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見首,中國凌云

原標題:神龍見首,中國凌云

文/陳紀英

在歷史的長河中,再也沒有比科學家更被低估、更易誤讀的群體了。

他們中的極少數出現在聚光燈下,身負希望與壓力;他們中的大多數默默無名,如同《冰與火之歌》的無面者;他們身負沉重的使命和沉默的榮耀,一次次登上高山,又一次次主動跳入谷底,從0到1,攀爬新的技術高峰。

比起歷史上很多數深藏功名的科學家,自主研發(fā)神龍云服務器架構的阿里云科學家們,要幸運許多——他們的技術成果在各行各業(yè)得到廣泛應用,他們首研的解決方案被行業(yè)跟風效仿,他們還收獲了應有的功名和點贊。

11月23日,烏鎮(zhèn)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fā)展論壇上,神龍云服務器架構入選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這也是首次有云服務器架構入選——這得益于中國政府對于云計算產業(yè)的鼓勵扶持,以及阿里巴巴集團對于云計算業(yè)務的十年深耕,還有一代代技術人員摩肩接踵的科研投入。

神龍飛天,搬開云計算最后一塊擋板

神龍,一個浪漫的名字,其實是一項硬核的技術代號——在神龍出現之前,虛擬化性能損耗,是云計算行業(yè)如影隨形的痛點。

所謂的虛擬化技術,《淺黑科技》的史中曾經有過通俗的比喻,就如同變形金剛,把無數臺計算機“組合”成一臺超級計算機,或者把一臺整計算機“切割”成無數小計算機。

而在組合、切割的過程中,大量性能被占用被損耗。

損耗比例有多高?一個32核的物理服務器,云廠商只能把16核或者20核給到客戶,剩下的12核需要對存儲、網絡進行虛擬化,那么資源浪費率就在37.5%-50%區(qū)間。

資源的浪費帶來了成本的顯著提升,而性能瓶頸也會影響整個存儲、網絡的虛擬化,導致穩(wěn)定性的降低,正是因為無法解決這一痛點,很多企業(yè)上云之后,又兜兜轉轉撤回到了傳統(tǒng)IT架構。

不要以為這是危言聳聽,不少頭部企業(yè)也折戟于此——上汽集團曾一度計劃用云計算來解決汽車仿真的大算力場景需求,但經過一番試錯之后,公司大失所望,虛擬化帶來的性能損失高達60%,一點不經濟不合算,上云計劃最終遺憾擱淺。

簡單來說,神龍解決了困擾云計算行業(yè)多年的虛擬化性能損耗問題,讓服務器發(fā)揮出更高的性能、更加穩(wěn)定。

如你所知,神龍的價值僅用一句話就能概括完整,但研發(fā)神龍的過程卻如同在茫茫黑夜里里尋找光明——阿里云的技術人員深入黑暗的無人區(qū),沒有逃遁之處,也沒有后路可走,成功才是唯一的庇護所。

神龍的總設計師是時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CTO)、現任阿里云總裁的行癲——人如其名,為創(chuàng)新如瘋如魔。

當資源性損耗被行業(yè)集體默認為云計算的固有副產品時,2016年雙11之后的復盤會上,行癲提出了一個“強人所難”的小目標——必須想辦法把計算資源損耗降到“0”。

此前,阿里云已經把虛擬化資源損耗降低到了10%——幾乎是行業(yè)最低水平。

從10%到0,看似只有10%的差值,但卻是損耗率的∞提升,遙隔著星辰大海的距離。

說都說了,就開干吧,一項代號為“X-Dragon”的神秘項目就此啟動。

一年后的云棲大會,“神龍云服務器”首次亮相,不是PPT上的概念或者實驗室的內測版本,是可以量產的現貨。

通過自研的硬件模塊,阿里云將外部云盤存儲、VPC網絡等資源offload到專屬硬件芯片上,徹底消滅了虛擬化性能損耗問題,高效發(fā)揮了物理機100%的性能,同時還擁有虛擬機的彈性和分鐘級交付能力。

神龍,是阿里云在無人區(qū)探索的終有所成,艱難尋路的過程中,他們一直以為只有自己踽踽獨行。

卻沒有想到,大洋彼岸的亞馬遜AWS也惺惺相惜,勾畫出了同樣的平行線,在神龍亮相一個月后,亞馬遜發(fā)布了他們自己的類神龍?zhí)摂M化架構——名為 Nitro。

轉眼三年過去,到了今天,全球也僅有阿里云和AWS實現了虛擬化零損耗,打造了云端芯邊全鏈路融合、軟硬一體化的新范本,新生態(tài)。

東西兩個云計算巨頭的殊途同歸,可謂是英雄同路,所見亦同——只是這一次,一直作為追趕者的阿里云,搶先進球得分。

短短三四年間,“神龍”一直快速迭代。2019年推出的第三代神龍架構在多個關鍵指標上提升5倍性能。

而今年7月亮相的第三代神龍云服務器,再次將算力逼向極限,相比上一代整體性能提升了160%,在多項性能參數中斬獲世界第一。基于神龍架構的云原生裸金屬容器,QPS提升了30%,計算成本下降50%,安全容器的性能也提升30%。

神龍見首,一飛沖天。從此,云計算可以徹底甩掉高損耗的帽子,各行各業(yè)騰空凌云的最后一塊擋板被徹底搬開,一年超過10%的巨大云端算力重新釋放到各行各業(yè),為社會創(chuàng)造生生不息的價值。

