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消息,2020QQJOY嘉年華日前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QQJOY2020是QQ打造的年度潮流文化互動展會,以“無畏潮前”為主題,串聯(lián)年輕人喜愛的二次元文化、潮流尖貨、新生代明星表演等內容,提供一站式流行文化新鮮體驗。
作為一款誕生超過20年的社交產品,QQ為何還能如此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深耕社交聚集同好
在中國互聯(lián)網的時間刻度中,QQ經歷了整個產業(yè)從無到有的所有階段,其服務的用戶群,也歷經了多次代際變遷,從80后、90后到00后甚至10后。從1999年至今,從QQ秀到厘米秀,從空間互踩到暖說說,從澆花到養(yǎng)火,QQ幾經迭代,但產品和玩法的升級都是圍繞年輕用戶展開,成為年輕文化搭載平臺。
以厘米秀為例,厘米秀的前身是QQ秀,在娛樂社交生態(tài)并不豐富的那些年,QQ秀是用戶在網絡世界里一個形象化的可變標識,每個人都想把自己的人物打造的酷炫一點,可能是許多年輕人的潮流啟蒙。在現(xiàn)在的厘米秀中,裝扮仍然是受用戶歡迎的功能之一,結合本次QQJOY,厘米秀也聯(lián)合參展品牌推出了虛擬裝扮,滿足用戶的時尚裝扮需求。
在新媒體,短視頻,二次元,粉絲圈等多種文化的碰撞沖擊下,垂直興趣圈層的獨特表達方式越來越成為年輕一代的潮流。對于這一代年輕人來說,社交文化是一個又一個疊加的圈層,比如語C圈、Pia戲圈、鞋圈、筆圈、滑板圈等,甚至還有更前衛(wèi)新潮的娃圈、谷圈、獸圈等各色圈層。
例如QQ群就聚集了過百萬喜歡語C的年輕人,他們通過語C的方式模仿接近自己喜歡的人物,并以群為主陣地,以成員間互相交流角色理解以及互相評價戲文、對戲等方式展開互動和社交。在語C群里,他們玩《紅樓夢》、《水滸傳》,也玩《仙劍奇?zhèn)b傳》。語C滿足了年輕人強烈的分享欲和“人設”需求,通過語C文化的全新演繹,年輕人在特定圈層得到其他人的認同,獲得了更多的精神滿足。
在本次QQJOY現(xiàn)場,也有許多腳踩滑板、COS動漫人物、身穿漢服逛展的年輕人,他們在這里蹲守限量球鞋首發(fā)開售、搶潮玩新款聯(lián)名款、玩巨型扭蛋機,不同圈層的用戶都能在沉浸式的情緒感染環(huán)境中獲得文化認同感。
以QQJOY、QQ潮玩等形式探索潮文化
目前,潮文化成為越來越多年輕用戶的共同語境,QQJOY提供一個平臺把用戶情感延伸到線下,并給用戶更多的互動與表達空間。不同于以往次元展的定位,今年的QQJOY進行了全新升級,QQ以平臺方的角色切入潮玩市場,聚攏了一系列年輕興趣元素。一方面QQ牽手諸多潮流品牌,另一方面,QQ也推出了一系列自造產品,嘗試通過“平臺聚集+自造產品”這兩大手段來打通產業(yè)鏈條,創(chuàng)造IP生態(tài)產業(yè)閉環(huán)。同時,用戶也可以通過線上QQ小程序“QQJOY小程序主會場”、“QQJOY嘉年華官方周邊商城”同步購買現(xiàn)場相關潮牌和潮玩產品。
QQJOY現(xiàn)場,QQ首發(fā)了QQ21周年QQJOY限定潮鵝、QQ中華美食盲盒、哥是鵝(GODISQ)、QQ×KAKAOFRIENDS等潮玩。實際上,近年來QQ圍繞企鵝形象推出了多款QQ公仔,并在今年正式啟動售賣,銷售情況異常火爆。此外,QQ與Venom、DC等知名IP推出的聯(lián)名公仔。目前,QQ聯(lián)名公仔已經建立起電影、動漫、游戲、劇集綜藝、名流巨星、體育盛事、時尚潮流、特別企劃等八大系列的系統(tǒng)性規(guī)劃。除了公仔之外,QQ還曾與周生生、Moleskine、寶馬mini等推出多個跨界合作產品,并于今年發(fā)布潮流支線QQCOOLLAB,與BE@RBRICK、FAEMERBOB、回力等潮流品牌合作,打造“潮流文化,聯(lián)乘廠牌”。
據(jù)介紹,未來,以QQJOY、QQ潮玩等形式為探索,或將打造出以QQ為底盤,連接創(chuàng)作者、加工者、衍生服務者和消費者,形成不斷擴大的潮流生態(tài)模式。
- 騰訊音樂2025Q1業(yè)績持續(xù)高質量增長:在線音樂服務收入達58億元,同比增長15.9%
- 硅谷巨頭庭審吐真言:未來10年Meta、谷歌搜索、iPhone或成歷史
- 小米成為紐北賽道高級合作伙伴 賽道將設置“小米彎道”
- 馬斯克和比爾·蓋茨吵起來了
- 理想L系列智能煥新版正式發(fā)布:輔助駕駛芯片升級 全系標配激光雷達
- 北京已建設5G-A基站近1.6萬個 5G-A用戶規(guī)模突破150萬
- 2026款零跑C10定檔5月15日上市 預售價12.98萬元起
- 逐際動力人形機器人CL-3又有新突破
- 吳泳銘內網發(fā)帖:阿里的基因里沒有“守成”,只有“創(chuàng)造”
- 工信部出手整頓隱藏式車門把手 安全隱患有望得以解決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