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消息,據(jù)36氪“未來汽車日報”消息,前百度艙駕融合智駕技術負責人周鵬已經加入比亞迪,負責端到端大模型規(guī)控算法開發(fā)。周鵬將向許凌云匯報。
界面新聞曾在今年6月報道稱,比亞迪將規(guī)劃院智能駕駛研發(fā)中心內的自研團隊剝離,單獨成立天璇開發(fā)部,負責人為原高合汽車智能駕駛總監(jiān)許凌云。天璇開發(fā)部在組織架構上與智駕中心平級。去年9月,許凌云加入比亞迪,擔任自研感知小組負責人,向規(guī)劃院智駕中心負責人韓冰匯報。在此次架構調整后,許凌云直接向比亞迪規(guī)劃院院長楊冬生匯報。
2022年度股東大會上,比亞迪還在大談智駕的商業(yè)困境。但是在今年6月的比亞迪股東大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就已轉變方向,他指出,在智能駕駛方面,比亞迪起步略慢,但很快就會超越。在智能駕駛的研發(fā)上,比亞迪已經投入4000多名研發(fā)人員,覆蓋軟件、算法、芯片、智能駕駛方案等方面,公司計劃投入的資金達1000億元,將用于生成式AI、大模型等智能駕駛技術研發(fā)。
就在上周,比亞迪汽車海洋網銷售事業(yè)部總經理張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現(xiàn)在的智駕太貴了,普通人用不起,希望未來2至3年內在15萬元左右甚至15萬以內的車型中,全面實現(xiàn)搭載比亞迪自研自產自銷的智駕系統(tǒng)。(宜月)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