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能否拿著壟斷這張舊船票登上微信的客船?

原標題:抖音能否拿著壟斷這張舊船票登上微信的客船?

抖音再次選擇起訴騰訊讓我感覺有些恍如隔世,一方面是兩家的大戰(zhàn)尤其是關于微信分享部分的,應該都是兩年前的事情了,這個時間節(jié)點不知道為何又沉渣泛起。

另一方面則是反壟斷事件還是當年2012年360和騰訊的3Q大戰(zhàn)時的戰(zhàn)法,近10年后,整個互聯網行業(yè)有了很大變化,現在再拿壟斷說事總覺得有點舊壺裝新酒的意思,那么抖音這次突然發(fā)難,到底是蓄謀已久的一擊必勝,還是欲蓋彌彰的公關戰(zhàn)法,壟斷這張舊船票能否登上微信的客船呢?

騰訊回應有細節(jié):為何稱抖音構陷?

面對抖音的起訴宣傳,騰訊的回應很有深意,一個關鍵詞叫惡意誣陷。騰訊第二次的回應則直接變成了一則春節(jié)紅包皮的推廣營銷,蹭起了自己的熱度。

從這個角度來看,騰訊對這件事的判斷并非是法律事件,而是又一起公關戰(zhàn)。因為這個起訴又顯得比較沒有來由,相信也僅僅是老調重彈的壟斷訴訟而已,騰訊估計自己覺得毫無新意。加上頭條本身內部不乏當年參加過3Q大戰(zhàn)的人員,大概率是老調重彈,公關意義大于法律意義,無非就是想把騰訊拉進最近國家的反壟斷大潮中。

事實上,在當年3Q大戰(zhàn)的反壟斷訴訟中,關于互聯網壟斷的事情法院已經梳理得非常清楚了。在這場訴訟中,法院定義了關于相關市場、支配地位以及騰訊公司是否具有“控制商品價格、數量或者其他交易條件的能力”,最后的結論是當時即時通信領域競品眾多,競爭活躍,用戶切換產品不存在顯著的經濟和技術障礙,最終判定騰訊不具備壟斷地位。

那么這里最不同的一點是什么?當年的3Q大戰(zhàn),是展開在用戶電腦平臺上的二選一,用戶要么裝360要么裝QQ。而今天的抖音起訴微信,則是要求在微信平臺本身進行分享。

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是,當初起訴的是在用戶電腦上的生存權,而現在起訴的則是抖音在微信上的發(fā)展權。所以二者顯然不可同日而語,我認為也不該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在2020年底引起軒然大波的《平臺經濟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中有一個表述,“在特定個案中,如果直接事實證據充足,只有依賴市場支配地位才能實施的行為持續(xù)了相當長時間且損害效果明顯?!?/strong>這句話說明壟斷一方要有持續(xù)長時間的損害,但事實上,頭條也好抖音也好,發(fā)展速度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談騰訊壟斷的證明力顯然有所不足。

而飛書控訴微信就更有意思,企業(yè)軟件市場排名第一的是阿里的釘釘,發(fā)展的一樣很好,難道騰訊就給釘釘開了綠色通道么?這些控訴更多還是矯情罷了。

所以,前有判例,后有現實,騰訊當年在電腦上的QQ都不算壟斷,現在各家平臺更是百花齊放的今天,想要算成壟斷就更加困難,要知道APP的誕生,最大的好處就是打破了巨頭的壟斷,讓頭條、抖音的產品可以快速崛起,這一點大家恐怕都是心知肚明的。還要以壟斷起訴,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這也是為什么騰訊對此定性為“誣陷”原因。

微信為什么不讓分享?

我自始至終認為,我的地盤我做主,自己的產品想怎么做都可以。你看淘寶早就屏蔽了微信,而不是微信屏蔽淘寶分享,這事做得就非常局氣,我發(fā)展我的,你發(fā)展你的,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那么另一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可以說擺在明面上的就是一個數據安全問題。如果阿里讓淘寶鏈接在微信分享,那么微信勢必會掌握用戶淘寶購物的各種相關信息和喜好,那么下一步騰訊進軍電商就有了指路明燈,這顯然是阿里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那么抖音也好,飛書也好,為什么一定要在微信上分享呢?

