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女記者”到“地產一姐”,龍湖吳亞軍的“三不”人生

原標題:從“女記者”到“地產一姐”,龍湖吳亞軍的“三不”人生

寶哥說

低調、神秘是這位“地產一姐”身上獨有的標簽

“不簽名、不上鏡、不接受采訪。”

龍湖的創(chuàng)始人吳亞軍,被同行比喻為“三不人物”,低調、神秘是這位“地產一姐”身上獨有的標簽。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吳亞軍同時擁有男人的氣魄,以及女人的細膩。

不過,她帶領的龍湖近年來卻一路高歌猛進,成績不俗,成為了中國房企里獨特的存在——自去年國家出臺“三道紅線”以來,諸多房地產公司壓力倍增,甚至富力、綠地、融創(chuàng)等都相繼陷入困局。

但是,龍湖卻近乎完美地避開了三道紅線關卡,這不禁引發(fā)人們深思:

龍湖為什么能?

某種程度上說,一家民營企業(yè)呈現(xiàn)出的狀態(tài),很大程度等同于創(chuàng)始人的氣質。

要探究龍湖崛起、激蕩、破局、再到逆勢而上的真正秘密,就離不開吳亞軍這傳奇的“三不”人生。

01

江湖流傳,從未消散

即使低調,可吳亞軍“地產一姐”的名號早已傳遍江湖。

今年2021年度中國杰出商界女性榜單中,龍湖集團董事會主席吳亞軍位列第三。而恒力石化董事長范紅衛(wèi)以及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兩位女中豪杰則淪為陪襯。

時間往前,吳亞軍早在2019年就以660億財富成為全球白手起家女首富。

雖然,財富不該是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不過,一位女性能在險詐、兇猛、危機重重,且多以男性為創(chuàng)始人和領導層的地產江湖脫穎而出,得到業(yè)界欽佩,實屬不易。

作為龍湖集團董事長,吳亞軍不僅做到,且做得很好。如今,在其正確帶領下的龍湖走出重慶,邁向全國,一舉成為中國地產行業(yè)Top10里的明星企業(yè)。

原因何在?

視房產為藝術品的綠城老板宋衛(wèi)平,對龍湖和吳亞軍十分欣賞:“在中國,最多有一家半家的房地產公司在品質方面比我們做得更好,龍湖算一個。吳亞軍有著男人般的氣魄和女人的細膩柔情。我毫不猶豫地把所有贊美的話都送給她?!?/strong>

他曾坦言,龍湖是綠城唯一的競爭對手。甚至,有次觀摩龍湖重慶的項目后,宋衛(wèi)平立馬派綠城其他高管坐飛機去重慶學習,連飛機票都花了60多萬元。

可以說,從女記者到身家上億地產女富豪,吳亞軍的獨特和稀缺性,時常被同行稱贊。

不過,吳亞軍更有著強大的經歷和資源優(yōu)勢——回顧吳亞軍的履歷,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入局地產這些年來,憑著對中國政策經濟形勢研究、以及地產行業(yè)走向精準把握,外加重慶相關動向的了解,都給予了她強大的助力。

最重要的是,也是在這段時間內吳亞軍同步積累了豐富的政商關系人脈,一舉為她進入地產行業(yè)奠定了基礎。

02

豪爽重慶女俠,卻以細節(jié)取勝

吳亞軍出生于普通縣城,父親是供銷社職員,母親是裁縫。

吳亞軍從小學習成績優(yōu)異,后來考上了國內著名的985高校西北工業(yè)大學。此時,吳亞軍的“獨特”就開始顯現(xiàn):不按常理出牌的吳亞軍選擇了理工科專業(yè),進入航海學院魚雷動力裝置專業(yè)就讀。

大學期間,吳亞軍喜歡上籃球,憑著不服輸?shù)木髲妱?,進了學校校隊,還成為國家三級運動員。彼時,吳亞軍立志以居里夫人為榜樣,要在科學研究領域做出一番成就,為祖國發(fā)光發(fā)熱。

