各行各業(yè)數智化轉型的“新技術”基礎設施,或者說技術中臺。端側,天貓精靈作為一個品類探索是十分成功的,形成了強大的智能交互能力、互聯互通能力和智能內容服務生態(tài)。架構調整后,阿里云IoT和天貓精靈將云端協同,一起解決各行各業(yè)IoT智能化需求,特別是工業(yè)互聯網、智慧城市、智慧社區(qū)、智慧家庭等頭部行業(yè)。
第二個,實現B/C共振。
Strategy Analytics報告指出,在2018年的IoT市場中,企業(yè)物聯網(IoT)仍然是領先的市場,占市場的一半以上,移動/計算只有四分之一多一點,這意味著IoT最大的市場機會在B端,其次是C端。實際上,不論是AI、5G、區(qū)塊鏈,諸多新技術未來的發(fā)展重心都是B/C并舉的。
阿里云在B端取得有目共睹的建樹,同時B端客戶組織是阿里商業(yè)操作系統(tǒng)的重點服務對象,淘寶、天貓、釘釘、飛豬、螞蟻、菜鳥……等業(yè)務事實上都在服務B端。IoT只是阿里商業(yè)操作系統(tǒng)的基礎組件之一,是阿里服務B端數智化轉型的重要能力,因此阿里IoT在B端落地只是時間問題。同時阿里巴巴在消費者C端,則擁有最大規(guī)模的消費群、最豐富的業(yè)務矩陣,多年來一直在推動中國消費升級,也是中國新消費的基礎設施??梢哉f,阿里是為數不多具有B/C混搭能力的科技巨頭。
架構調整后,阿里巴巴在IoT上將B/C共振。天貓精靈在C端承載“探路者”角色,創(chuàng)新產品形態(tài),探索應用場景,摸索市場需求,錘煉核心技術,打開市場認知,讓阿里云在B端輸出AI+IoT能力時更加得心應手,就像谷歌Pixel系列手機對安卓生態(tài)的價值一樣。三年做到市場第一,天貓精靈在C端品牌、渠道、產品上都形成了深厚積累,阿里云則是云計算亞太一哥,B端積累深厚,阿里云+天貓精靈將在IoT領域結合to b和to C的優(yōu)勢,構建一個完整的IoT閉環(huán)。
第三個,構建開放生態(tài)。
家電手機硬件巨頭的IoT平臺就很難連接其對手的設備。阿里IoT走的則是安卓模式,不論是阿里云還是天貓精靈,做IoT都是走的開放路線,可與任何企業(yè)合作,可連接任何設備,核心原因在于阿里的商業(yè)模式不是賣硬件,而是做平臺,做基礎設施,搞標準,與硬件設備公司不構成競爭關系,自然會得到更多玩家擁護。
總的來說,2020年5G一定會加速IoT的爆發(fā),IoT接下來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前些年的物聯網都只是前戲。阿里巴巴新年第一天的架構調整本質上是其IoT戰(zhàn)略B/C和云/端的勝利會師,2020年阿里也將以B/C和云/端大協作的開放模式,推動IoT戰(zhàn)略加速落地。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