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晚間,尚處于資產重組階段的東方明珠發(fā)布公告稱,東方明珠董事會于11月17日收到獨立董事陳天橋的書面辭職信。陳天橋因為個人原因申請辭去獨立董事職務,同時一并辭去董事會戰(zhàn)略委員會委員以及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至此,陳天橋將不再在公司擔任任何職務。
對于陳天橋辭職的原因,盛大與上海文廣對此均未回應。不過有知情人士表示,這與上海文廣集團旗下兩家上市公司百視通和東方明珠的資產重組進入最后階段不無關系。該人士稱,目前已經確定保留百視通在滬市600637的股票代碼,股票名稱上將采用“東方明珠”,并且新上市公司的高管也已經確定。
另據消息人士透露,上海文廣旗下的新上市公司將在此后順應市場發(fā)展,推出智能電視、影棒等互聯網視頻終端產品。該人士還稱,上海文廣的這一布局與一位新核心高管的加入密不可分。
加快市場化進程
目前,上海文廣內部已經確定黎瑞剛出任新上市公司董事長一職,王建軍、凌鋼將協助黎瑞剛完成上海文廣的本次改革,王建軍是上海文廣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裁,凌鋼則是原上海市市委宣傳部國資辦主任。
凌鋼曾在2012年時撰文分析了上海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他曾表示,文化產業(yè)外延正在擴大,不僅僅是電視、廣播,特別是跟移動互聯網對接之后,發(fā)展的領域非常廣泛,文化的產業(yè)大幅延伸,產業(yè)的領域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而資本市場亦對文化產業(yè)十分認可,可以預測,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文化企業(yè)整體上市。
據內部人士透露,凌鋼進入上海文廣將擔任要職,主要負責推動新上市公司的市場化進程,以及未來戰(zhàn)略的具體落地執(zhí)行,目前凌鋼在職務上已經開始了過渡,擔任上海文廣集團黨委委員一職。
2014年一季度,黎瑞剛在內部講話中曾透露,在大小文廣整合改革過程中,凌鋼與黎瑞剛、王建軍一同組成了文廣整合改革三人工作小組,以協助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徐麟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推進大小文廣整合工作。
凌鋼曾參與了大小文廣多個改革發(fā)展項目,如2009年SMG實施中國廣電行業(yè)首例制播分離改革,2010年華人文化產業(yè)投資基金組建和2011年百視通借殼廣電信息上市等。除此之外,凌鋼還在2006年參與了新華傳媒借殼華聯超市的資產重組和股改。
近千億的國資改革
根據此前的公告,百視通與東方明珠合并后,上海文廣集團公司為存續(xù)公司,東方傳媒及廣電發(fā)展將解散并注銷法人資格,東方傳媒和廣電發(fā)展的全部資產、負債、權益、業(yè)務和人員均并入文廣集團公司。由于上海文廣集團公司由上海市國資委持有100%股權,文廣集團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上海市國資委,因此百視通和東方明珠的實際控制人仍為上海國資委,第一大股東變更為上海文廣集團。
根據上述吸收合并事宜,東方傳媒直接控股百視通41.92%股份,收購完成后上海文廣集團將直接持有百視通41.92%股份。廣電發(fā)展直接持有東方明珠45.20%股份,東方傳媒持有東方明珠0.035%股份,收購完成后,上海文廣集團將直接控股55.32%。
根據今年3月底發(fā)布的公告,上海文廣整合改革方案開始實施,原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大文廣)的事業(yè)單位建制撤銷,改制設立的國有獨資上海文廣集團正式運營;同時,上海東方傳媒集團(小文廣)有限公司與上海文廣集團實施整合。
9月16日晚,東方明珠、和百視通雙雙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正籌劃百視通與東方明珠實施換股吸收合并、發(fā)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文化傳媒類優(yōu)質資產、募集配套資金等重大事項。
截至2013年底,上海文廣集團資產總額445億元,營業(yè)收入為210億元,是中國最大的省級廣電媒體及綜合文化產業(yè)集團。大文廣和小文廣分別為兩家上市公司東方明珠和百視通的控股股東。根據官方數據,百視通新媒體、東方明珠兩家上市公司,合計最高市值達到937.2億元。
- 比亞迪6月新能源車銷量突破38萬輛,持續(xù)領跑全球市場
- 全國最大規(guī)模全釩液流電池光儲一體化項目并網發(fā)電,開啟綠色能源新時代
- 美國法官要求阿根廷放棄國有石油公司控股權,引發(fā)爭議
- 高盛預測:美股漲勢或持續(xù)8月,警惕拐點來臨
- 長城汽車6月銷量同比增長:銷量增長勢頭強勁
- 重慶港股東擬減持不超1%股份:國投交通出手,市場震蕩待定
- 香港IPO熱潮:年內港交所集資額全球領先
- *ST元成涉嫌財務造假被立案調查,股價閃崩
- 科創(chuàng)板第五套標準重啟后首家企業(yè)IPO過會:XX企業(yè)引領新潮流
- 東方雨虹回應漲價:行業(yè)競爭改善,業(yè)績影響待觀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