這個事情都不是一個陰謀,早就是一個陽謀了,微信早早就說抖音竊取微信平臺的關系鏈,雖然抖音一直否認,但真相如何大家心中有桿秤。因為并非是微信一家遇到這樣的事情,早在2017年8月,微博就發(fā)布公告稱,因微頭條(頭條系產品)非法抓取微博內容,竊取用戶信息,微博暫停了與今日頭條的全部接口和其他合作。

在海外,韓國通信委員會(KCC)周三表示,已對短視頻平臺、抖音海外版TikTok罰款1.86億韓元(約合15.5萬美元),原因是TikTok處理用戶數據不當,在未征得家長同意的情況下收集了14歲以下兒童的數據,違反了當地電信法,并且在沒有在事先通知的情況下把當地個人數據轉移到了美國和新加坡的服務器上。

之前抖音小程序還有一個騷操作嚇出騰訊一身冷汗,媒體描述“進入小程序界面后,首先你需要授權該小程序以匹配你的抖音號,匹配抖音號以后,就會在小程序中展示同樣在抖音中綁定了微信號的微信好友,形成一個“群”,你可以通過關注“群里”的好友,完成對好友抖音號的關注。

另外,該小程序還提供了“分享到群”功能,讓用戶可以“匹配”微信中的“抖音好友”?!边@種扒關系鏈的做法可以說是當騰訊是傻白甜了,如果你不讓我扒,那我就起訴你壟斷,可謂是正反都有理。

其背后則是頭條系一直以來進軍社交的野心,推出社交產品“多閃”后,基本就是光明正大的要和微信競爭了。而這個時候如果微信再讓頭條系產品來微信進行分享,基本可以看作是開門揖盜。

我的一個小想法

其實整個事件的分析都過于宏大了,我的一個小想法是,也許這個事情沒有這么嚴重,僅僅是一次找平衡的公關事件而已。兩天前,抖音封殺騰訊的新聞登上熱搜,引發(fā)軒然大波,這顯然影響了抖音反壟斷先鋒隊白衣騎士的形象,抖音不僅迅速發(fā)表了聲明而且和博主發(fā)了私信要求刪帖,可以說是空前重視。

但事實上,在抖音平臺真的可以留自己的微信號,或者發(fā)布提及類似視頻號之類的視頻么?大家有興趣可以試試到底會有什么后果。從2018年起,頭條已經先后禁止了淘寶、微信和QQ的鏈接,2020年開始,抖音也禁止了淘寶的鏈接和其他第三方電商平臺的鏈接。都是千年的狐貍,為啥非要談聊齋呢?

對于這件事情我的看法一以貫之,誰的地盤誰做主,你不讓手機裝別人的APP是你的不對,但你不讓別人到你的平臺上分享運營,那就是一個取舍問題。

畢竟你在別人地盤上做什么都是瓜田李下,很容易就被扣上盜取關系鏈的帽子,況且微信也有短視頻,抖音也有多閃,都是超6億的活躍用戶,大家各自的不是挺好的,何必非要盯著對方碗里的眼紅呢?

我覺得阿里就很有骨氣,自我屏蔽微信、百度,做起了淘寶、釘釘,陌陌做起了社交,脈脈做起了職場交友。產品道路千千萬,何必非從人家里路過呢?

相信此事最后會不了了之,騰訊第一次表示連起訴材料都沒收到,我估計也是先宣布后起訴,比較倉促,來不及立案,大家敬請期待,好好過年吧。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1-02-03
抖音能否拿著壟斷這張舊船票登上微信的客船?
所以,前有判例,后有現實,騰訊當年在電腦上的QQ都不算壟斷,現在各家平臺更是百花齊放的今天,想要算成壟斷就更加困難,要知道APP的誕生,最大的好處就是打破了巨頭的壟斷,讓頭條、抖音的產品可以快速崛起,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