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爆料完小米無人機的相關諜照后,作為專業(yè)的無人機站點,我們研究了小米的一些相關專利。今天這篇內容就和大家分享評論一下相關成果!
螺旋槳結構和飛行器
在螺旋槳結構方面,小米無人機的螺旋槳底部有個內螺紋,這個內螺紋能方便用戶安裝無人機的螺旋槳,上圖中的 23 就是小米無人機螺旋槳內螺紋的位置。各位可以同自己的無人機螺旋槳結構進行對比。 補充:這一專利和大疆的自鎖漿相似。
減震結構、具有減震功能的慣性測量結構和飛行器
小米無人機設計了一個有減震結構的慣性測量結構,一般來說慣性測量系統(tǒng)是利用陀螺儀、加速度計等慣性敏感元件和電子計算機,實時測量運載體相對于地面運動的加速度,以確定運載體的位置和地球重力場的相關參數。
這項減震結構并沒有特別的創(chuàng)新之處,但卻對于飛行器的飛行穩(wěn)定有著重要的作用。
數據傳輸方法、裝置及系統(tǒng)
設計了一種可以利用數據線完成數據傳輸的解決方案,以往的無人機會使用WIFI或藍牙進行數據傳輸。提高移動終端與遙控器之間穩(wěn)定性、準確性和效率。
這一專利如被使用在小米無人機上,能夠提高移動終端與遙控器之間穩(wěn)定性、準確性和效率。
飛行器、飛行器主體和腳架
小米無人機設計了一個機械結構,來連接主體和腳架,在無人機的主題和腳架之間有一個鎖鉤,通過滑動鎖鉤來連接主體和腳架,使這兩部分可拆卸。這有助于無人機的拆卸,使得無人機的腳架具備了便攜性和可定制性。
以上的四個專利其中最具有實用價值的應該是數據傳輸方法、裝置及系統(tǒng)+飛行器、飛行器主體和腳架,這兩個專利有相當強的實用性,尤其是飛行器、飛行器主體和腳架這一專利,小米或許會在腳架定制方面推出相關的服務(比如不同的設計風格,不同的腳架材料等)。
有關小米無人機的其他一些專利,我們會繼續(xù)報道,請對我們保持關注。
- 歷史時刻!首款鴻蒙電腦問世
- 企業(yè)數量5年暴增超190倍,江蘇東??h成全球穿戴甲核心產區(qū)
- AI CITY@城市智能體生態(tài)聯盟發(fā)起成立,智慧城市建設進入Agent時代!
- 英特爾第一季度營收127億美元,同比持平
- 國內首個!百度宣布點亮昆侖芯3萬卡集群
- 第三屆百度“文心杯”創(chuàng)業(yè)大賽啟動 最高獎金達7000萬元
- 百度發(fā)布全球首個電商交易MCP、搜索MCP,幫助開發(fā)者全面擁抱MCP
- 百度發(fā)布百度搜索開放平臺·AI開放計劃,開放接入各類AI應用,賦能應用開發(fā)者
- 百度發(fā)布多智能體協(xié)作應用「心響」,一句話解決復雜任務
- 內容操作系統(tǒng)“滄舟OS”發(fā)布!百度文庫AI月活用戶近1億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