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8家個人征信公司業(yè)務紛紛步入正軌,但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后,互聯網征信的營銷方式、評判標準卻引來了市場的眾多質疑,煩惱不斷。雖然國內個人征信市場未來可能有千億元空間,但在數據方面,讓人懷疑數據的安全與透明度;在獨立性方面,依托于商業(yè)模式下的互聯網征信扮演著兩種角色,既做裁判員又做運動員,讓人懷疑征信的公正性;在整個征信市場方面,各大征信公司各自為政,缺乏相應征信數據的共享,互相認同感低。
煩惱一征信數據的權威性
近日,一條關于“央行叫停芝麻信用機場快速通道”的新聞成為他們諸多煩惱的“引爆線”。據了解,所謂的芝麻信用機場快速通道指的是凡是芝麻信用用戶的芝麻分達到750分以上,就可以走首都機場的快速安全通道。相關新聞傳出后,芝麻信用立即做出回應稱,未收到任何監(jiān)管層的通知,快速通道對于芝麻分在750分以上的用戶依然開放。
標榜進入大數據時代的互聯網公司在征信數據面前是如何操作的?作為首批獲得央行征信牌照的征信公司之一,芝麻信用在征信市場數據的獲取方面一直都頗為引人注目。螞蟻金服有關人士在介紹芝麻信用公司數據積累時曾表示,芝麻信用基于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的互聯網金融數據,并與公安網等公共機構以及合作伙伴建立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與傳統(tǒng)的征信數據不同,芝麻信用數據還涵蓋了信用卡還款、網購、轉賬、理財、水電煤繳費、租房信息、社交關系等等。
對于上述數據的合理性,易觀國際分析師馬韜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芝麻征信在數據來源方面肯定經過用戶許準和授權的。當然,包括傳統(tǒng)銀行在內的征信數據以及各家民間機構征信的數據都有待于完善。
但還是有人質疑,目前來看芝麻信用分恐怕只是通過積累更多的消費、轉賬就能獲得更高的芝麻信用分。據了解,按照芝麻信用分可視化的結構,其構建目前呈現為“行為偏好”、“身份特質”、“人脈關系”、“履約能力”和“信用歷史”五個方面。
對于上述完全可以通過增加網購、互相轉賬的次數和金額等方式來提高信用分的觀點,日前芝麻信用再次正式進行了澄清,并表示,芝麻信用的數據獲取是建立在依托政府機構等全面的數據分析之上的。
“征信數據的量大并不一定是一件好事,數據篩選和清洗是一個非常枯燥復雜的過程。況且,數據量越大,審核維度越多,由此帶來的‘數據噪音’也越多,模型越失真。”有業(yè)內人士直言。
在一位P2P行業(yè)資深人士看來,海量的網絡數據意味著征信機構一是得找到技術非常強的人,二是要不斷地試錯進行分析。
煩惱二雙重身份的“悖論”
個人征信公司很多都依托于商業(yè)模式,令市場也有所質疑。以芝麻信用為例,作為互聯網征信公司的代表之一,在零壹財經研究總監(jiān)李耀東看來,一直以來,芝麻信用既扮演著運動員,又扮演著裁判員的角色。一方面,作為一家互聯網征信機構,芝麻信用通過獲取各個層次用戶的海量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建立用戶信用劃分標準;另一方面,在商業(yè)邏輯的考量下,它自己通過設定不同分數的用戶獲取不同的消費特權。
“征信的核心是借貸應用,主要體現在借貸是違約還是不違約,結果現在很多情況下只是消費越多,積分越多,就形成特權了。我們不能把這樣一個信用的核心事實無限擴大化,擴大范圍,導致對用戶的歧視。”李耀東直言。
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也直言,“征信是提供基礎的數據,但是這些數據怎么判斷,各家有各家的風險模型。提供基礎數據應該是公益性的,不能說我在哪家用的多,它的分數就高,這兩者之間不應該關聯起來”。