畢業(yè)后,吳亞軍20歲進儀表廠做技術員。時間不長,她主動跳出“鐵飯碗”,真正開啟了自己的傳奇人生。

1988年,吳亞軍進入《中國市容報》做了一名記者和編輯,借助平臺對社會局勢有了清晰認識,也建立了大量人脈。六年后,吳亞軍開始做建材生意,為日后邁入地產行埋下了伏筆。

在眾多講述中,創(chuàng)業(yè)做龍湖源于吳亞軍一次糟心購房體驗,隨后,吳亞軍打定主意,開始做品質樓盤。

在相關報道中,入局房地產初期吳亞軍的細心和耐心,延續(xù)到了每一個細節(jié)——1997年,吳亞軍將龍湖花園南苑做成了精品,獨具創(chuàng)意的樓盤成為了搶手貨,甚至眾多市民通宵排隊購房。

重品質、重客戶體驗,口碑頗佳——至此,吳亞軍帶領的龍湖園林景觀和物業(yè)服務在全國地產市場迅速破局,一度引來眾多領導到重慶視察。

吳亞軍對細節(jié)的把控和重視,在地產界有著一件廣為流傳的故事:

深圳萬科高層林少洲,在參觀龍湖地產的樣板房時,脫下皮鞋就換上了拖鞋進屋。出門時,他竟然發(fā)現(xiàn)皮鞋被調整了個方向,整齊擺放在門口。

林少洲不禁發(fā)出感嘆:龍湖這家企業(yè)很可怕!

這些年來,龍湖的穩(wěn)步發(fā)展和高質量出品,與吳亞軍的細節(jié)制勝有很大關系。

在龍湖文化中,最突出的就是吳亞軍對各種細節(jié)的極致要求,而且,吳亞軍也是那個能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去踐行細節(jié)的人。

大到公司發(fā)展規(guī)劃、戰(zhàn)略調整,小到招待客戶、吃飯報銷等,龍湖都有著相關細致的規(guī)則要求。就連龍湖新項目需要考察,吳亞軍都會先去實地考察。

“老板像皇帝,內部有級別,公司很難做好服務。”面對地產行業(yè)里那些不成文的陋習,龍湖也做出了大膽改變,構建了屬于自己的一套高效指揮系統(tǒng)。

這套指揮系統(tǒng)本身自帶知識、權限、流程、模板,直接賦能給前線。

甚至,當遇到問題時,前線直接呼叫,后臺馬上支持,只有全員做到這些細節(jié)化的東西,才能讓龍湖的管理具備穩(wěn)健性和高效性。

有趣的是,龍湖所有高層都沒有助理和秘書,包括董事長吳亞軍自己——訂機票、住酒店,都需要自己動手。

在龍湖,保潔員和CEO一樣有尊嚴。

03

“三不人物”,低調從頭到尾

“我只是一個做事的人”。

吳亞軍常被業(yè)界評為最低調的地產實干家,以及最能進退帷幄的“地產巾幗”。面對外界贊譽,吳亞軍的回應時刻保持著謙虛。

她被同行比喻為“三不人物”——不簽名、不上鏡、不接受采訪。

吳亞軍在朋友圈昵稱為阿袪,字符“祛”來自《廣韻》:“祛者,去也”。或許,吳亞軍正是以這個方式警醒自己,主動瓦解祛魅,拒絕高調和張揚,保持敬畏與謙虛。

實際上,“地產一姐”吳亞軍能夠在地產江湖打下屬于自己的一片江山,除了她對房地產行業(yè)的深刻洞察力之外,也和她身上“低調從頭到尾”的個人特質有很大關系。在眾多品牌喜歡高調塑造自己的業(yè)界標簽人設時,吳亞軍卻習慣以低姿態(tài)示人。

