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發(fā)布于老虎證券社區(qū),老虎社區(qū)是老虎證券旗下的股票交易軟件 Tiger Trade 的社區(qū)板塊,致力于打造“離交易更近的美股港股英股社區(qū)”,有溫度的股票交流社區(qū)。更多港美英股新股申購資訊,請關注老虎證券。
2019美股當紅炸子雞ROKU流媒體在經歷近兩個月的大起大落后,依然是年內暴漲350%的明星股。投資者對其情緒搖擺,9月暴跌44%,10月又漲回43%。不管是對流媒體平臺商高速成長的信心,還是炒作熱點收割韭菜的熱情,這種分化的情緒也讓這家極具爭議性的公司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媒體的焦點。
美國時間11月6日盤后,ROKU公布了Q3財報,單季營收2.61億美元,同比增長50%,也超過華爾街一直預期的2.57億美元。由于預計公司在“硬”到“軟”的轉型中有更多開支,華爾街預期其本季度虧損,EPS為-0.26。雖然實際虧損每股0.22美元,依然不解投資者心頭之恨,盤后怒砸15%。
過去一年,ROKU的財報營收利潤每次都能雙超預期,這也讓這家不沾內容的流媒體平臺商給投資者留下了增速黑馬的印象。
在Netflix、Hulu包括新上線的Disney+都在為流媒體內容持續(xù)燒錢只是,ROKU趁美國硬件商看不上眼的空擋,已然在流媒體平臺領域構建了足量的用戶基礎。公司在第三季度再度新增170萬個活躍賬戶,至第三季度末的活躍賬戶總數達到3230萬個。同時,系統(tǒng)被用戶使用的時長連續(xù)增加了9億小時,達到103億小時。與此同時,每個用戶的平均收入增長了30%,達到22.58美元。
運營數據再次刷新投資者想象,但變現并不那么容易。“硬件”銷售的增長擺脫不了美國有限的家庭數目的瓶頸,若是要出海競爭,就不得不與價廉物美的小米、華為、OV雙雄等中國廠商同臺競技,失去川普一心營造的“保護傘”,很大可能得不償失。因此,死守“硬件”領域將會把公司帶入死循環(huán),公司不得不從已經構建的用戶群體上進行更多的商業(yè)化變現,比如——廣告。
本季度ROKU平臺營收的占比已經超過68%,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認為,從廣告、內容分銷上的收入已經成為公司收入的絕對主力,平臺營收當季增速達到了79%,而用戶部分收入增速只有11%,高下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平臺收入還有更高的毛利率。ROKU從用戶上獲得的毛利率在幾個季度之前就降到了個位數,雖然不至于慘到雷布斯的flag基準(5%),但7%也無法給公司創(chuàng)造想象。平臺營收加入廣告等因素,毛利率一直超過60%。但不斷下降的毛利率依然在給ROKU敲響警鐘——內容分發(fā)和渠道成本的上升會不斷降低未來利潤的天花板。盡管Netflix、Hulu、Disney+、Prime Video等各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但對倒貼依賴的下游廠商根本不帶手軟,成本可以不斷轉移,畢竟手握IP的才是爺。
也因此,ROKU期待增加廣告運營的效率,前些日子匆匆簽下一家?guī)椭鸂I銷人員計劃和購買視頻廣告活動的需求方平臺公司Dataxu。ROKU目前擁有超過3050萬個內置廣告技術系統(tǒng)的活躍賬戶,是美國最大的OTT服務商(Over-the-top media services)。Dataxu可以幫助ROKU將廣告抵達那些切斷服務的用戶。
同時,老虎投研團隊認為,從本季度ROKU財報中看到,營銷費用同比上升了82%,大幅高于營收和利潤,說明當前的廣告市場已經不是之前隨便拿流量就能換那么簡單了。
ROKU的這些舉動都像極了曾經的Facebook——不斷累積用戶,通過海量的用戶基礎挖掘廣告價值,再不斷優(yōu)化廣告運營效率獲得增長。但不得不過問一句:可是呢,然后呢?
廣告的天花板看似不明晰,卻是這幾年來最容易給公司帶來驚嚇的隱藏危機。中國有很多互聯網公司正在經歷這種鎮(zhèn)痛,美國的公司興許還沒摸到痛點,但投資者并不一定這樣想。畢竟,Facebook的廣告家業(yè)大至此,也躲不過各種從安全到壟斷的狙擊。前車之鑒,足以讓后來者生畏。更何況,ROKU作為流媒體系統(tǒng)平臺商,本身話語權就不再自己手中,也斷然不敢邁出美國溫室。一切不敢國際化的業(yè)務都是紙老虎。
想必在這么脆弱的業(yè)務生態(tài)面前,這只明顯股一旦失去了炒作價值,就再難言價值。畢竟,出來混都是要還的嘛。
本文不構成且不應被視為任何購買證券或其他金融產品的協議、要約、要約邀請、意見或建議。本文中的任何內容均不構成老虎證券在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方面的意見,也不構成某種投資或策略是否適合于您個人情況的陳述,或其他任何針對您個人的推薦。
- AI狂潮下,馬克?庫班預測:全球首位萬億富翁將如何誕生?
- 小米汽車YU7三大垂媒續(xù)航測試實力領跑,挑戰(zhàn)極限,無續(xù)航焦慮
- 比亞迪天神之眼升級:百萬大軍齊上陣,智駕升級破繭而出
- 周鴻祎遭指控抄襲引爭議,AI巨頭搶占硬件入口激戰(zhàn)正酣
- 新能源車新勢力:蔚來、問界晉升豪華陣營,小米、理想、特斯拉挑戰(zhàn)中高檔市場
- 智能眼鏡市場潛力巨大,2025年沖刺百萬大關:銷量暴增130%的瘋狂時代?
- 三星工藝競爭力不足,價格優(yōu)勢難掩技術短板
- 三大運營商重啟eSIM業(yè)務,不再涉足手機,別再讓Air和折疊搶風頭了
- 騰訊音樂版權盛宴引爆市場,分析師稱付費與分紅閉環(huán)成新增長引擎
- 未來已至?蘋果智能眼鏡曝光,或與Meta Ray-Ban一決高下,2027年驚艷亮相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