拍拍貸CEO張俊曾表示:“個人征信涉及個人信息比較敏感,央行會相對比較謹慎;獨立性肯定是央行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征信機構本來應該是作為一個獨立機構在市場中存在,為不同的市場主體提供一個客觀的征信數據,但是在這些互聯網征信公司這邊,似乎略有失衡。
馬韜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互聯網征信發(fā)展的初期確實存在這樣的問題。隨著征信市場的逐步擴大,個人征信公司不會僅僅服務于自己集團本身,面對一個大的市場,肯定會采取更加公正的做法,去讓更大的市場接受一個獨立征信公司的存在。
李耀東則表示,目前這些互聯網征信公司存在的這個悖論的邏輯在于,如果僅僅作為一個獨立的征信機構,沒有背后的商業(yè)邏輯進行支撐,這些征信機構去獲取用戶數據、完善征信數據的動力減弱。但是如果依附在商業(yè)邏輯下面,這些征信機構的獨立性就會喪失,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在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è)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看來,與傳統(tǒng)銀行等征信機構相比,像芝麻信用這些征信公司通過商業(yè)路徑去獲得更多的用戶無可厚非,應該允許這些互聯網征信機構通過各種靈活的方式去完善目前市場的征信結構。
煩惱三共享門閥關閉的隱憂
目前的國內征信市場,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需求的用戶,在不同的征信機構當中會存在不同信用身份。
“與傳統(tǒng)銀行的征信體系相比,互聯網征信公司通過大數據分析對消費、社交數據進行分析,大數據和傳統(tǒng)銀行的征信數據是割裂的,對于同一個人而言,甚至可能會出現在兩方面信用是不統(tǒng)一的,這是國內征信市場面臨的一個大問題。”李耀東直言。
郭田勇表示,面對這樣的問題,整個市場經濟應該還是要像民營資本開放,在開放的過程中要知道,互聯網的征信方式和傳統(tǒng)銀行的征信方式可能會有差異,但是這個差異不成為征信市場資源共享的壁壘。
然而,即使在互聯網征信公司之間,一方對另一方出具的數據報告也可能難以認可。據了解。盡管各家企業(yè)都高呼“平臺性思維”,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在互聯網征信領域的商戰(zhàn)又會再次上演。
而騰訊征信、芝麻信用出具的征信報告,短期內也很難在更多外部的應用場景中占到主流地位,往往只能在騰訊、阿里各自的體系內發(fā)揮效應。
對此,李耀東表示,不同的互聯網公司會有不同評價信用的維度,這個數據數據多一些好,但是也不是越多越好。目前,數據的割裂導致一個人的信用數據在不同征信公司不統(tǒng)一,應該盡快建立一個共享的數據去解決,而不是一直將這個共享的門閥關閉。北京商報記者崔啟斌 實習記者鄒晨輝
- 天璣9500芯片即將震撼登場,挑戰(zhàn)驍龍?zhí)O果兩大旗艦
- 李想論“蔚小理”飯局:坦誠碰撞,不回避觀點,共創(chuàng)未來
- 大眾點評嚴打“云探店”亂象,重塑誠信評價環(huán)境
- 甲骨文欲收購TikTok美國業(yè)務?字節(jié)跳動回應:傳聞不實,真相大揭秘
- 谷歌安卓新功能引發(fā)隱私擔憂:Gemini AI深度整合引爭議
- 蘋果自研芯片冒險之舉:雷軍深表贊同,但需經受市場考驗
- AI插件崛起,顛覆產業(yè)新格局
- 羅馬仕員工疑似面臨失業(yè),高管退群引關注:究竟何去何從?
- DDR4飆漲破紀錄,DDR5黯然失色:DRAM市場風云突變
- 字節(jié)反擊:否認被財團收購TikTok美國業(yè)務,揭秘背后商業(yè)博弈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