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赴美IPO,Keep深陷“商業(yè)變現”之困

原標題:取消赴美IPO,Keep深陷“商業(yè)變現”之困

據媒體報道,線上健身應用Keep已于最近幾周取消赴美 IPO 計劃。

早在今年3月,有媒體報道稱,Keep將沖刺IPO,最快將于今年第二季度申請在美國上市。據Keep官方宣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3月累積3億用戶,600萬日活躍用戶,4000萬月活躍用戶。從運動打卡延伸到布局消費品領域,一路狂奔的Keep從摸索流量成為當下的尋求變現。如今時機未到,終究不能掩蓋住難以上市的滄桑。

巧用營銷突圍,商業(yè)化難以摸索成上市難題

據中金企信國際咨詢公布的《2020-2026年中國在線運動健身行業(yè)市場分析及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4年-2018年我國在線健身市場用戶規(guī)模增長迅速,2019年用戶規(guī)模達到1.65億人。預計到2022年,中國運動健身市場將達到2115億。

線上健身以Keep為頭部品牌,Keep在健身類應用中占有87.73%的市場份額。然后是偏跑步的咕咚和健走的悅動圈,分別在各自的領域占有30.53%和49.21%的市場份額。

有了定位,要獲取更多的用戶,實現一到多的裂變,更要讓用戶看到Keep的價值。早先Keep并沒有把自己當作一個產品,通過減肥、健身的干貨把目標用戶吸引到Keep。在用戶有一定的規(guī)模圈層之后,Keep開始從工具到社區(qū)轉變,由用戶自己產出內容,形成工具-產品-內容的生態(tài)閉環(huán)。

Keep因為具有優(yōu)秀的互聯網基因,因此非常善于營銷。以APP和微博為主要戰(zhàn)場開展一些活動,譬如訓練打卡、有獎活動等等,事實證明策略的正確性,一次#拋開借口#微博話題的閱讀量達到1.4億,討論30.3萬。

財經江湖認為,獲取用戶是最基本的,Keep推出健身激勵,分享自己的動態(tài),當然主要針對輕度健身愛好者。在滿足用戶需求,擴大流量的同時,靠什么變現的問題來了。但是至今Keep商業(yè)化之路還沒摸索出來,可能是上市困難癥的原因。

流量多元變現,這條路到底行得通嗎

單靠內容產出的Keep目前既做不到微博的體量,又有資本遇冷的擔憂,不商業(yè)化是很難走得遠的。既是從用戶角度出發(fā),也是商業(yè)變現,Keep試水各種模式。

在2017年,Keep推出智能硬件產品跑步機,隨即推出瑜伽墊、智能手環(huán)等健身器械及相關產品。隨著健康生活的深化,智能化硬件產品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

雖然運動消費產品占據Keep總營收超過一半,但當面臨小米、華為等在產品制造到在淘寶、京東等在電商渠道的競爭上些許舉步維艱。

除了智能硬件之外,Keep也進行了多種其它變現嘗試。

首先是做起了線下健身房。在2018年3月首家線下健身房北京華貿Keepland正式營業(yè)。線下健身房開店和運營成本耗資巨大,沒有私教課等高毛利產品,況且Keep核心團隊還是互聯網基因,在線下運營一塊較為欠缺。也涉及過餐飲,在2019年上線小程序,主打輕食沙拉外賣,而后因為無實體店涉嫌違規(guī)。

財經江湖認為,在當今互聯網進入存量時代,靠營銷收割流量的路終究走不遠。Keep經過聰明的營銷,旋渦式地獲取流量之后,靠流量多元變現反而暴露商業(yè)化能力的短板。可見最終或許還是要歸于內容營銷,在迎來風口之后,產品營銷才能邁上新的臺階。

“滴滴”前車之鑒,上市難題何解?

業(yè)界認為,Keep取消赴美IPO計劃之前滴滴的“前車之鑒”。滴滴6月30日晚正式在紐交所IPO掛牌上市,市值達786億美元。 然而,上市不足48小時,網信辦宣布滴滴出行App由于存在嚴重違法違規(guī)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問題現已被下架。

正是有了滴滴的前車之鑒,那我們試想一下,Keep的上市難題又該如何解決,還是歸于內容營銷呢?內容生態(tài)決定營銷的上限,決定品牌最終能走多遠。況且內容即廣告,內容和廣告的界限正在模糊,廣告已經是常態(tài),在好的內容面前,全看廣告和內容的權重是否合理。

財經江湖認為,Keep的終點還是內容產品的延伸到變現,資本看重的除了在線健身市場的潛力,還有Keep的內容生態(tài)。若是Keep將注意力太多放在商業(yè)模式的變現上只會舍本逐末,連最價值的部分也岌岌可危。

Keep作為國內云健身的頭部平臺,靠品牌營銷積累的口碑已經不太經得住折騰了。在商業(yè)化變現上難以向資本訴說價值,不如專注內容生態(tài)營銷或許能取得意外的驚喜,要不然一味的流量變現真的是難上加難了。

財經江湖,混跡在財經江湖的從業(yè)者,做財經評論的領跑者!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1-07-16
取消赴美IPO,Keep深陷“商業(yè)變現”之困
財經江湖認為,Keep的終點還是內容產品的延伸到變現,資本看重的除了在線健身市場的潛力,還有Keep的內容生態(tài)。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