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鋒互聯網進化論
大腦的秘密是與宇宙之謎等量其觀的科學難題,也一直是科學皇冠上最明亮的寶石之一。2010年以后,歐洲和美國分別提出了腦計劃。但方向并不相同。
2013年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向全球公布了“推進創(chuàng)新神經技術腦研究計劃”。奧巴馬的“腦計劃”被外界看作是可以和人類基因組測序相媲美的大科學項目,美國政府將為項目撥款1.1億美元。美國“腦計劃”瞄準“第一”的目標是繪製出第一幅囊括大腦所有活動的詳圖,其最終的臨床應用包括通過直接改變神經回路來診斷和治療疾病。
而歐盟將投入10億歐元實施“未來新興旗艦技術項目”之一的人腦工程項目。與美國奧巴馬政府的“腦計劃”不同,歐盟的人腦工程更強調實用性,重點包括:對腦結構、功能和機理的研究;對與腦有關疾病的研究,并加大力度研發(fā)新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大腦的工作模型,歐盟人腦計劃還打算繼續(xù)開發(fā)它自己的大腦全面運作的計算機模型。這個模型將需要“百億億次”的計算機,是當今超級計算機能力的1000倍,但預計要到2019年才能使用
歐洲腦計劃受到的質疑更大,2014年,200多名神經學領域科學家宣稱將要抵制歐盟的人腦計劃(Human Brain Project,HBP),聲稱這個耗資12億歐元的大型計劃沒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因此無法達成其模擬人腦內部運作的宏偉目標。倫敦大學學院計算神經科學部門的主任Peter Dayan告訴衛(wèi)報,構建更大規(guī)模的大腦模擬的目標顯示是根本不成熟的。“這是在浪費金錢,它會吸干寶貴的神經科學研究的經費,并讓資助這項工作的公眾失望?!?/p>
“互聯網將向著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方向進化,它將具備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運動神經系統(tǒng),也會擁有自己的記憶神經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自主神經系統(tǒng)。另一方面,人腦至少在數萬年以前就已經進化出所有的互聯網功能,不斷發(fā)展的互聯網將幫助神經學科學家揭開大腦的秘密。科學實驗將證明大腦中也經擁有Google一樣的搜索引擎,Facebook一樣的SNS系統(tǒng),IPv4一樣的地址編碼系統(tǒng),思科一樣的路由系統(tǒng)。。?!边€是美國科學家最近的研究進展。
同樣,種種跡象表明,互聯網的發(fā)展正在成為解開大腦之謎的那個“異常簡單的解”。
正確的道路也許是,不應該花費10幾億歐元去構建一個模擬的人工機器腦,而是直接觀察互聯網如何在科學研究和商業(yè)利益的推動下,如何從一個分裂的,不完整的網絡結構進化成一個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組織結構。利用互聯網這面鏡子作為腦整體論研究的突破點。去結合腦還原論的細節(jié)研究。
回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神經學家拉斐爾·尤斯特的那個比喻,沒有參照物,我們無法用像素了解整個畫面,但如果大自然”看不見的手“為我們從另外一個方向制作了一個高度類似模型(雖然它還在變動中),那我們就很容易知道這個像素在圖像中的位置和起到的作用。如下圖所示,A圖是人類大腦全景圖,B是由于客觀原因人類能觀察到的大腦功能結構,C是互聯網進化中的結構,那么通過研究和觀察C,人類就可以從B推導出A的全貌。
“看不見的手”像幽靈一樣盤踞在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中,時隱時現,如果說社會學、經濟學還只是模糊的看到這只手的影子,那么互聯網的進化有可能第一次把“這只看不見的手”逼到科學的解剖刀下。
這只“看不見的手”背后隱含了人類真正掌握生命科學規(guī)律的鑰匙,包括機器人的自動進化,人工智能超越人類智慧,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未來,這些問題,其答案應該就掌握在這“看不見的手”里。
注: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網易科技立場。
《易語中的》為網易科技旗下重點打造的專欄作者平臺,歡迎投稿!投稿通道:tougao@service.netease.com
- 新能源車市場崛起:中國占全球份額超六成,增量貢獻度達八成
- 蘋果CEO庫克致敬巴菲特:一生之幸,得與股神共事
- 微軟必應逆襲成功,市場份額升至12.2%,谷歌地位受挑戰(zhàn)降至79.1%。
- 股神巴菲特宣布年底告別江湖,接班人揭秘:神秘投資者露面
- 抖音回應于東來“退圈”事件:下架侵權視頻,維護版權新風向
- 蘋果因關稅政策額外增加9億美元成本,庫克回應:挑戰(zhàn)升級
- TikTok再遭歐盟重罰:堅稱合規(guī)將上訴,挑戰(zhàn)歐盟監(jiān)管底線?
- 美議員呼吁中概股退市:阿里巴巴、百度、京東等面臨摘牌風險,企業(yè)何去何從?
- 美國司法部挑戰(zhàn)谷歌廣告業(yè)務:一場廣告巨頭與監(jiān)管機構的較量
- 美蓓亞三美加價風波,國巨收購芝浦電子條款面臨挑戰(zhàn)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