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S技術助力汽車打造最“強眼” 掀起自動駕駛新浪潮

自動駕駛現已成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落地的熱門領域,為了爭搶未來產業(yè)高地,傳統汽車主機廠商紛紛布局,與此同時,全球科技巨頭在自動駕駛領域表現也尤為積極,極大地促進了汽車平臺化、輕量化、節(jié)能化、電子化、智能化以及安全化等技術的融合。

隨著自動駕駛邁出的步伐越大,面臨的挑戰(zhàn)也越大。一系列的自動駕駛安全事故及“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趨勢也向整個行業(yè)釋放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自動駕駛的目標沒那么容易實現。

面向未來出行,如何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及賦能車輛安全可靠的環(huán)境感知能力,從而讓汽車“看”得更遠,“聽”得更清楚?對于這一問題,入局者對于路徑抉擇的思考不斷深入,并開創(chuàng)性地研發(fā)了各項新技術、新產品,其中保隆科技、芯侖科技、武漢大學便是其中的三家。

保隆科技董事長陳洪凌在G60科創(chuàng)走廊中的致辭中提到,公司精準把握汽車智能化發(fā)展脈搏,確立了在智能和控制領域發(fā)力的汽車智能化戰(zhàn)略。并由汽車電子單元總監(jiān)李威帶領團隊致力做汽車的“眼睛”和“耳朵”。

DVS技術助力汽車打造最“強眼” 掀起自動駕駛新浪潮

  G60科創(chuàng)走廊“汽車動態(tài)視覺與雷達傳感器”發(fā)布會現場

為此,保隆科技、芯侖科技、武漢大學聯合發(fā)布了全新汽車動態(tài)視覺與雷達傳感器等系列產品,包括雙目前視系統、紅外熱成像夜視儀、駕駛員預警系統、車用人臉識別系統等。“這是人工智能自動駕駛感知層上的融合應用,有助于汽車從輔助駕駛進化到自動駕駛、自主駕駛”李威表示。

本次發(fā)布的新產品基于一項核心技術——芯侖科技自主研發(fā)的動態(tài)視覺傳感器(DVS)。與傳統圖像傳感器相比,該產品像素高(可達100萬)、反應速度極快,能夠有效過濾背景、提取信息,大大降低后端信號處理復雜度,能用少算力在感知層完成目標識別算法。

從機器視覺的角度出發(fā),由具有獨立運算能力的像素點依據外界光強的變化輸出圖像信息,從而解決了傳統攝像頭因曝光和幀率的限制而造成的信息輸出的不連貫、后端圖像處理數據量過大的技術難題,同時不受傳統的成像參數(曝光時間、白平衡等)影響,在特殊場景如隧道出入瞬間,傳感器不受光照劇烈變化影響,可以做到場景及運動物體全部清晰。

其次,顛覆性地從時間和空間維度輸出連續(xù)三維的點云,不但可提供位置信息,而且告知發(fā)生運動是在哪一個時刻,時間坐標精度達到納秒級,同時還可以結合算法抓取有效數據,從而有效解決了無人駕駛中存在的運算力不足問題。

此外,還創(chuàng)新性采用三種圖像輸出模式:圖片模式,與傳統圖像傳感器一樣的全幅圖像,并兼容傳統圖像處理算法和硬件;光流模式,從芯片上得到光流向量場信息,直接輸出全分辨率運動矢量(方向和速度),能夠對物體的運動方向和速度都有正確的預測;動態(tài)模式,通過對自然光強變化的判定輸出仿生的動態(tài)特征脈沖信號。

DVS作為一項擁有巨大潛力的新技術,它的出現掀起了自動駕駛新浪潮,目前動態(tài)視覺傳感路徑上共有四家公司:瑞士的Inilabs、法國的Prophesee、三星(licensed IP)及芯侖科技。

芯侖科技是安創(chuàng)加速團隊,也是為數不多,從最底層的技術進行研發(fā)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在經過8年多的技術積累,完成了技術生態(tài)兼容工作過后,去年6月,芯侖科技邁出了商業(yè)化的第一步,在亞洲消費電子展上首次公開展示以動態(tài)視覺傳感器為核心的駕駛員監(jiān)測預警系統,該系統基于DVS捕捉的動態(tài)像素和光流信息,及時洞悉卡車司機的細微舉動,實時感知不良駕駛行為,在非深度學習框架下算法準確率可達97%以上。

據芯侖科技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科學家陳守順博士介紹,從2012年做出第一款動態(tài)視覺傳感器芯片,到目前為止,芯侖科技已經推出了五代動態(tài)傳感器芯片。其第四代DVS已經可以進行相關商用處理,能夠有效地解決一些商用問題。公司所研發(fā)的第五代DVS產品,是針對車規(guī)標準而設計,像素高達100萬。此次不但向業(yè)界展示了里程碑式的產品,也正式對外宣告了與汽車供應鏈上下游優(yōu)秀本土伙伴的合作。未來,公司還將依托核心的類眼感知芯片設計和類腦計算架構能力,努力開拓出屬于本土原創(chuàng)優(yōu)勢自動駕駛技術的“暖冬”,為業(yè)界提供最好的視覺方案,打造機器最強眼。

除了DVS,針對自動駕駛推出的77G及24G毫米波雷達也同樣吸引眼球。其核心技術及創(chuàng)新點在于在惡劣天氣的穿透力強、體積小、測量精度高,能夠實現汽車的盲點檢測、車后橫越交通警示、前車防撞等功能,幫助汽車安全、平穩(wěn)運行。此兩項技術為汽車未來實現的無人駕駛提供技術支撐。

資料顯示,全球汽車智能感知領域日益蓬勃,國內整車在該領域也在不斷實現顛覆性技術創(chuàng)新,此次發(fā)布會在感知層傳感器突破國外技術壟斷,“產學研”達成深度產業(yè)鏈合作,將為中國汽車安全、智能、舒適發(fā)展開辟嶄新道路。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3-01
DVS技術助力汽車打造最“強眼” 掀起自動駕駛新浪潮
自動駕駛現已成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落地的熱門領域,為了爭搶未來產業(yè)高地,傳統汽車主機廠商紛紛布局,與此同時,全球科技巨頭在自動駕駛領域表現也尤為積極,極大地促進了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