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城門背后,百度的AR戰(zhàn)略嶄露頭角

在2016年12月Magic Leap承認其關于“裸眼AR”的宣傳片造假后,AR概念似乎陷入了自其1990年提出以來最低潮的時期,人們對這個聽上去高大上的技術心里不由打個問號。

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點上,百度在2016年底推出了用AR技術復原北京九大城門的活動,并在2017年1月16日宣布成立AR實驗室,這也是繼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深度學習實驗室、大數據實驗室之后百度的第四個人工智能實驗室,百度在AR方面的布局第一次清晰地浮現出來。

百度推出的復原城門活動一方面是情懷,另一方面是百度在AR技術應用上的一次嘗試,背后則是百度正逐漸顯現出來的AR戰(zhàn)略。

AR并非遙不可及,復原城墻只是牛刀小試

盡管Magic Leap所希望實驗的“裸眼AR”還離我們很遙遠,但實際上AR技術的應用其實并非高不可攀,甚至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百度推出的AR技術復原北京舊城門其實就是AR技術的一次應用,比如用戶只需要在手機百度上搜索城門關鍵詞,并將攝像頭對準任何紋理豐富的物體(如手心、鍵盤、雜志、公交卡等”,手機百度便可在該物體上完成城門的增強現實展示。

除此之外,或許大家更熟的AR應用應該是去年大火的AR游戲Pokemon Go,這款寵物小精靈經典IP+AR技術的游戲全球下載超過1億次,最高日活躍用戶數則超過了2000萬,一時風格無二。而不少女生喜歡用的短視頻美顏工具FaceU和Snow,其中能夠跟隨用戶形象移動的動態(tài)貼紙,實際上也是應用了AR技術。

誕生于1990年的AR技術在科學界更并不算新鮮,其出現和應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計算機視覺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近幾年深度學習算法的應用,更是讓計算機在AR方面的效果和效率都有大幅提升。因此百度這次也單獨成立了AR實驗室,并與此前三個人工智能研究院并重,負責人吳中勤直接向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回匯報,可見百度對AR研究院的重視。

不過考慮到過去幾年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和投入,百度建立AR實驗室的邏輯并不難理解。AR的背后是基于深度學習算法的計算機視覺,一些相關技術直接與百度人工智能戰(zhàn)略中作為重要組成部分的百度無人車相關,同樣也與其搜索業(yè)務中圖片與視頻的搜索關聯。AR在基礎算法的研究層面與百度當前的多項重點業(yè)務有著直接聯系,加之AR技術在應用層面未來潛在的重要價值,百度這次的城門復原活動更像是百度基于此前AR技術研究成果的一次牛刀小試,未來的故事顯然才剛剛開始。

BAT齊看好的AR,背后究竟是什么機會?

當然,國內前沿技術的競爭中永遠也少不了阿里和騰訊的影子,在不久前阿里就推出了AR紅包,將紅包玩法通過AR技術帶到了現實場景中,用戶可以再現實場景中通過攝像頭發(fā)現AR紅包并領取,這個酷似Pokemon Go的玩法一時引來了不少年輕用戶的嘗試。

而騰訊也在今年1月推出了基于AR技術的QQ紅包,同樣基于LBS的玩法讓阿里也直呼“抄襲”。不過,在去年底騰訊方面就開始不斷放出關于旗下AR開放平臺“QAR”的消息,目標是構建輕型易用的一站式AR SDK,從而為開發(fā)者在App內集成AR功能,由此可見騰訊在AR方面的布局早已滲透到開發(fā)者層面。

不過雖然被BAT齊看好,但從目前來看,各家對于AR的應用只能算作試水,并沒有希望像復原城門、實景紅包這樣的產品能夠成為“爆款”,更多的還是希望用戶能夠更好地認知AR,同時也將其自身的AR技術在實際的產品場景中做應用測試,目前的AR技術還主要是給一些產品賦能,獨立的AR產品其實離商業(yè)化還有著較遠的路要走。

但從長遠來看,AR代表著一種未來信息交互方式的趨勢,它能夠成為連接人、互聯網、以及現實世界三者之間重要的中介。這種連接從維度上看,要對于我們常說的線上到線下的O2O,因為它并非兩兩交互,而是三者實時在同一維度下交互。比如未來人們在餐廳點餐時,借助智能眼鏡或小型投影儀,就可以呈現出菜品的3D成像供用戶選擇,這種場景是人、現實世界、虛擬世界處于同一物理空間內實現的。

對于作為信息分發(fā)最重要渠道之一的百度而言,AR代表的全息信息呈現形態(tài),很有可能成為未來信息分發(fā)的新形態(tài)。人們在很多場景下可能并不需要主動搜索,只需要通過智能設備掃描附近環(huán)境,就可以得到附近的本地生活服務信息,做到所見即所得,而這也正是百度一直期望實現的,不知道大家還記得百度幾年前發(fā)布過的概念型產品Baidueye么,某種以上Baidueye就是希望能夠實現這樣的功能。

可以說自從有了網絡,有了搜索引擎之后,很多人可能就不會再選擇背書,因為搜索引擎成為了它們的外腦,但這種外腦最初需要在固定的PC機上才能實現,后來在更便利的手機上同樣也能夠完成,未來這個外腦很可能實時地以智能眼鏡或者其他硬件形式來幫助我們,讓我們看到現實世界背后更多的信息。作為外腦實時延伸人獲取信息的能力,這或許才是AR最大的價值。

雖然“復原城門”是一次公益的AR應用體驗活動,但我們依然可以從百度成立AR實驗室這樣的后續(xù)事件中看到百度對AR技術的重視和野心,并很可能已經將AR視作了下一代用戶交互系統,甚至是信息分發(fā)引擎。盡管這些在產品化層面還離著我們有些遠,但對于以技術創(chuàng)新為驅動力的科技巨頭們而言,這些在未來才能發(fā)揮真正作用的技術儲備,或許才是下一代技術競爭中最有價值的東西。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1-17
“復原”城門背后,百度的AR戰(zhàn)略嶄露頭角
雖然“復原城門”是一次公益的AR應用體驗活動,但我們依然可以從百度成立AR實驗室這樣的后續(xù)事件中看到百度對AR技術的重視和野心,并很可能已經將AR視作了下一代用戶交互系統,甚至是信息分發(fā)引擎。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