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AI作畫工具Midjourney火爆全網、“AI孫燕姿”翻唱刷屏等新聞層出不窮,使得AI技術在大眾視野中持續(xù)活躍。
然而,盡管大家已經體驗到AI帶來的顛覆,但伴隨而來的網絡安全挑戰(zhàn)已不容小覷。根據Darktrace的最新報告,攻擊者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AI,通過增加文本描述、標點符號和句子長度,讓社會工程攻擊量增加了135%。
當然,技術從來都是雙刃劍,AI如今也被廣泛應用于網絡攻防對抗。事實上,諸多研究數據表明,AI的加速應用將驅動AI安全市場爆發(fā)增長。根據MarketsandMarkets的研究,2023年全球組織預計將在網絡安全AI解決方案上花費224億美元。PrecedenceResearch則預測,2032年網絡安全AI市場的規(guī)模將超過1000億美元。
市場火爆之際,國內外的主要安全廠商,如IBM、谷歌、PaloAltoNetworks、微軟、安恒信息、網宿科技等,紛紛加大AI的研發(fā),在行業(yè)內掀起“AI安全軍備競賽”。
AI驅動安全行業(yè)市場爆發(fā)
眾所周知,AI對網絡安全領域的影響尤為深遠。在AI之前,網絡安全的本質是人與人的對抗,而隨著AI的出現,AI的應用給網絡安全帶來了新的威脅和挑戰(zhàn)。
一方面,AI的脆弱性、不可預測性和不可解釋性,使得AI自身存在信任問題、隱私數據竊取問題、自身漏洞被攻擊等問題。同時,AI濫用會引發(fā)安全隱患,包括深度造假、大規(guī)模高效率攻擊等。比如,傳統網絡攻擊中,攻擊規(guī)模和攻擊效率難以兼顧,而使用AI自動執(zhí)行網絡攻擊,黑客可以用低成本發(fā)起大規(guī)模、自動化的攻擊,造成嚴重危害。
根據MIT Technology Review的采訪數據,2021年60%的采訪對象已經難以應對自動化的網絡攻擊,96%的人已經在開始遭受AI網絡攻擊。
而雙刃劍的另一面,AI又可以賦能網絡安全,推動攻防技術向主動化、自動化、智能化方向演進。依托高算力和機器學習特征,AI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自動研判,可以提高網絡安全中預測、防范、檢測、響應等環(huán)節(jié)的自動化和智能化程度,提升防護速度和準確率,減少人為失誤和管理成本。
目前,AI已被應用于威脅分析、策略生成、態(tài)勢感知、攻防對抗等方面,防護有效性得到充分驗證。Capgemini研究結果顯示,80%的公司都依靠AI來幫助識別威脅和阻止攻擊。IBM指出,缺乏AI安全的企業(yè),在抵御網絡攻擊方面的成本是部署了AI自動化防御系統的企業(yè)的三倍。
網絡安全AI市場隨之呈現爆發(fā)態(tài)勢。IDC預測,全球基于AI帶來的網絡安全市場將從2022 年的174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1027.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9.43%。ResearchAndMarkets報告預測,2030年網絡安全中AI產值將突破千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5.7%。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以ChatGPT為首的AIGC浪潮再次引發(fā)各界對AI安全性問題的關注,隨之而來的防護需求涌現,正驅動AI安全市場加速爆發(fā)。
國內外廠商加速布局“AI安全”
從近期的網絡安全行業(yè)動態(tài)來看,顯然國內外的主要安全廠商已經嗅得積極信號,對AI的布局悄然提速。
在國外,3月底,微軟推出了下一代AI產品Microsoft Security Copilot,將AI技術應用于網絡安全領域,為安全專業(yè)人員提供一個有效的工具,以快速檢測和響應威脅,并更好地洞察威脅態(tài)勢。
4月底的RSAC 2023上,谷歌云發(fā)布了最新的Security AI Workbench產品,基于名為Sec-PaLM的新型安全專用大型語言模型,充分結合谷歌云豐富的威脅數據以及Mandiant在漏洞和惡意軟件方面的情報數據,旨在幫助企業(yè)緩解安全運營壓力。
同一時間,IBM推出了新安全套件IBM Security QRadar Security Suite,基于核心開源技術構建,專為多云運營設計,嵌入了AI和自動化,以加快安全團隊對攻擊鏈每個步驟的響應速度。
國內的話,在日前舉辦的2023西湖論劍·數字安全大會上,安恒信息表示已經在云端數據大腦、云端AI模型生成及應用進行了積極布局,基于強化學習的AI模型已在安恒信息AiSort數據安全分級產品中部署應用,大幅提高數據梳理的工作效率。
網宿科技表示,旗下網宿安全通過“3+X+AI”SASE架構,整合自身的安全、網絡、邊緣計算能力,構建能力開放平臺,并將AI能力融入到安全防御各環(huán)節(jié),已經落地了邊緣計算全棧防護體系。此前,網宿科技曾宣布將在五年時限內投入10億元安全業(yè)務專項資金,重點研究前沿的攻防技術,推動大數據、AI等新技術的應用創(chuàng)新,提升智能安全防護水平。
AI時代已至,隨著AI成為各行各業(yè)的底層能力和必選應用,不斷涌現的新型威脅和防護需求,將對安全防護技術提出更高要求。AI+安全作為公認的應對之策,將迎來深度融合。
- 微信警告不要使用第三方工具管理聊天記錄 會帶來三大風險
- 2025五一檔新片總票房破億 《水餃皇后》持續(xù)領跑
- 快手調整組織架構:成立可靈AI事業(yè)部 蓋坤任負責人
- 報告:抖音月活用戶破10億 人均每天刷抖音超1.5小時
- 從家庭連接到智能共生:中興通訊首推AI家庭“四大件”
- 紫光國微2025年Q1凈利潤1.19億元,同比下降61.11%
- 尚網網絡與南京公交集團達成戰(zhàn)略合作 共建智慧出行新生態(tài)
- 華為發(fā)布AI數據湖解決方案,加速行業(yè)智能化
- 淘寶宣布加入外賣大戰(zhàn),“小時達”升級為“閃購” 5月6日全國鋪開
- 中國電信柯瑞文:全面深入實施云改數轉戰(zhàn)略 把握人工智能發(fā)展趨勢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