因此,神龍獲得國家蓋戳點贊,其實并不讓人意外,學霸阿里云年年績優(yōu)也是常態(tài)——連續(xù)五年當選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此前入選的有阿里云飛天操作系統(tǒng)、阿里云ET大腦、supET工業(yè)互聯網平臺和PolarDB數據庫等等。

反哺社會,中國式創(chuàng)新的典型樣本

阿里云的科學家們,可以俯首甘當深藏功與名的“掃地僧”,但他們的技術成果絕不能束之高閣,封塵蒙土。

曲高和寡也絕不是阿里的做派,目前,數百萬臺阿里云服務器搭載著神龍架構,已經覆蓋了近300種場景,深入廟堂之高、江湖之遠、基層之末,行業(yè)之本,成為數字化時代的硬核技術擔當。

在內部,神龍云架構已經在淘寶、天貓、菜鳥、釘釘等業(yè)務中大規(guī)模應用。

依靠神龍架構,雙十一的技術極限值一次次被打破,高峰時期每秒處理的數據流量總數,從去年的25億條提升到今年的40億條,訂單創(chuàng)建峰值也提升至58.3萬筆/秒,阿里云又一次扛住全球最大規(guī)模流量洪峰,再也沒有重蹈卡頓的覆轍。

與此同時,資源損耗率和資源成本卻一次次極限壓低——過去四年,阿里云讓雙11的交易資源成本平均下降80%,研發(fā)運維效率平均提升20%以上,規(guī)?;瘧媒桓缎侍嵘?00%。

今年疫情期間大火的釘釘則是最新的受益者。疫情之后,釘釘的訪問流量倍數級增長,短短2小時內,釘釘就新增部署了超過1萬臺云服務器,這個數字也創(chuàng)下了阿里云上快速擴容的新紀錄,當同樣流量暴漲的ZOOM深陷崩潰之苦時,釘釘的使用體驗卻如絲綢般流暢平滑。

而在外部,過去一度懼于損耗率過高,無奈跳下云端的上汽集團,以及獨角獸曠視科技等等,也再一次漫步云端。

上汽通用使用神龍SCC超算集群后,汽車仿真計算效率提升25%;吉利汽車通過使用神龍云服務器集群,顯著提升仿真效率近三成,縮短車型設計和推出市場時間若干個月。

不僅為企業(yè)所用,民生服務、智慧政務、醫(yī)療健康、司法公安等等,穩(wěn)如磐石、動如神龍的阿里云,已經如同空氣一樣,支撐各行各業(yè)馭風乘“龍”,沖上云霄。

于宏觀層面,云計算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社會價值,社科院財經戰(zhàn)略研究院和阿里云研究中心聯合發(fā)布《云計算的社會經濟價值和區(qū)域發(fā)展評估》報告顯示,以云計算為代表的新基建對GDP的拉動效果是傳統(tǒng)基建的1.2倍;

根據測算,阿里云已為社會節(jié)省超過2000億IT成本;未來5年,云計算還將持續(xù)擔當起保就業(yè)的大旗,至少為全社會帶來300萬個就業(yè)機會。

反哺社會的同時,也是自我實現的過程,有了神龍加持,阿里云繼續(xù)飛升——7月21日,國際數據公司IDC公布2020年一季度中國公共云市場數據,阿里云排名第一,市場份額達42.4%。

縱觀阿里云的十年歷史,神龍云服務器架構,既基于阿里內在的創(chuàng)新驅動,以及前端業(yè)務發(fā)展的倒逼刺激,也離不開宏觀政策的扶持鼓勵。

早在2015年,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促進云計算創(chuàng)新發(fā)展培育信息產業(yè)新業(yè)態(tài)的意見》就提出,到2020年,中國云計算應用要基本普及,云計算服務能力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云計算骨干企業(yè)。

五年過去,阿里云不辱使命,榮列全球云計算三強,與亞馬遜AWS并肩而立,在某些技術指標和創(chuàng)新進度上,甚至實現了諸如神龍云架構的趕超,阿里云已經成為了中國創(chuàng)新的典型樣本和技術名片。

今年疫情之后,新基建、雙循環(huán)等勾畫了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主通道,各行各業(yè)涌入云端的速度將會再次提速,根據預測,2023年,90%的企業(yè)新的應用會通過云原生的方式部署。

未來十年,中國市場的廣闊天地里,阿里云依然還要大展身手。

可以說,阿里云就是典型的中國式創(chuàng)新的樣本——企業(yè)自我驅動,頂層設計鼓勵,快速應用落地,趕超全球巨頭。

龍的傳人,讓“神龍”從神話中照進現實,從一行行代碼,一枚枚芯片,一塊塊板卡,一臺臺服務器里一飛沖天——在中國,技術得到追捧,科學備受鼓舞,創(chuàng)新根植沃土。

一位科學家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年富力強的時候,實現了自己的技術使命,一家高科技企業(yè)最大的幸運,莫過于身處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市場,可以恣意綻放自己的創(chuàng)新價值。

天空給了星辰明月燦爛的機會,星辰明月又反身照亮了天空。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0-11-28
神龍見首,中國凌云
神龍,一個浪漫的名字,其實是一項硬核的技術代號——在神龍出現之前,虛擬化性能損耗,是云計算行業(yè)如影隨形的痛點。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