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攜程啟動“旅游復興V計劃” 發(fā)布《2020目的地旅游復蘇指數》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國民經濟沖擊巨大,文旅行業(yè)更是重災區(qū)。
解決千萬級退訂訴求之后,攜程集團于3月5日召開線上發(fā)布會,宣布啟動“旅游復興V計劃”,聯合百余目的地,萬家品牌共同投入10億元復蘇基金,促進旅游消費,振興疫后旅游經濟。
與此同時,攜程通過大數據平臺“旅行觀察家”對數百目的地進行了“復蘇得分值”統計,發(fā)布《2020目的地復蘇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這一平臺將階段性、免費開放給目的地政府,他們可以實時查詢目的地的綜合旅游復蘇數據,輔助政策決策,助力旅游復蘇。”攜程集團CMO孫波介紹。
疫后V形回暖清晰可循 40個目的地復蘇指數超50
據了解,“旅行觀察家”數據平臺是攜程綜合全球近年來公共衛(wèi)生安全事件前后旅游業(yè)的恢復數據、2019~2020年旅游行業(yè)成長規(guī)模、疫情發(fā)展預判、平臺用戶的搜索、瀏覽、下單、收藏以及時令因素后,建立的2020年行業(yè)復蘇預估模型。根據該模型呈現的結果顯示,隨著疫情的逐步控制和平緩,行業(yè)歷經低谷后,會隨著疫情控制開始平穩(wěn)回升,并隨著五一、暑假等傳統旅游節(jié)點的到來開始獲得增長,全年趨勢呈現明顯V型。
“根據有無疫情的綜合數據對比差值輔以相應算法,我們可以得出目的地復蘇指數數據,50分是一個關鍵節(jié)點?!睌y程CMO孫波介紹,攜程報告結果顯示:已經有超過40個國內目的地復蘇指數超過50,顯示出回暖期初期的跡象。
報告還發(fā)布了國內外“心愿指數熱門目的地”榜單,三亞、成都、貴州位列國內前3,上海、西安、北京、廈門、杭州、廣州、開封、重慶、青島、長沙、蘇州、黃山、湖州、西藏、深圳、婺源、廣西也同步上榜。
境外部分,除了泰國、日本、新加坡三個“老朋友”,上榜國家還包括越南、迪拜、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德國、英國、加拿大、摩洛哥、新西蘭、意大利、韓國、巴西、智利、阿根廷、以色列和斐濟。
國內:一線城市“周邊游”信心回升,“主題游”期待值高
受疫情影響的旅行信心,也許將從“周邊游”開始回升。
報告顯示,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消費者對“周邊游”十分期待,北京周邊的天津、秦皇島、張家口、保定、濟南;上海周邊的湖州、黃山、麗水、蘇州和杭州;廣州周邊的澳門、惠州、珠海、湛江、桂林等地均進入“周邊游”心愿目的地指數榜單前5名。此外,成都及周邊的貴州、重慶、甘孜州、麗江和香格里拉,心愿指數日漸提升。
盡管疫情未過,不少消費者已經開始向往“踏青”、“賞花”和“看海”。以花聞名的婺源、洛陽、大連、西藏、青海心愿指數最高;黃山、揚州、延慶、貴州和內蒙古排名“踏青”類心愿指數榜前列;氣溫回升,三亞、廈門、青島、日照和寧波則霸榜國內“海濱熱門心愿目的地”。
熱門主題榜單中,“親子”、“古城”、“美食”三個維度的心愿指數呈現強勁勢頭。上海、廣州、香港、蘇州、杭州等地更吸引親子家庭;“中國風”屬性的西安、開封、荊州、晉城、沈陽則拔得“古城目的地”榜單頭籌;因為疫情忍耐已久的老饕們更愛華西、華南等區(qū)域城市,廣東、上海、成都、重慶、長沙或許將在疫后迎來大批“食客”。
境外:“海島”、“親子購物”、“異域風情”成關鍵詞
2013年開始,中國出境游人數和“買買買”熱情連續(xù)穩(wěn)居世界第一。通過報告也可以看到,雖然還在疫情中蟄伏,但國人對海灘、購物、異域風情的熱情已按捺不住。
在包含“親子”及“購物”“異域風情”的海外目的地榜單中,“風月同天”的日本成為國人心頭好,新加坡、意大利、英國、德國、韓國、迪拜、加拿大等熱門目的地緊隨其后;印尼、泰國、馬來西亞、澳大利亞、越南、斐濟和希臘成為大家最想飛去的夢想海灘;摩洛哥、阿布扎比、巴西、墨西哥、智利、以色列、阿根廷和塞爾維亞等地則以“異域風情”占據了榜單一席之地。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