宋衛(wèi)平曾評價吳亞軍八個字:“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2012年,綠城房產遭遇資金鏈斷裂,宋衛(wèi)平希望吳亞軍接盤。但吳亞軍卻回了句“我的胃口沒有這么大,恐怕吃不下?!?/p>

彼時,正值房企并購潮,大量的房企交易與合并案例不斷發(fā)生,如果吳亞軍低價買入綠城,再高價轉手,說不定短期就可賺上數(shù)十億元。

對此,龍湖集團的員工們表示不解,但是吳亞軍有著自己的判斷。

她沒有選擇侵略性入股,而是選擇在這個波浪起伏的地產洪流外,靠自己主動的力量去修正龍湖行進的方向、速度和力度。

正因如此,龍湖在行業(yè)內一直都算得上穩(wěn)健派,持續(xù)增長是這家企業(yè)的標簽。不過,這或許出于吳亞軍關于長期主義的考量。

此前,當投資者問吳亞軍:龍湖未來會變得更大或更強嗎?

她的回答頗有深意——“先做長,再做強,而做大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04

稱員工“兄弟”,但卻拒絕家文化

吳亞軍平時為人謙和,強調刻意消除上司與下屬的差別,甚至允許員工直呼自己名字。她自己不“端架子”,個人辦公室只有十幾平方米,配備設施也非常普通。

去到一線公司考察,她對高層管理、中層員工,還有園林工人、市場銷售人員,都以“兄弟”相稱。正因如此,龍湖內部氛圍相對開放,甚至內部論壇上員工也可大膽匿名發(fā)表言論。

通常的公司大多都崇尚“家文化”,但是龍湖“堅決拒絕家文化”。

對此,吳亞軍說到:龍湖反對‘家’文化!我們講‘初心’、講價值觀,但也講結果導向,也講KPI,也講交付,也講淘汰!

龍湖的企業(yè)文化的鮮明個性,簡單而直接,講究做事實、拒絕畫餅,在其位謀其政、強調工作與收獲對等,也正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價值感,受到很多年輕人的青睞。

“善待你一生”落實到每一個細節(jié),不斷付諸行動,不喊口號,已經成為龍湖和吳亞軍的鮮明標簽。

05

豁達吳亞軍

身為女強人,吳亞軍的感情問題也常為大家所議論。

吳亞軍與丈夫蔡奎曾經相識于微末,一路互相扶持,共同拼搏才有了龍湖如今的成功。

蔡奎畢業(yè)于中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最開始從事電腦方面的生意。當時的蔡奎,一方面考慮到房地產生意前景無限,另一方面,也想幫妻子分擔壓力,所以蔡奎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轉而投身到龍湖地產。

不過遺憾的是,由于兩人都忙于工作,在感情上卻逐漸疏離,蔡奎開始移情別戀。

攜手走向成功的恩愛夫妻在商業(yè)界有很多,但是,最終因財產而鬧得對簿公堂的例子也不少。

豁達如吳亞軍,經過深思熟慮和冷靜后,終決定和丈夫和平分手。分開時,蔡奎將自己的股份交給妻子代管,吳亞軍還是給予了蔡奎200億。

或許,豁達的放下才是真正的智慧。

離婚后的吳亞軍,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龍湖上。在她看來,龍湖的未來更多的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

或許,這就是龍湖能一直在房地產界有一席之地,被人們津津樂道稱贊的原因。

一家企業(yè)呈現(xiàn)出的狀態(tài),很大程度等同于創(chuàng)始人的氣質。

擁有著有一位如此飽富魅力的“傳奇女俠”,龍湖的激蕩歲月從不曾停止。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1-07-27
從“女記者”到“地產一姐”,龍湖吳亞軍的“三不”人生
不過,吳亞軍更有著強大的經歷和資源優(yōu)勢——回顧吳亞軍的履歷,人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入局地產這些年來,憑著對中國政策經濟形勢研究、以及地產行業(yè)走向精準把握,外加重慶相關動向的了解,都給予了她強大的助力。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